作者 | 郝文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从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到上会,仅仅过了不到3个月时间。然而,近日有网传消息称,摩尔线程在IPO上会前夜被举报。
网传图片显示,“摩尔线程的科创板IPO,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原定于2025年9月26日召开2025年第40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摩尔线程的首发申请。然而就在上会前夕,“京华财经”收到针对摩尔线程的实名举报材料,导致IPO进程陷入不确定性,举报内容直指公司核心技术真实性、财务数据可靠性以及公司治理合规性等核心问题。”
图片来源:微博
还有网友发帖称,9月25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更新摩尔线程IPO审核状态为“暂缓审议”,并发布简短公告,“因发行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实名举报并获相关线索,根据《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四条,决定暂缓本次审议会议”。
不过,“趣解商业”注意到,“京华财经”的这篇文章已无法在网上找到。摩尔线程计划于9月26日接受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的审议;截至9月26日下午四点,上交所官网显示,摩尔线程IPO的审核状态为“已问询”,并非网传的“暂缓审议”。
图片来源:上交所截图
截至发稿,摩尔线程并未就网传消息进行公开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几天摩尔线程的主承销商中信证券保荐的另外一家芯片公司——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上会前夜被媒体质疑,最终IPO状态变为暂缓审议。
然而,有业内人士表示,“暂缓表决的企业,并不意味着在IPO道路上就此止步。”通常IPO首发申请被暂缓表决说明企业出现了有可能影响上市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并不是会议当场能够解释清楚的,待遗漏得到弥补、问题得以澄清、举报传言得到充分解释,再重新上会审核表决。
近日,A股市场上多只与其相关的概念股出现了显著异动,连续多日涨停,包括初灵信息、盈趣科技、和而泰、联美控股等。据了解,部分公司股价上涨,主要因其前期曾披露对摩尔线程持股。如和而泰此前在半年报中披露,公司对摩尔线程进行了投资,直接持有摩尔线程股份。
就在不少投资者跟风而动之时,其他企业如长盈精密、张江高科、超声电子等企业则急忙下场解释,公司没有对摩尔线程等企业进行投资,呼吁消费者理性投资。
图片来源:网络
公开资料显示,摩尔线程自 2020 年成立以来,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 GPU 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如今,公司已成功推出四代 GPU 架构,并拓展出覆盖 AI 智算、云计算和个人智算等应用领域的计算加速产品矩阵。
摩尔线程的高管团队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7名高管中有5人曾长期任职于英伟达,包括实控人张建中及多位联合创始人。张建中曾在英伟达中国担任重要职务达15年,是公认的“教父级”人物,被誉为“黄仁勋的左膀右臂”。
借助科创板政策“东风”,摩尔线程的目光也盯向了资本市场,公司IPO申请于今年6月30日获得受理,期间经历两轮问询。若能成功过会,公司有望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然而,在冲刺科创板IPO的关键时期,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一名董事、两名监事及一名独立董事相继因个人原因辞职,引发了外界关注。
此外,翻开摩尔线程的招股书,财务数据也呈现“冰火两重天”。
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营业收入从0.46亿元增长至4.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8.44%,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02亿元,超过了此前三年的营收总和。
但是摩尔线程仍处于投入期。从2022年到2024年,摩尔线程亏损额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虽然亏损额逐年下降,但三年累计净亏损超50亿元。公司预计最早于2027年实现盈利。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巨额亏损来源于摩尔线程高额的研发费用,这种情况在初创型芯片企业颇为常见。2022年到2024年,摩尔线程研发费用分别为11.16亿元、13.34亿元、13.59亿元,研发费用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达到2422.51%、1076.31%和309.88%,远超每年获取的营收。
摩尔线程发展离不开充裕的资金,只有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进而开发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最终实现正向循环。而这一切的根源是拥有“无限研发资金”,这也是摩尔线程冲击上市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八部门发文激发数字消费潜力
下一篇:走进上市公司之创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