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修建的这座塔,苏联想拆,日本也想拆,但我国:坚决不拆!
创始人
2025-09-25 15:05:54
0

前言

在中国东北的大连旅顺口区,屹立着一座看似普通,却背后隐藏着复杂历史的塔——白玉山塔。

这座塔由日本于1907至1909年间建造,用于纪念日俄战争中阵亡的日本士兵。

日本修建的这座塔,苏联想拆,日本也想拆,但中国为何坚持‘不拆’?

白玉山塔的历史背景

白玉山塔坐落在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的白玉山上,是一座高达66.8米的塔。

虽然它现在被称为白玉山塔,但最初的名字却是“表忠塔”。

为什么叫“表忠塔”?

这与它的建造背景和目的密切相关。

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取得了对俄国的胜利,而这座塔正是为了纪念在这场战争中阵亡的日本士兵而建。

塔的建设开始于1907年6月,完工时间是1909年11月,历时两年多。

建塔所用的材料非常讲究,基座是用日军沉船的花岗岩砌成,塔身的石材大多是从日本运来的。

整个工程总耗资25万日元,约2万名工人参与建造,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劳工。

尽管它是为了纪念日本士兵而修建,但中国劳工在建设过程中却饱受剥削,许多人死于过度劳累、饥饿或虐待。

当塔完工时,日本举行了盛大的庆典,约1300人参加了这一场面,这标志着日本宣扬胜利和军国主义的盛大仪式。

日本通过修建这座塔,向世界宣告它的胜利,同时也是对日俄战争中的胜利将领,尤其是东乡平八郎和乃木希典的致敬。

然而,这座塔并不仅仅是日本的“胜利象征”,它在中国人眼中却是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的,是无数中国劳工被迫为侵略者修建纪念碑的痛苦记忆。

白玉山塔经历了什么?

白玉山塔虽然是一座纪念塔,但它所象征的意义与中国民众的历史认知存在巨大差异。

在中国人眼中,这座塔是一种屈辱的象征,它深刻地揭示了日本在中国土地上的侵略行径。

塔的建造过程中,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被强制征用,经历了极端的劳役剥削。

在塔基的建造中,劳工们不得不承受着过度的体力劳动,很多人因为饥饿、过度劳累甚至是日本士兵的暴力而死于工地上。

这样的历史背景,让白玉山塔成为了日本侵略的见证,也成为了中国人心头的痛。

塔的铭文以日文书写,表明它是为纪念为日本天皇牺牲的士兵而建。

这样的做法在中国人眼中更像是对日本侵略行为的无情讽刺。

随着白玉山塔的建成,它不仅仅是日本人炫耀胜利的工具,它的存在也深深刺激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提醒着他们自己曾经遭受过的屈辱。

然而,塔的存在并非一成不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审视这座塔的历史意义。

在1951年,塔的顶部原本刻有“表忠塔”的铜匾被取下,塔的名字也悄然改为“白玉塔”。

这无疑是为了抹去其中的部分历史色彩,让塔的意义更加贴合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玉山塔的存在,成为了中国人提醒后代铭记历史、反思过去的重要象征。

它不仅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也促使我们更好地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独立。

虽然它依旧是日本侵华历史的见证,但它在中国人的眼中,逐渐转变成了警示和教育的工具。

每年成千上万的学生和游客来到这里,参观学习、听取讲解,理解这座塔背后沉淀的历史意义。

中国为何坚持“留塔不拆”

白玉山塔的存在不仅让中国民众感到愤慨,也引起了苏联和日本的关注。

1945年,二战结束后,苏联红军攻占了旅顺,并看到了这座塔。

对于苏联来说,这座塔上刻着日文铭文,象征着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惨败,因此它成为了苏联心头的“痛”。

于是,赫鲁晓夫提出了拆除这座塔的提议,希望彻底抹去这段历史的痕迹,以此来解决俄国的“耻辱”。

然而,中国并没有同意苏联的建议。

1954年,当赫鲁晓夫来访时,他再次提出拆塔的建议,但这次中国的回应非常明确,周恩来坚决表示:“旅顺是中国的领土,塔拆不拆由中国自己决定。”

这一坚定的态度让赫鲁晓夫的提议无功而返。

这一事件揭示了当时中国对外来干预的坚决立场,无论是对待苏联的提议,还是后来的日本的干预,中国始终坚持自有的判断权。

与此同时,日本也对这座塔的命运表现出了不寻常的关心。

二战结束后,尽管日本已经没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但仍然有部分日本人对塔的命运表示关注。

1950年代末期,日本右翼团体开始通过外交渠道表达对拆塔的不满,称这座塔是“中日友好的见证”。

然而,这一说法在中国却遭到了坚决的反对,因为在中国民众眼中,这座塔根本不可能成为“友好的象征”,它是日本侵略历史的铁证。

1970年代末期,白玉山塔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

1980年,一位老干部参观了白玉山塔,并感受到它所代表的屈辱历史后,提出应当拆除这座塔。

随着媒体的报道,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很多民众认为塔的存在是一种“历史耻辱”。

在这一时期,日本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称塔是中日友谊的见证,要求保留它。

尽管如此,中国并没有改变立场,始终坚持塔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无论是日本的侵略,还是苏联的干预,都无法改变这座塔在中国土地上的存在意义。

它让我们牢记曾经的屈辱,更激励我们走向更强大的未来。

留住这座塔,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警醒。

它告诉我们,面对外界压力和历史的复杂性,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守护属于自己的历史记忆。

结语

白玉山塔的争议至今未曾平息,但它依然屹立在大连旅顺口区。

白玉山塔不仅是日本侵略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国历史的教育教材。

今天,它已经不再是日本胜利的象征,而是中国反思历史、警示未来的标志。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尤其是学生,来到这里,参观这座塔,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反思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白玉山塔的存在,也在不断提醒我们:历史不可遗忘

相关内容

原创 ...
各位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一段充满爱恨情仇的历史故事。在隋末唐初那个...
2025-09-25 09:07:25
戈壁徒步众筹话术文案合集|...
徒步众筹文案合集|走进戈壁,让支持成为力量 在江苏微网,我们专注为...
2025-09-25 09:07:09
原创 ...
咱们今天聊聊三国时期的一个大事件,曹髦讨伐司马昭。曹髦呢,是曹魏的...
2025-09-25 09:06:45
北京双飞6日游最佳路线推荐...
北京是一座文化多元的城市,融合了汉族、满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
2025-09-25 09:06:25
国庆带娃江西婺源5天4晚怎...
国庆长假,对咱们家长来说,可是个带娃出游增长见识、增进亲子感情的好...
2025-09-25 09:06:23
安徽旅游推荐精华4日线路,...
家人们,如果你还没去过黄山,那真的太亏啦!黄山,这座位于安徽黄山市...
2025-09-25 09:06:15
原创 ...
一、汉中之战的迷雾 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之间的汉中之战堪称迷局,...
2025-09-25 09:06:05
原创 ...
前言: 南京城的玄奘寺,一座历经千年风雨、承载着无数信徒虔诚祈愿...
2025-09-25 09:06:04
为什么北伐军只有10万人,...
中国历史结合地理然后以唐朝为分界线,可以将唐朝之前的历史看作是东西...
2025-09-25 09:06:03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626年7月,历史舞台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秦王李世民悄然发起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在这一场政...
原创 荆... 在辉煌的咸阳宫内,暗流涌动,刺杀的阴谋悄然酝酿。荆轲,战国时期闻名遐迩的剑术大师,以献城池为名步入了...
原创 秦... 姓氏文化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个人对于自己姓氏的来源和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可...
文禄·庆长之役与朝鲜文化的传播 赵建民 16世纪时的日本,经历了百余年“群雄割据”的纷争,经由织田信长的纵横征战,初步得到统一。15...
原创 秦...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谈到了大秦帝国,今天我们将继续话题,聊一聊接下来崛起的大汉帝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原创 她... 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位备受瞩目的女性,她不仅才华出众,外貌迷人,还以革命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书写了...
新展预告~读懂他就读懂了一群人...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陈嘉庚生平事迹展 将于8...
原创 为... 在东吴黄武初年的政治风暴中,暨艳与徐彪的事件可说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高潮则是围绕着张温展开的。张温的...
原创 他... 提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中根据地,很多人自然而然会联想到地道战和地雷战等著名的抗日斗争方式。与此同时,人...
原创 唐... 唐朝的疆域宽广,领土面积在中国历史上名列前茅,但其正规军队仅有50多万,如何守卫超过1200万平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