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都知道,鸿门宴那可是历史上超有名的一场饭局,刘邦在这场饭局里,那真可谓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以往大伙一说起刘邦能从鸿门宴上逃出生天,都会竖起大拇指,夸樊哙是个大英雄,觉得要不是樊哙拼了老命护着,刘邦早就交代在那儿了。可您细品品,事情真就这么简单吗?我看啊,这里头项羽的心思,才是真正左右刘邦命运的关键因素。
鸿门宴上,樊哙的勇猛那确实没得说。当时,项庄舞剑,明摆着是要取刘邦性命,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樊哙一听主公刘邦有危险,那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二话不说,抄起铁盾就往营帐里冲。您瞧瞧这画面,樊哙这一闯,那气场直接拉满,项羽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还赐给他酒和猪腿。樊哙呢,也是豪爽,酒一饮而尽,肉大口大口地吃,然后借着酒劲,对着项羽就是一番慷慨陈词。他那话说得有理有据,把项羽都给说得一愣一愣的。樊哙这一番操作,确实给刘邦争取了不少时间,也让刘邦这边的局势稍微缓和了一些。
但您再琢磨琢磨项羽。项羽打从一开始,就对杀刘邦这事有点摇摆不定。他和刘邦虽说算是对手,可两人之前也一起并肩作战过,多少有点情谊在里头。项羽这人,骨子里透着一股贵族的骄傲,他觉得刘邦虽然有点小心思,可毕竟也立了些功劳。再加上项伯在中间搅和,一个劲儿地给刘邦说好话,项羽心里就更纠结了。在鸿门宴上,范增那是不停地给项羽使眼色,暗示他赶紧动手杀了刘邦,可项羽呢,愣是装作没看见,一声不吭。您说,他要是真铁了心要杀刘邦,范增都暗示成那样了,他能没反应吗?这就说明,项羽打心底里就没太想杀刘邦。
后来,刘邦借口上厕所,带着樊哙等人偷偷溜走。项羽这边呢,等了好一会儿,才派人去叫刘邦,这时候刘邦都跑远了。项羽要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刘邦的命,能这么轻易就放过他吗?肯定早就派人追上去了。可项羽没这么做,这不是明摆着,他心里其实是默许刘邦离开了嘛。
所以啊,咱看鸿门宴这事儿,樊哙的护主之举固然重要,可要是没有项羽那纠结的心思,刘邦就算有十个樊哙,也很难全身而退。项羽一念之间的犹豫,就这么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您说,这历史是不是特别有意思,一个人的心思,就能让无数人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位朋友,要是您觉得这历史故事有意思,就动动您那发财的小手,给点个赞、关个注呗,愿点赞关注的您,往后的日子顺风顺水,好事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