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帝这个“馅饼”掉到了你头上,你会相信自己真的是幸运的吗?在现代,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但在古代的中国,有五位皇帝真的是“天上掉馅饼”,因为他们本来并没有机会登上帝位,结果却意外地成了皇帝。他们的经历也让人不禁感叹:有些运气,真的是出奇的好。
首先,我们来说说这五位皇帝中,表面上看似幸运,实际上最为倒霉的一位——汉献帝刘协。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应该不陌生。刘协的命运充满了荒诞和无奈。汉灵帝驾崩后,他的父亲刘辩继承了皇位,而刘辩刚满十五岁,朝中实权却早已被外戚把持。外戚的专权令朝堂上的官员们不满,纷纷反抗,甚至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为了保全外戚势力,大将军何进决意招来董卓来护驾,可谁知董卓不仅保护了何进,反而趁机掌控了整个朝廷。至此,刘辩和刘协的命运完全改变。
董卓的野心逐渐显现,他将刘辩废除,另立年幼的刘协为帝。按理说,刘协根本没有资格成为皇帝,因为刘辩有儿子,而且当时的局势根本不可能让刘协登上大位,但董卓的出现改变了一切。自此,刘协过上了无权无势的皇帝生活。虽然有了皇帝的头衔,但他几乎成了董卓的傀儡。董卓死后,刘协再次落入了曹操的掌控,成了曹操的傀儡皇帝。曹操至少不如董卓那样残暴,然而刘协依旧没有权力做出任何决定。后来,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刘协最终被软禁终老。他的一生,实际上不过是一个被软禁的皇帝,过着屈辱的生活。虽有食物和衣服,但这种生活毫无意义。
接下来说说这些幸运的皇帝中真正被称为明君的几位。首先是汉文帝刘恒。刘恒的继位,运气成分也相当大。当时的刘盈已经驾崩,理应由刘盈的儿子继位,但由于权力斗争,前后少帝先后被废除,而大臣们为了稳住政局,推举了刘邦的第四子刘恒。刘恒在权力斗争中能活下来,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母亲当年不受宠,刘恒长期被封到边境的代地,远离了政治中心,使得他躲过了吕雉的毒手。刘恒成为皇帝后,虽然并非因才学或政治成就,但他凭借着对国家的务实治理,成功带领西汉实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刘恒的治国理念,深得民心,虽然他继位的初衷并非自己愿望,但他确实当得不错。
接下来要提到的是唐朝的一位皇帝——宣宗李忱。李忱的上位虽然不像文帝那样显得十分安稳,但相较于唐朝末年的其他皇帝,他算是较为贤明的。唐朝末年,朝政已完全被宦官控制,皇帝之位已经沦为宦官手中的傀儡。李忱为了不引起宦官们的怀疑,假装疯傻,巧妙地避开了他们的锋芒。结果,宦官们反而看中了李忱的“傻”而推举他上位,认为一个傻皇帝更好控制。李忱即位后,立即恢复了理智,并且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的改革。由于他崇拜李世民,治国方略也极为类似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因此他得到了“李世民”的尊号。李忱的治国成效较好,使得唐朝在他即位的短短几年间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然而,李忱晚年痴迷追求长生不老,最终因服食丹药致死,这与李世民追求长生不老的命运几乎如出一辙。
另一个让人感叹的“馅饼”皇帝是宋英宗赵曙。赵曙能继位,背后也有着复杂的缘由。赵曙是前任皇帝赵祯的养子。赵祯的亲生儿子先后夭折,赵祯无奈收养赵曙为义子,以防万一。然而,赵祯的期望并未实现,他未能再得亲生儿子。最终,在赵祯驾崩后,赵曙因没有其他适合继位的亲生子嗣,被推上了帝位。赵曙的治国水平算不上非常出色,但他至少比很多昏君要好,国家相对稳定。赵曙最让人称羡的,莫过于他那突如其来的“馅饼”。
最后,我们来讲一讲明朝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朱厚熜能够继位,完全是因为哥哥朱厚照的种种荒唐行为。朱厚照虽有才华,却极度贪玩,常常在战争中把皇帝当作游戏来玩。由于他没有子嗣,且没有亲生儿子,明朝按照“兄终弟及”规定,由他的弟弟朱厚熜继位。朱厚熜上位后,尽管他在宫廷内外的权谋斗争中屡屡失败,但他始终能维持住明朝的政权。然而,嘉靖皇帝的治理风格并不讨好,后期还发生过一场宫女们企图谋杀他的惊天事件,可见其统治并非一帆风顺。
这五位皇帝,虽说是历史的幸运儿,但从他们的经历来看,很多时候并非如他们自己所期望的那样辉煌。最终,他们也只能感叹:即便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未必能带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