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儿,被称为含山公主。她经历了明朝八个皇帝的更替,跨越了八个年号,成为明朝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公主。简单来说,她亲眼见证了明朝多个朝代的兴衰变迁。
含山公主是朱元璋的第十四个女儿,也是所有女儿中活得最久的一位。她去世时已经八十三岁。虽然八十三岁听起来不过是普通的高龄,但放在明朝皇室成员中却是非常罕见的寿命。明朝一共传承了十六位皇帝,而含山公主的生命轨迹涵盖了其中八位皇帝的朝代变迁。
朱元璋有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而含山公主在这些儿女中虽然名气不大,却是一位十分独特的存在。她的故事并不像其他皇子公主那样鲜明,却隐含许多历史细节和政治背景。
含山公主为何显得如此“透明”,要从她的母亲说起。她的母妃并非汉族,而是来自当时仍受元朝统治的高丽。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高丽还是元朝的附属国。随着元朝衰弱,高丽为了寻求保护,派遣使者前往朱元璋所在地求和,并以美女和亲作为外交手段。
高丽国虽然地域狭小且缺乏珍奇宝物,但为了争取明朝的支持,送出了许多美女入宫。早在明朝建国之前,高丽就曾向朱元璋献美女,但朱元璋当时又将这些女子遣返。元朝灭亡后,高丽政局动荡,为寻求新的依靠,便再次送出美女。此次,朱元璋考虑到两国友好,便留下了几位他觉得合适的高丽女子入宫封妃。
含山公主的母亲韩妃便是其中之一。韩妃虽然容貌美丽,但朱元璋后宫中妃嫔众多,韩妃的光彩很快被冲淡。此外,韩妃作为外族女子,与其他妃子关系并不融洽,不过也未至于水火不容。朱元璋对她并不偏宠,甚至她为皇帝生下女儿后,也未得到特别的关注。
含山公主出生后,依然未能获得太多宠爱。虽然她是朱元璋的女儿之一,但在后宫中远不及最小的妹妹受重视。连她的兄长们对她也漠不关心,仿佛她是个隐形人。
尽管如此,不受宠也有其好处。含山公主不必费尽心机去争宠,也未遭其他妃嫔的排挤。她在皇宫的生活平静安稳,最终结局亦十分平和。
含山公主自身在宫中生活低调,其夫婿尹清也是一位普通官员。尹清的家世不显赫,父亲不是高官,家族也非名门望族。那么,为什么明朝公主会嫁给这样一个身份平凡的人?
那时高丽国已然灭亡。尽管高丽曾以美女和亲的方式向明朝示好,但高丽内部纷争不断。王颛被杀,王禑继位,因王禑身份存疑,许多人不满其统治。借助明朝的支持,王禑才得以巩固政权。但好景不长,李成桂发动叛乱,推翻了高丽,建立了朝鲜王朝。
含山公主作为半个高丽血统的后裔,身份不仅没有带来优势,反而招致朱元璋的冷淡,皇帝随意将她许配给了尹清。尽管尹清不显赫,却对含山公主专心呵护,含山婚后未曾受到委屈,还为尹清生育了两个儿子。
然而好景不长,含山公主年仅十八岁时,尹清突然去世。与此同时,她的父亲朱元璋驾崩,皇位传给了孙子建文帝,但这一继承引发了朱棣的不满。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地位尴尬。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自立为帝。
朱棣登基后,为妹妹含山公主修建了公主府,含山带着儿子居住于此。朱棣对妹妹关心有限,反倒他的儿子朱高炽非常关照她。朱棣去世后,朱高炽继位,尊封含山为大长公主,对她十分慷慨。这或许因朱元璋的儿女不多,而含山性格也温和,与世无争。
然而,含山的儿子因携带半个外族血统,在朝廷中未获得重用。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赐予含山大儿子一个较轻松的官职——孝陵卫副千户,并时常暗中给予封赏。
朱瞻基38岁时猝逝,年幼的朱祁镇继位。但因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弟弟朱祁钰代为登基,成为明朝第七位皇帝。朝廷不愿将皇位传给当时仅两岁的朱祁镇之子,担心大权旁落。
含山公主作为朱元璋存世的唯一子女,朱祁钰对她尤为关照,不仅修缮她的府邸,还不断提升她的俸禄。后来,朱祁镇重返京城,发动多门之变,二度即位。
含山公主最终在八十三岁时去世,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子女中寿命最长的几位之一,见证了八个年号的更替。她的晚年生活安稳,不论当时谁为帝,都对她十分尊敬。虽然她小时候默默无闻,晚年却享有丰厚的俸禄,葬礼规格也极为隆重,堪称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