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国迅速派遣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战,朝鲜逐渐摆脱了战争的威胁,志愿军开始分批撤回祖国。剩下的志愿军则一边协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一边等待着最终的撤离。在与朝鲜人民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一位志愿军战士对一名朝鲜女孩产生了特别的感情。
临近离别的时刻,这名志愿军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选择留下来,愿意与那名朝鲜女孩共度余生。然而,几十年后,这位志愿军却又申请回国。既然当初选择留下,为何如今又要回归故土?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你能带我一起离开这里吗?”朝鲜姑娘满怀期望地望着眼前的年轻男子,她不愿意就这样和自己心爱的人分开。但她也清楚,如果对方选择留下,这意味着什么。两人陷入了深深的忧愁与无奈中。
1958年,当初远赴异国战场的最后一批志愿军迎来了归国的时刻。对于大多数志愿军而言,这无疑是值得庆祝和期待的喜讯。消息一传出,很多人兴奋得手舞足蹈。
然而,在这热闹欢腾的气氛里,有一位志愿军心情却异常沉重。王兴复的眼神里写满了迷茫和不安。他回想起白天将归国消息告诉吴玉实时的场景,两人此刻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未来该选择哪条道路。
朝鲜战争爆发时,年仅19岁的王兴复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志愿军。他没有作战经验,被编入后勤部队,隶属于第四兵站。
随着美军炮火的猛烈轰炸,战事愈发紧张,负责前线物资运输和后勤保障的任务变得极其艰巨。这项工作不仅辛苦,还充满危险,可以说,前线战士的生命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后勤保障的顺利进行。
王兴复主要负责交通线路的指挥和调配工作,除了运送武器弹药、粮食等重要物资,还要确保前线撤回的伤员得到妥善安置。
“玉实,我们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王兴复苦涩地说,他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也许一别之后就再无相见的机会。吴玉实显然也明白,她张嘴想说些什么,但最终没有开口请求他留下。
如果他不能留下,自己愿意随他一同离开。王兴复没有料到她会这样问,他当然愿意带她一起走,但现实让他无法答应。吴玉实家中只剩下年迈的母亲,若她离开,老人无人照料。
吴家原本还有兄弟,但自1950年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后,吴玉实的两个哥哥都参军抗敌,最终不幸牺牲。
家境多舛,两个体弱多病的小弟弟也因生活艰苦和战乱相继去世,吴家只剩下她一人。
三年的战争让王兴复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战事紧张、人员短缺时,志愿军会寻求当地人帮助,百姓们也理解这些年轻战士远道而来,只为守护他们的家园,因此尽力协助。
有人把家里的驴车借给运输物资和伤员,有人派劳动力帮忙干重活,甚至有人将积攒的粮食无私送给志愿军。
战争结束后,后勤部队成了帮助朝鲜重建的主力。正是在这期间,王兴复随部队来到朝鲜的石岭村。
战争胜利后,石岭村的幸存居民纷纷返回,曾经荒芜寂静的山村逐渐恢复生机。此时,15岁的吴玉实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一天,王兴复在帮村民修房时,看见吴玉实背着沉重的水箱走回家,身体都被压弯了。他放下工具,急忙上前帮忙。
吴玉实甜甜一笑,婉拒了他的帮助。虽然年纪小,但经历了战争和家庭变故的她显得异常坚强和独立。
家里的活她都一肩挑起,尽管有志愿军帮忙,但她不愿麻烦他们。在她眼中,志愿军每天早出晚归已经十分辛苦了。
从那以后,王兴复特别关注这位坚韧的朝鲜女孩。得知吴家的不幸后,他对她充满怜悯,经常完成工作后去帮忙,尽力减轻她的负担。
几年相处下来,两人渐渐熟络,王兴复关心她的心理和生活,带给她很多欢乐。
他们之间的感情不知何时开始变得超越兄妹,但谁也没打破这层关系,成为两人心照不宣的秘密。因为志愿军规定严禁与朝鲜女子结婚。
直到离别在即,王兴复不得不面对选择,“如果我留下,你愿意嫁给我吗?”第二天清晨,他迫不及待地找到吴玉实,她答应了他的请求。
王兴复做出了最终决定,向上级申请复员。
经过层层审批,部队批准了他的申请。同年,他向朝鲜政府递交了结婚和加入朝鲜国籍的申请。
1959年,王兴复正式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朝鲜国籍,两人激动不已,这使得他们的婚事水到渠成。
1962年,朝鲜政府批准了他们的婚姻申请。
多年的等待使感情更加深厚,亲友的祝福中,两人在平壤举行了简朴婚礼,迈入了婚姻生活。
当时平壤有许多华侨,政府专门建立了几所华侨学校。王兴复曾是志愿军,凭努力考上教师,婚后任职一所华侨小学校长,将对中国的深情寄托于教育事业。
几十年里,两人携手共度风雨,育有七个子女。王兴复始终怀念故乡,经常给孩子讲述中国历史和战争故事,教他们说中文,传递对祖国的热爱。
“如果你想回去,我们就回去吧。你为我放弃了家人,我愿陪你回到故乡。”随着时间推移,王兴复对祖国的思念愈加深沉,夜深人静时,他常坐窗前望向故乡的方向。
吴玉实看出丈夫的心思,愿意为他放下这里一切。得到妻子支持后,王兴复开始筹备回国,反复向驻朝领事馆递交申请,耐心准备各种材料。
1967年,王兴复退出朝鲜国籍,成为在朝华侨。四个大孩子随他加入中国国籍,三个小孩和吴玉实则仍是朝鲜国籍。这些年,他多次回国探亲,心中迫切渴望回归。
终于,七十年代末,朝鲜政府批准了全家定居中国的申请。1981年,王兴复携妻儿重返久违的祖国,站在熟悉的土地上,看到家乡的发展,他由衷感到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