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民日报编辑马立诚:南京惨案根本不存在,日本不应该道歉!
创始人
2025-09-22 18:32:46
0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随即展开了史称南京大屠杀的惨绝人寰的暴行,震惊了整个世界。成千上万的中国老百姓和被俘的军人惨遭集体枪杀、活埋、火烧或以其他极端手段杀害,死亡人数超过30万。这场大屠杀给南京城带来了难以计量的财产损失——全市三分之一的建筑被焚毁,几乎所有商铺和市场都被洗劫一空,造成的经济损失至今难以估算。

在南京城,血腥的气味与尸体的腐臭弥漫四处,街头到处可见惊慌失措、奔命逃亡的难民。空气中充斥着无尽的哭声、喊声,双眼失神的人们步履蹒跚,面容憔悴,饱经摧残的面庞写满了绝望。整个城市仿佛变成了一座死寂的鬼城,遍地是尸体,悲伤笼罩在每一个角落。南京此时,成了象征死亡与苦难的黑暗之地。

每当提起南京大屠杀,提起日本的侵略行径,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升起一种深深的伤痛、一股无法抑制的愤怒,甚至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仇恨感涌上心头。那种仇恨,几乎与每个中国人的血脉相连,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情感共识。南京大屠杀给国人留下的深刻伤害,尤其是南京人,愤恨和痛苦尤为剧烈。然而,令人无法接受的是,今天的南京,却有人公开否认这场屠杀,否认30万死难者的存在。

有人甚至高调宣扬:“南京大屠杀不过是战争的产物,而非屠杀”,他还言辞激烈地宣称,“中国不应向日本索要赔偿”,“日本无需道歉”,“我们应当与日本建立友好关系”等言论。如此言辞,令人愤慨。那么,究竟是谁站出来如此言论?他为何这么说?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位人物便是马立诚。马立诚1946年出生于南京,那个时局动荡、社会动荡的年代,南京也刚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和灾后的重建。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生存问题都十分严峻,哪能奢谈读书。然而,马立诚似乎幸运地获得了上学的机会,不仅在学习上表现出色,且屡屡位列班级前茅,成绩优异,深受老师的青睐。那时,他对历史和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父母更是以他为骄傲。

1977年,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高考恢复的消息让全国的学子欢欣鼓舞,马立诚亦不例外。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他报名参加了恢复后的高考。在那场历史性的考试中,他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进入武汉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涯。在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钻研历史,不断汲取知识的营养。对于他来说,历史的浩瀚是那么诱人,每一页书籍都带给他无尽的享受。日复一日,他认真复习,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优异的水平。

大学时期,马立诚积极向报社投稿,他的创作得到了多家媒体的认可,稿件频频在报纸上刊登,这不仅是对他写作能力的肯定,也让他更加坚信自己从事写作的方向。与此同时,他的名字在学校逐渐响亮,成绩和作品不断积累,逐渐在文学圈内崭露头角。

毕业后,马立诚收到许多媒体的聘用邀请,最终选择加入了《青年报》。虽然同届的其他同学还在面临就业压力,但他早已进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下一阶段。在《青年报》工作期间,马立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发表了许多深受欢迎的作品,也获得了主编的多次肯定和激励。随着他在报社的逐渐崭露头角,人民日报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加入。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职业诱惑,因为人民日报在中国的影响力无可比拟。怀着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马立诚决定加入人民日报。

在人民日报的工作中,马立诚不断发挥自己的才华,创作出一篇篇优秀的作品,赢得了许多读者的支持与喜爱,他的名字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个时期的他,正值事业的巅峰期。然而,进入21世纪后,马立诚却在某些方面发生了极为戏剧性的变化。2004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交锋三十年》的书,这本书反映了他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的心路历程,也揭示了他思想上的一些深刻变化。

凭借着自己的才华,马立诚得到了去日本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原本这次交流应该为他的职业生涯增添一笔亮丽的色彩,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次交流让他的思想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回国后,马立诚不再是原来那个坚守历史真相的学者,反而公开发表了许多亲日言论。他在网络上发表了《对日关系新思维》一文,推崇日本的创新精神和高质量的产品,言辞间充满了对日本的崇拜和向往。

这番言论激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感,原本支持他的人纷纷表示失望,许多爱国主义者愤怒至极。更令人生气的是,他在个人博客上推荐了一家日本电子产品公司,并撰文赞扬该公司的产品。马立诚的这一举动,似乎将国内的产品贬低到了极点,令许多人感到他背叛了自己的祖国。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马立诚继续在言论上为日本开脱罪责,并且宣扬日本的“优秀”。他所写的一篇篇文章无不充斥着对日本的推崇和美化。这让人不禁怀疑,马立诚是否被某些不正当的思想所影响,甚至有声音指责他可能被某些日本利益集团所收买。2004年,他出版的《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一书,几乎让他与历史上的叛徒汪精卫相提并论,这样的行为无疑引发了广泛的愤怒与鄙视。

面对日益激烈的舆论压力,马立诚选择低调行事,试图避开公众的关注。然而,他并没有收敛,反而在2012年再次发表了更为激进的言论,称钓鱼岛属于日本,并公开表示两国不应因领土问题发生冲突。他认为,国家的原则并非最重要,似乎在为日本的扩张行为开脱。这一言论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愤怒,马立诚无疑成为了公敌。

最终,人民日报因马立诚的言论压力,将其从工作岗位上撤职。马立诚的职业生涯急剧下滑,公开被解雇后,他更加肆无忌惮,公开宣扬日本主义,并认为中国应当向日本赔偿因抵抗侵略而造成的损失。这样的言论令所有爱国人士极为愤怒。

最终,马立诚被迫离开中国,他选择赴日本,而日本也对这个“叛徒”敞开了国门。他曾一度成为北海道大学的教授,但因未能获得日本国籍,不久便被驱逐出境。如今,曾经的杰出人才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令人感到万分唏嘘。

社会在进步,生活也在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先烈的牺牲与付出。历史的真正意义,不是让我们记住仇恨,而是让我们从中汲取教训,认识自己的不足,逐步强大起来。中国需要的是能够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人,而不是那些背叛祖国、指责自己民族的叛徒。

相关内容

马来西亚旅游公证认证需要什...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你兴冲冲地规划好了马来西亚之旅,预订了梦幻的...
2025-09-22 17:00:24
大美北京|什刹海文化旅游推...
9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西城区文旅局获悉,以“畅游魅力西城 浸...
2025-09-22 16:59:03
丹东银行行长于晓宇任职资格...
中国网财经9月22日讯 今日,辽宁金融监管局公布批复显示,核准于晓...
2025-09-22 16:55:19
原创 ...
在很多人的眼里,有房有车是他们人生奋斗的目标,更是成功人士的标配。...
2025-09-22 16:54:58
德国展览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中...
最近看了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发布的2025-2026行业趋势...
2025-09-22 16:52:03
原创 ...
黄金一公布,老特立马“想聊天”了? 9月7日,中国央行丢出一颗“金...
2025-09-22 16:50:54
超强台风“桦加沙”杀到!香...
据凤凰卫视报道,超强台风“桦加沙”不断靠近,香港天文台在9月22日...
2025-09-22 16:49:07
原创 ...
近日,赛车场上可谓是星光熠熠,热闹非凡。韩东君晒出了和王一博、许魏...
2025-09-22 16:47:40
选择滑雪场闸机时最应该考虑...
在选择滑雪场闸机时,众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无疑是系统的耐用性与环境适...
2025-09-22 16:47:32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在当下这个全民健身的时代,马拉松运动无疑成为了众多跑步爱好者的心头好。 每到周末,全国各地马拉松赛事...
原创 我... 延续上一篇文章中对72位革命将领的介绍,今天我们继续聚焦剩余的36位英勇的革命英雄。对于任何不准确或...
原创 沙... 日本人作为黄种人的代表,通常只有在极端紧急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难得的勇气,挺身而出。然而,一旦遭遇轻...
原创 高... 壹·文武双全,名门出将 高骈出生于公元821年,家族出自渤海高氏。渤海高氏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唐...
原创 孙... 在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里,孙权的存在特别引人注目。他十八岁就执掌江东,硬生生地把曹操、刘备、曹丕,...
原创 毛...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19...
原创 德... 前言 德国国防部长发表危险性言论,直言如果欧洲大战打响,将会毫不留情的杀死俄罗斯士兵!德国防长为何...
原创 大...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请您不吝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这样不仅能让您方便地进行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享...
原创 隋... 隋朝末年,因为隋炀帝杨广穷兵黩武,大兴土木,所以各方势力纷纷而起。当时,众多英雄豪杰各显其能,其中笑...
洛阳出土丝绸之路文物专题展在青...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由青海省海西州文体旅游广电局(海西州文物局)主办,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