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融合体育精神、现代气象与东方韵味的田径盛典——专访北京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庆丰
第20届世界田径锦标赛21日晚在日本东京落幕。两年之后,这项世界田坛最高等级、最大规模的赛事将再次落户中国北京。
于庆丰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体育让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充满生机与活力。2024年北京市创立“双奥100”赛事体系,为推动“双奥之城”迈向国际赛事名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于庆丰介绍说,作为“双奥100”赛事体系的重要赛事之一,田径世锦赛再次落户北京重要意义就是要“充分运用好‘双奥之城’丰富的奥运文化遗产,通过赛事的举办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让更多群众进一步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助力青少年田径蓬勃发展,推动竞技体育水平提升,扩大赛事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5年8月29日,在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后,中国队选手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和莫有雪(从左至右)庆祝获得银牌。新华社记者王丽莉摄
于庆丰说:“时隔12年再次承办世锦赛,北京将进一步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丰富的赛事经验优势以及北京科技教育人才的优势,使2027年的世锦赛更加突出绿色、更加突出人文、更加突出科技。”
他表示,北京将致力于打造一届兼具文化底蕴、情感共识、科技创新、包容开放的田径世锦赛,为世界田径运动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期待以世锦赛举办为契机,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观赛——参与——健康”的全民健身良性发展循环。
9月7日,2025年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金标)北京站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这项赛事正是为2027年田径世锦赛测试演练的举措之一。
9月7日,2025年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金标)北京站男子撑杆跳高比赛,中国选手黄博凯在比赛中。最终,他和菲律宾选手欧内斯特·约翰·奥贝纳获得并列季军。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此外,于庆丰表示两年后的北京世锦赛期间,在确保竞赛组织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将重点发力运动员服务和观赛群体服务,以赛事为平台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吃住行游购娱全景覆盖,营造友好、热烈的城市氛围,让世界各地的参赛运动员和观众深度体验北京、感悟北京、爱上北京,力争使2027年田径世锦赛成为满足全球田径运动员和爱好者多样化情绪价值,凝聚情感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他说:“我们的核心是发挥首都北京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的特点,把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出来,同时把运动员服务和观赛服务工作做得更好,让来北京参赛和观赛成为大家人生中的美好记忆。”
文/吴俊宽、王沁鸥、岳晨星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