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唐开元盛世的繁华如画卷般展开,令无数人陶醉其中时,背后却悄然埋下了一颗危机的种子。唐玄宗发现,国家的财政收入居然年年缩水,甚至连维持日常开支都显得捉襟见肘。这种情况令他无法接受,毕竟哪个盛世时期的王朝会面临如此困境?难道是唐玄宗贪图享乐,花费过多才导致如此局面?然而,他冷静地思索后,沉默了一会儿,皱眉道:“才刚刚进入开元九年,我依然是那个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的明君!”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经过一番查证,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大量流民逃离了户籍管理。所谓的“逃户”,就是指那些逃避国家税务、徭役、兵役等责任的流民。正是这些逃户的增多,导致了原本应有的税收来源日益枯竭,国库空虚,财政陷入了困境。更让人愕然的是,这些流民往往一无所有,连土地和房产都被没收。可大唐的百姓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流民们的困境其实并不复杂,他们早已将能够卖掉的财物卖光,只剩下几张嘴和一只讨饭碗,官府如果想要征税,恐怕得先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唐玄宗也许无法理解,盛世的王朝怎么会出现如此窘迫的局面,但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无迹可寻。逃户问题早在唐高宗时期便有苗头,到了唐玄宗的开元年间,情况逐渐加剧,发展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要理解这一问题,必须从土地供应矛盾入手。大唐开国之初,因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资源空旷,朝廷实施土地公有制(即王田制),并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百姓,这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人口爆炸式增长,土地供给逐渐跟不上需求,原有的土地分配政策也逐渐难以维持。最终,土地私有化成为必然趋势,买卖土地合法化,随之而来的是土地兼并现象的泛滥,豪族开始通过不正当手段将土地集中在自己手中。与此同时,大量原本应当纳税和服役的百姓成为了流民,这使得政府的税收和兵员来源大幅缩水,财政收入难以为继。
《旧唐书》曾记载:“时天下户版刓隐,人多去本籍,浮食闾里,诡脱繇赋,豪弱相并,州县莫能制。”某些地方的逃户比例竟高达50%,简直骇人听闻。这些逃户是如何生存的呢?有些人聪明机智,躲到偏僻的山林中,靠开垦荒地过刀耕火种的生活;还有一部分人则投身于豪族的佃户工作,勉强度日;最为悲惨的,是那些完全沦为流民的人,他们四处流浪,乞讨为生。流民由于缺乏固定居所,流动性大,非常容易受人煽动,极易引发民变。
这种社会现象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开元盛世中,土地供应的矛盾愈加突出。唐玄宗对这一问题头痛不已,在他思索如何解决时,一位名叫宇文融的八品监察御史上奏给皇帝,提出了“检括逃户,增加税赋”的建议。这项建议虽然并非宇文融首创,但他是第一个能够提出具体可行方案的人。只用了十二天,宇文融便制定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执行计划。
唐玄宗大为欣喜,立刻任命宇文融为从六品兵部员外郎,并赋予“括地使”的身份,负责这项工作。宇文融展现了非凡的行政能力,他挑选了29名“劝农判官”分赴各州县,深入一线,重点工作围绕五项核心任务展开。经过三年的努力,唐朝的纳税户口增加了近百万,几乎是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同时财政收入也增长了10%。可以说,宇文融的改革为开元盛世的持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他的成功也引来了强烈的反击。
当时,一些地方的官员,如阳翟尉武皇甫憬、左拾遗文杨相如等人纷纷上书批评宇文融,指责他通过“检括”逃户来大肆收税,称这些官员为了争功,虚报了大量原居民为逃户,导致民众利益受损。他们认为,逃户现象自古有之,不值得大动干戈。同时,由于宇文融与宰相张说的私人恩怨,他的很多议案都遭到了张说的否决。最终,宇文融与张说的斗争达到白热化,他与崔隐甫、李林甫等人联手弹劾张说,导致张说被罢相,宇文融被贬为魏州刺史。
然而,宇文融的命运并未因此得到好转。贬职后的他并未放弃,继续为国家谋求改革。他在担任河北道宣抚使期间,疏通黄河九河故道,开垦良田并推广水稻种植。虽然史书未详细记载这项改革的成果,但可以推测,其贡献不小。开元十七年,唐玄宗不顾众人反对,最终任命宇文融为黄门侍郎,并与裴光庭共同出任宰相。然而,命运的转折迅速降临,宇文融在仅仅百余天后便因种种政治原因被逮捕入狱,并最终被贬为汝州刺史。
唐玄宗对宇文融的倒台深感后悔,他痛斥裴光庭:“你们一直在我面前诋毁宇文融,我听了你们的话,将他贬出了朝廷,而现在国家的财政问题却依然无法解决!”然而,裴光庭很快展开了对宇文融的第二次弹劾,最终导致宇文融被流放至昭州,并死于途中。
宇文融为大唐的财政危机作出的贡献不可忽视,但他的命运却充满了讽刺。尽管史书对他评价颇为苛刻,称其为“幸人”、“括户取媚”的罪人,实则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唐朝的财政恢复立下赫赫战功。即使有些官员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但这也在所难免。宇文融的改革主要打击了那些大肆兼并土地的豪族和贵族,正因为如此,才引发了他们的猛烈反击。
宇文融的人物评价较为复杂,既有“兴国之利”的功绩,也有因个人性格和政治斗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的人,他的成功和失败并存。而唐玄宗作为皇帝,若能更好地平衡朝堂内外的力量,给宇文融创造更多施政空间,或许历史会有所不同。至于宇文融身上所涉及的腐败问题,虽然他因受贿而被流放,但他的命运似乎也注定与这个动荡的时代息息相关。
历史,永远是复杂的,宇文融的悲剧也许就是其中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