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说唐朝江山,有一半是公主李秀宁打下来的?有无道理
创始人
2025-09-22 11:31:04
0

隋末时期,天下陷入一片混乱。隋炀帝暴虐无道,国内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北周贵族唐家抓住机会,从太原起兵,誓要攻占长安,改变局势。

李渊带着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公元617年9月,他们攻入长安,仅用两个月时间便成功夺取了这座关中重镇,唐朝由此诞生。然而,提起李秀宁,她到底是谁?为何说唐朝的江山有她一半的功劳?

李秀宁是唐朝的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她与李建成、李世民是同母兄妹,都是李渊与原配窦氏所生。她生于李家,自然姓李,但她的真名却已不可考。五代以前,女性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但到了宋朝,女性姓名逐渐成为隐私,普通女子的名字鲜少被公开书写。反倒是那些品行不端的女性名字,反而会被史书记载。

关于平阳公主的资料,主要见于两部史书:《旧唐书》(后晋时期编写)和《新唐书》(北宋时期编写),但两者均未记录她的真实姓名和年龄。正因如此,后世对她的了解十分有限,而“李秀宁”这个名字,也是后人附加的。

那么这位女子究竟做了什么,能赢得如此尊敬?

回到起义之前,李秀宁早年嫁给了柴绍,二人共居长安,生活安稳美满。柴绍出身名门望族,自幼便担任隋朝元德太子的千牛备身——这一职位属于高级禁卫武官,必须出身显赫,武艺过硬,且勇敢果断。持有千牛宝刀,形象威武,代表皇家的尊严。

隋炀帝杨广暴政严重,尤其在对高句丽的战争中,过度消耗国力,动员三四百万军民参与,结果以惨败告终。大量劳动力损失,导致生产力大幅下降。为满足战争需求,隋朝大量敛财,国库枯竭,内部分食资源,民间苦不堪言,起义如潮水般涌现。

烽火遍地的隋末,太原留守李渊父子也被迫揭竿起义。起初,李渊胜算不大。他的根据地远在山西边陲,距离政治中心长安和洛阳甚远,手下兵力也仅几万。且家人在长安,如同人质般受限。

李渊的造反意图难逃隋朝官员耳目。公元617年4月,长安当局下令拘捕李渊家人,李秀宁和柴绍也在抓捕名单中。

柴绍深知被捕的后果,闻讯欲立刻逃跑,临行前对妻子说:“你父亲要造反,我去接应他们,一起离开不现实,我独自走,留下你一人,我怕你遇险,你说怎么办?”

李秀宁敏锐察觉其中深意,安慰道:“你放心去吧,我是妇道人家,遇险更容易藏身,自有办法。”在她的劝说下,柴绍稍感安心,走小道前往李渊处。

李秀宁说自己是妇人,方便躲藏,只为打消柴绍的顾虑。实则她心中已有周密计划。柴绍离开后,李秀宁立刻出发前往鄠县李氏庄园,女扮男装,隐匿身份,自称李公子。她将家中财产变卖,救济流民,迅速招募起第一批几百人的农军。

此时长安虽仍掌控在隋朝手中,但周边县城土匪横行,最强大的是来自西域的胡商何潘仁。凭借智慧与谋略,平阳公主陆续收编四周土匪势力,包括何潘仁,形成一支强大抗隋武装。

后来她所带军队发展到七万余人,手下多为杀伐果断的强盗猛士。与李渊主力会师时,平阳公主已在关中打下稳固地盘。她的组织与指挥才能可谓出类拔萃,能在短时间内把四散乌合之众凝聚成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铁军。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派柴绍迎接李秀宁。她率领一万精兵与李世民会合。夫妻重逢,柴绍见妻如此威风,是否对自己曾逃避的行为感到羞愧,不得而知。

随后,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与家族共同进退,一起攻打长安。11月9日,长安终被攻破。回顾平阳公主在关中的举措,她对李氏建立唐朝的贡献极为重要。

李渊渡河前,与隋军屈突通激烈缠斗。后来采纳李世民计策,用少量兵力牵制屈突通,主力突袭关中。若无平阳公主在关中支持,这行动必成孤军深入,极其冒险,后路一旦被切断,将成瓮中之鳖。

李家父子在山西抵抗突厥,救驾隋炀帝被围于雁门关,李世民亲临前线。隋炀帝杨广最终逃往江都,沉迷酒色,荒淫无度,国家危机加剧。

李世民洞察乱世必将灭隋,开始秘密筹划反隋,多次劝说李渊起兵,初时李渊坚决反对,甚至想将儿子李世民送官府处置。但李世民巧施计策,灌醉父亲,并使其与宫中女子共宿,父子绑定命运,共谋大业。

当时局势危急,李渊属下发动叛乱,后方起义军环伺,前方有突厥威胁。若坚持抵抗,恐家破人亡。隋炀帝不念旧情,派人追捕李渊。面对困境,李家最终选择放手一搏,正式开启反隋之路。

李世民多次随父亲征战前线,指挥重大战役。公元617年,李渊起兵首战告捷,攻占西河,随后进攻贾胡堡遭隋军宋老生顽强抵抗。粮草耗尽,李渊欲退兵,李世民反对,忧虑士气崩溃,最终成功说服李渊继续进攻。

霍邑之战中,李世民巧设计辱骂守城宋老生,引其出战。宋老生东进攻李渊,李渊退兵,李世民率两千骑兵南进,截断敌军,斩杀宋老生,攻下霍邑城。随后连战连捷,收复关中,安抚百姓,平定农民起义。

618年唐朝建立,经历六大战役,拓展国土。四场战役由李世民指挥,均获胜,为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李世民继位后,内忧外患不断,新朝更替动荡不安,边境屡遭北方民族骚扰。

凭借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干,李世民稳定局势,开启“贞观之治”,唐朝逐渐走向繁荣盛世,被邻族尊称为“天可汗”。他安定天下,扩疆拓土,开创盛世局面。

由此可见,李世民功绩卓著,不仅主导了大部分唐朝的建立战役,连李渊起兵反隋也有他的深谋远虑。若论功劳,称平阳公主与李世民平分实属夸张。

但不可否认,平阳公主是真正的巾帼英雄,才智过人,胆识非凡,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不过长安之战后,史籍便鲜少提及平阳公主的事迹。直到公元623年2月,突然记载了她的死讯。她的葬礼格外隆重,史书记载她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接受军礼殡葬的女子,死后被赐谥号“平阳公主”。

这位非凡女子为何史料记载如此稀少?正如开头所说,中国传统史籍历来轻视女性,尤其是带兵打仗的女将。古代女性应守妇道,贤良淑德,史书多次删改女性史料,平阳公主的事迹也许因此被湮灭。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攻克长安后六年间,她继续领兵作战,扩展疆土,为大唐江山打下坚实基础。长城其中一段“娘子关”,便是由平阳公主最早筑建的。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粗... 1939年秋,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许世友被陈赓安排到上北庄党校学习。 1940年秋,八路军1...
原创 清... 很多回答者其实对这段历史了解并不深入,随口一说,竟然把阿古柏与俄国或英国的关系随意捏造。有的说是俄国...
原创 明... 在明朝,太子这个职位无疑是历代皇帝中最为宽松、最少波动的一个。在长达276年的朝代更替中,尽管明朝拥...
原创 9... 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之一,这一历史变革的后果至今影响深远,甚至可以说,当今世界...
与水共生、与浪共舞的英雄史诗 与水共生、与浪共舞的英雄史诗 □ 湖北日报评论员 付勤 1966年7月16日,73岁的毛泽东最后一...
四川内江市以高度责任感推进南下... 国 茹/文 编者按:以发掘、研究中国革命历史上“干部南下”这一重要战略行动史料为神圣使命的“中国...
原创 荆... 荆轲刺杀秦王政为何会失败?真实的原因,并非完全归咎于荆轲,而是燕国太子姬丹的幼稚与不切实际的想法。 ...
原创 灭... 公元263年,邓艾和钟会联合攻破了蜀汉,成功完成了曹魏数十年都未能解决的难题。两人可以说立下了赫赫战...
原创 美... 头条创作挑战赛 1776年6月,33岁的弗吉尼亚州代表托马斯·杰斐逊撰写了美国脱离英国的《独立宣言》...
原创 详... 沙俄的崛起过程,实际上是一段伴随着不断扩张的历史。16世纪之前,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国,还只是金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