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狼牙山五壮士,有两人幸存:其中一人做村支书,另一人成师级干部
创始人
2025-09-22 11:04:45
0

文|鹏遨游

编辑|鹏遨游

1941年11月5日的《晋察冀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的报道,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多年以后,这篇报道被编入教材,正式命名为《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红色经典故事中的一个闪光篇章——仅有五名战士,却以血肉之躯坚守阵地,顽强抵抗3500名敌军整整5个小时。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中,他们为了不被敌军俘获,高呼“共产党万岁”,接连从悬崖上跳下。最终,三人壮烈牺牲,另外两人却奇迹般从死神手中逃生。后来,这两位幸存者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人返乡成为村支书,另一人继续留在军中,最终晋升副师级。究竟他们的不同结局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1941年9月,河北易县境内突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扫荡。由日军津田美武率领的联队,联合两个混成旅团,总计约3000余人,加上汉奸赵玉坤带领的保安团,共计3500名敌军,发起了对晋察冀边区的疯狂扫荡。消息传来,我军各部迅速反应,面对日伪军三路合围的压力,我军不得不紧急组织群众撤离。但敌军紧追不舍,死死咬住我军后方。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百姓安全撤退,我军第1团7连主动请缨,承担起掩护任务。

只听连长一声号召:“七连全体战士跟我留下掩护大部队撤离!”刹那间,一群人迅速从撤离的队伍中冲出,个个神情坚定,毫无犹豫。随着命令下达,七连士兵们奋力奔向敌军后方。交火刚开始,7连展现出惊人的士气和火力,令敌军误以为这里是我军主力,多次击退敌人进攻。大部队得以成功突围后,7连指导员发现情况危急,若继续硬拼,连队难逃全军覆没的结局。于是,他与连长商议撤退方案:“不能再硬打了,得找机会脱身!”尽管多次尝试,都被敌军紧追不放。最终,连长果断决定:“留下一个班掩护,其他人迅速撤离!”

留下掩护的,正是6班,仅有五人,正是赫赫有名的“狼牙山五壮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五人心知留守几乎是死路一条,但没有一人退缩,毅然决然地坚守阵地。其他战士虽心生不舍,却只能默默挥手,军令如山。随着大部队缓缓撤离,士兵们一个个目送身旁的五人,眼神充满了不舍与祈愿。连长是最后一个离开,当他经过五人面前时,来不及多言,只留下一句:“等你们回来,我请你们喝酒!”说完便快步离开,而没人注意到,他背对着五人,偷偷滑落的一滴泪珠。

望着大部队渐行渐远,马宝玉目光凝视远处的狼牙山,瞬间,其他四人都明白他的意图。无人反对,五人一边开枪吸引敌人注意,一边缓缓引敌军向狼牙山方向撤退。之所以选择狼牙山,是因为这里正是他们熟悉的防区,地形优势明显。五人边战边退,成功将敌军吸引过来,争取大部队的突围时间。

站在狼牙山山脚,面对紧追不舍的敌军,马宝玉坚定地说:“同志们,怕吗?”一声铿锵回应:“不怕!”他笑了笑:“那我们就把敌人引上山顶,拖得时间越长,大部队越安全!”说干就干,五人毅然踏上陡峭的山路,心里清楚,这一去,几乎再无归路。但他们脸上没有一丝恐惧,只有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坚定。只要能为大部队和群众争取时间,哪怕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

五人凭借熟悉地形,在山上展开了顽强阻击。面对敌军的接近,他们沉着冷静,计算距离:“等靠近些再开枪!”当敌军踏入射程,五人齐声开火,子弹精准击中敌军头盔,手榴弹在敌人脚边炸响,连连爆炸使敌军纷纷倒地。敌军无法判断山上敌情规模,只以为这是主力部队,结果被五人顽强火力打得节节败退,连续四次进攻全部被击退。

因攻势迟缓,敌军司令江铃下令以炮火轰击山体,狼牙山顿时弹孔累累。五人面对炮火攻势无力抵抗,马宝玉果断下达撤退命令。但刚撤出不远,几人来到一个路口:一条通向大部队撤退方向的北路,另一条通往棋盘陀的南路。北路虽能快速汇合大部队,却意味着敌军紧随其后,所有努力将付诸东流。经过果断讨论,马宝玉决定:“走南路,继续引开敌人!”四人毫无犹豫,转身奔南,一边撤退一边回枪,牢牢牵制敌军。

五人一路边打边退,终于撤至棋盘陀峰,走投无路,只能决一死战。经过长时间战斗,众人疲惫不堪,只能躲在石块后稍作喘息。此时,敌军大部队已逼近,误以为这是我军主力,展开疯狂进攻。炮火如雨,迫击炮、手榴弹接连落下,五人应接不暇。很快,马宝玉被炸弹炸伤腿部,胡德林亦中弹负伤,但伤口无人处理,只能忍痛坚持射击抵抗。

弹药耗尽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敌军察觉我方弹药告罄,谨慎步步逼近。无弹可用的五壮士将希望寄托在地形优势上,他们开始滚落大石块,制造“石头火力网”,使敌军叫苦不迭,数次进攻被阻。尽管获得短暂喘息,但五人清楚,下一波攻势将无法抵挡。

夕阳西下,五人坚守已达五小时,大部队顺利撤离,任务完成。然而弹药殆尽,石头也几近用尽,陷入绝境。马宝玉看着负伤累累的战友们,心中既痛惜又坚定。葛振林沉声说道:“班长,咱们拼了,就算赤手空拳,也要带着敌人一起死!”马宝玉没有立即回应,只冷静说道:“把武器都扔了,我不愿让这些武器有一天伤害到自己人。”话音未落,他便将空枪砸碎,其他人也纷纷效仿。

五人聚集在大石后,等待敌军冲锋。相视一笑,他们庄重地说道:“兄弟们,一死而已,黄泉路上还有照应!”然后合力将巨石推下山崖,搀扶着站起身,脸上沾满泥土和鲜血,但眼神依旧坚定无畏。他们没有开枪,敌军意识到敌人想活捉他们。马宝玉怒喝:“宁死不降!”随即迈向悬崖边,整理衣冠,高呼:“兄弟们,黄泉路上见!”纵身一跃,五人相继跳下,空中回响着他们嘹亮的呼声:

“中国共产党万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敌军冲上山顶,面对眼前的惨烈场面,久久不能理解五壮士为何选择跳崖。五千年中华民族精神的浩然正气,是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

悬崖下,奇迹出现了。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在跳崖过程中侥幸抓住藤蔓缓冲,缓慢下降,最终跌落山脚。宋学义伤势严重,肋骨和腰椎多处骨折,难以动弹。葛振林强忍伤痛,找到宋学义,两人紧紧相拥,悲痛呼唤失散战友的名字。呼声吸引了抗日救助会的余药夫,两人被及时救起。

重返大部队时,所有人无不热泪盈眶。葛振林满含歉意:“连长,对不起,他们都牺牲了……”连长听后默然良久,沉重难言。

此次大扫荡后,宋学义因伤无法再从事高强度任务,被迫退役,回到河南沁阳北孔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担任村支书,深受村民尊敬。葛振林伤势较轻,伤愈后归队,先后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多次立功,抗美援朝归国后,历任湖南省警卫团后勤副主任及衡阳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

两位英雄虽命运迥异,却共同怀抱信仰,血脉中流淌着民族的血性。正是他们和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才有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生活在先辈们撑起的蓝天下,应当怀着深深的敬意铭记历史,尊重英雄。历史不可忘,英雄永存心中!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因... 历史开讲 大明朝的建立,伴随着一大批英勇的将领在太祖朱元璋的指挥下,四处征战、英勇杀敌,这些立下赫赫...
元代僧人了庵清欲行书《法语》欣... 元,了庵清欲,《法语》纸本,行书 27.7 x 73.3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了庵清欲(128...
原创 1... 1925年,对于蒋介石而言,无疑是他政治生涯中极为关键的一年。 这一年,他不仅成功平定了杨希闵、刘震...
原创 叱... 作者:董保存 (二) 蒙哥马利的中国之行,充满了个人特色。他不仅擅长倾听与提问,也善于用眼睛观察这...
原创 女...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4582,阅读时间:约12分钟 编者按:近期,有不少粉丝朋...
原创 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些诗句所描绘的英...
原创 朝... 早在日本入侵朝鲜王朝南部的第三天,4月17日,林泓,这位曾因逃跑而引发关注的水军将领,带来了一个令人...
明朝灭亡,“王学”要负主要责任... 问:清代的时候,六经已经慢慢的变成了我注六经了,而不再是六经注我,某种程度上进行了一种所谓的文艺复兴...
“亲历中国丛书” 上新:《北京... 新书推荐: 《北京来信:清末驻京英使见闻》 文/[英]密福特 作者简介: 密福特(Algernon ...
秦统一大业中的“硬技术” 后人看历史,往往会被风云际会中的历史人物吸引,或是帝王将相,或是英雄豪杰;而如果真的置身历史情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