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俄罗斯专家曾称:俄罗斯和中国从来不是朋友,中俄之间只有利益
创始人
2025-09-22 08:31:35
0

编辑 | 毛婷婷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结合作者个人见解原创撰写,文中所有引用均有文献出处和截图,敬请知晓。

中俄关系究竟是否牢不可破?历史上有一本明晰无误的账本记录着这段复杂的往事。近日,一位俄罗斯专家掷下了一颗震撼弹:“我们并非真正的朋友,只是偶然同行于同一条路上。”

这句话如利刃般刺痛了“中俄友谊长存”的神话,激起了广泛的舆论热议。然而,细细思量,这位专家的观点确实带有一定的现实依据。

从当前国际局势来看,俄罗斯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强大且关系最为密切的伙伴。那么,回顾历史,中俄之间到底有哪些恩怨与情感纠葛?未来,我们又该如何智慧经营这段微妙关系?

康斯坦丁·卡拉切夫并非普通人,他是俄罗斯资深的政治学家,兼具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深厚背景,被视为俄罗斯政治领域权威且不可忽视的声音。

在他看来,所谓“胜似盟友”的说法不过是一层美丽的外衣,掀开背后满是利益的计算。卡拉切夫将中国视作“同路人”——一个因暂时利益相符而同行的伙伴,而绝非能够完全托付信任的“朋友”。

“朋友”可以无条件付出,而“同路人”则每一步都要精打细算成本和收益。他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对地广人稀的俄罗斯来说,是一个长期潜伏的风险。

这番话反映了俄罗斯部分精英阶层的焦虑与失望。他们理想中真正的朋友,是在联合国投票支持,在战争时慷慨提供武器援助。

当中国未曾完全配合时,那种“为何不助我”的怨气就借卡拉切夫之口毫无保留地爆发出来。那现在中俄关系又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感情的另一面,诉说着截然不同的故事。撇开“朋友”这一浪漫的定义,回归冷静的现实,我们面临一个最基本的考量:如果俄罗斯倒下,下一个被西方围堵的会是谁?

“唇亡齿寒”这一古老的东方智慧,成为中俄关系最坚实的基础。一个被削弱的俄罗斯,绝非中国战略利益所在;同样,一个被压垮的中国,也会让俄罗斯在欧亚大陆上陷入孤立。

正因为这种“背靠背”求生的本能,双方在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方面天然默契。在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日益严厉之际,中国顶住了压力,持续并加深了双边经贸合作。

不断增长的贸易额,对于深陷困境的俄罗斯经济来说,不仅仅是商业往来,更是生命线和输血剂。中国此举被视为真正的“雪中送炭”,远超一般“同路人”的关系,彰显出一种责任共担的深层次联系。

毕竟,在暴风雪中送炭的分量,远重于锦上添花。正因如此,俄罗斯明白这一点,才会在中俄关系上持续投入深厚精力,双方对此心知肚明。

在这种看似轻松的合作背后,隐藏着两国领导人面对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深度权衡。那么未来中俄应如何选择?

中国的“雪中送炭”方式,体现了东方智慧与谨慎。中国的立场被形容为巧妙的“模糊”,既未明确选边,也未高举旗帜,更未加入西方的谴责声浪。

在联合国投下弃权票,既体现对俄罗斯行动的某种不认同,也表达对北约东扩的隐形抗议。在主权问题上,中国始终维护乌克兰领土完整,未承认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这与俄罗斯的核心诉求形成一道明显红线。

无论是在叙利亚还是利比亚,俄罗斯更倾向于军事介入,毕竟他们是“战斗民族”;而中国则更善于运用经济、外交及人道主义手段,铺设和平解决的路径。

这种差异注定了中国不会成为俄罗斯期待中的军事盟友。中国理想中的未来关系,是建立一种长期而稳固的合作。

一个既不全面胜利,也不惨败、能持续牵制西方的俄罗斯,最有助于中国争取自身崛起的时间窗口。我们并不期望俄罗斯能实质性地助力中国,而是希望它能够在时间层面拖延西方制裁步伐。

这盘国际大棋,布局宏大而精细。那么,这到底是“雪中送炭”,还是双方的精明算计?卡拉切夫这类“风险厌恶派”总是放大短期得失,却忽视了长远利益;但从某种角度看,他的观点亦不无道理。

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支持,仅是维护自身战略利益的工具,意在让俄罗斯继续担当前线盾牌。

对所谓“友谊”持怀疑态度,对未来“中国威胁”感到担忧。而两国主流的务实派则更注重“核心战略利益”的巨大价值。

务实派坚信,“背靠背”的战略默契才是根本,是决定关系走向的“定海神针”。那些分歧与利益纠葛,都是可以在合作主旋律下妥善处理的“次要矛盾”。

他们视“雪中送炭”为“不是盟友,却胜似盟友”的最佳写照。回望历史,中俄关系可谓爱恨交织:从晚清时期的“尼布楚条约”,中国割让土地;建国后的“中苏友好协定”;随后两国关系的紧张;再到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直至近年来中俄合力对抗美国。

未来中俄两国又将如何续写这场旷世大戏?

或许,中俄关系更像是一场巨人之间的舞蹈。舞步时近时远,满是试探、默契、力量的较量和微妙的平衡。

他们既相互支撑,也暗自警惕不被对方踩痛自己的脚趾。纵观世界,其他国家关系何尝不是如此?

界定它是“朋友”还是“同路人”,或许已不那么关键。重要的是,这场大局的交响仍在奏响,舞步仍在继续。

中俄这场合作的舞蹈,决定着世界格局,也决定着两国的未来命运。唯有持续管理好各自的步伐,才能在未来的共舞中避免失误,实现共赢,维护世界稳定!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以... 9月19日,以防长伊斯雷尔·卡茨在社交媒体发文称,“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你的死期到了。你将被送去...
比赛日:瓜帅5后卫摆大巴遭绝平... 北京时间9月20日至22日凌晨,各国足球赛事继续进行,以下是上周末的国际足球比赛日。 活久见!瓜帅...
新华全媒+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 当日,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作为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和洛阳市“五...
原创 李...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跨越了五千多年。无论是从王朝更替的角度看,还是从制度的演变看,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从西南夷到益州郡”大展在云南... 央广网昆明7月16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7月15日,由云南省博物馆主办的原创大展“从西南夷到益州郡—...
原创 班...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历史,很多人只是站在旁边看一场热闹,少数人能静下心来,去挖掘其中的深意。...
原创 如... 自古以来,伪造假币的案件层出不穷,无论是在法制节目还是科普报道中,人们总是反复强调造假币所带来的严重...
原创 狼... 文|鹏遨游 编辑|鹏遨游 1941年11月5日的《晋察冀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棋盘陀上的五个神...
原创 高... 1957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军的叛逃事件:时任福州军区高炮第63师副师长的...
原创 多... 在大明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颇为特殊的皇帝,他曾两度登基为帝,他的父亲、弟弟与儿子皆曾身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