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彭小枫报考哈军工受阻,张爱萍质问:你们连彭雪枫的儿子也不信任
创始人
2025-09-22 04:01:40
0

1935年5月底,红一方面军成功强渡大渡河后,红三军团军团部下达了一道命令,指派红11团政治部主任王平(后来成为开国上将)前往红13团担任政委,协助彭雪枫工作。

王平将军听闻是去给彭雪枫当政委,便婉转推辞,说:“我的能力有限,还不如让张爱萍去,他更合适。”(当时张爱萍正是红11团政委。)

军团部于是调整了命令,决定派张爱萍去红13团担任彭雪枫的政委。

然而,张爱萍接到任务后也显得很不情愿,他说:“彭雪枫这人英雄主义太强,脾气又怪,我可不想去!”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最后发火了,张爱萍无奈,只得照命执行。

在我军的将领中,有些人因性格鲜明,难以配合适合的政委,如彭德怀、林彪,彭雪枫也属于这类人物。

根据张震将军的回忆录,1941年8月,邓子恢被任命为新四军第四师政委,刚听说上级要他去四师工作时,他心里颇感“害怕”,因为听说彭雪枫同志脾气火爆,易怒。但在实际共事后,双方互相尊重,合作得十分默契,相处融洽。

能让邓子恢这样经验丰富的同志都觉得“害怕”,可见彭雪枫将军脾气之烈已是众所周知。

同样,张爱萍起初也不乐意和彭雪枫合作,但他到红13团后,两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共同历经生死,一起走完了艰难的长征。

张爱萍晚年回忆,当时部队翻越雪山,他的骡子在过泡桐岗时摔死了。行军途中,他感到头晕眼花,呼吸困难,彭雪枫关切地询问他是否生病,还坚持把自己的骡子让给张爱萍骑,几经推让后,最终将骡子让给了一名伤员。

长征结束后,红军抵达陕北,张爱萍与彭雪枫一同进入红军大学学习。学习中途,彭雪枫突然失踪,后来得知他奉中央命令,秘密前往山西,与阎锡山联络,担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处长。张爱萍不久后被任命为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奔赴抗日前线。

1938年2月,彭雪枫调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开始在确山一带组织抗日武装训练。与此同时,张爱萍在河南信阳一带发动民团,展开了激烈的抗日活动。

此时,彭雪枫感到自身领导力量不足,便向长江局请求,将张爱萍调来协助自己。

尽管张爱萍对放弃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盘心有不甘,但命令已下,何况这是与自己生死相依的老友彭雪枫,他最终决定:“没办法,只能帮他把事情做好。”

那时彭雪枫已拥有5000人兵力,三个团的规模。他麾下有吴芝圃、肖望东、张震、滕海清、谭友林等几员猛将,其中吴芝圃后来成为河南省长、省委书记,肖望东、张震、滕海清均为开国中将,谭友林是开国少将。张爱萍的加盟,让彭雪枫的班子更为强大。

正当部队迅速发展时,新四军游击支队内部爆发了激烈争论,争论焦点是未来行动方向究竟是向东还是向西。

彭雪枫主张向西挺进,直接插入河南腹地,在中原地区扎下坚实的钉子。

而张爱萍则支持向东推进,跨越津浦铁路,深入皖东北敌占区,作为跳板向苏北发展,最终协同兄弟部队夺取华中地区。

两人意见分歧严重,张爱萍最终选择与彭雪枫分道扬镳。

向西是中央当时的部署方向。日军已占领武汉,计划打通平汉线,继续南下压制蒋介石,将其逼入大西南,进而控制大半中国。

中央命令彭雪枫率部紧随日军背后活动,待敌人南进后从豫东向西发动突击,建立完整的中原敌后游击区。

这一宏伟战略令人激动万分,任何将军都会心潮澎湃。

然而,张爱萍为何主张向东?他认为向西固然有诱人前景,但这一战略缺乏主动权,若日军不打通平汉线而与国民党军队对峙,我方将被困于日军与国军双重夹击的险境。与其冒险,不如向东另辟蹊径。

事实证明,张爱萍的判断正确:武汉会战后,日军并未击垮中国,且兵力不足以深入内陆。日军迅速调整战略,放缓南进,集中清剿华中、华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等待国军军心瓦解或内部分裂,采取不攻自破的策略。

当时,张爱萍的观点属少数派,但他坚定不移,遂请求彭雪枫批准他先赴津浦路东,侦察形势。彭雪枫无奈同意。

临行前,彭雪枫见张爱萍鞋子破旧,体贴地说:“你这鞋破成这样了,供给处赶紧给你做双新的吧。”

战时环境,两人简单道别,没有过多依依不舍。

张爱萍孤身前往皖东北,发展势头强劲,3个月内便组建起一支部队,迅速建立了一个覆盖5县16区的皖东北根据地。

那年,张爱萍29岁,彭雪枫31岁。

张震将军后来回忆:“当时我们对皖东北情况了解有限,对该地区工作的认识也不足,未能派兵随张爱萍前往,错失了宝贵时机……”

时间来到1941年1月底,彭雪枫在津浦路西方向准备应对汤恩伯大军围剿。与此同时,日军发动豫南战役,出动五个师团,10万兵力,意图歼灭汤恩伯、李品仙合计15万的兵力。

汤恩伯仓促撤退,河南大片土地拱手让敌。

这是彭雪枫等待已久的机会,中央立即下令全力争夺河南。彭雪枫一声令下,第四师迅速追击,挺进百余公里,扩大根据地一倍多。

然而两天后,日军忽然停止追击国军,并迅速撤出刚占领的地区,豫南战役骤然结束。

日军撤退后,溃败的汤恩伯反击,凭借9个师、14万兵力对彭雪枫发动回马枪,第四师尚未整顿即被围困。

华中局紧急指示彭雪枫率部撤向张爱萍控制的皖东北根据地;张爱萍率两个旅出发掩护彭雪枫撤退。

随后三个月,彭雪枫带领部队展开被军史称为“彭雪枫三个月反顽斗争”的激烈战役,第四师顽强突围,最终摆脱重围。

第四师的死里逃生令人庆幸,但汤恩伯和日军“配合”得如此默契,却耐人寻味。

邱会作回忆中提及这段历史:

“三月反顽斗争”一年前,邱会作奉命前往山东筹款,临行前毛主席特别交代他转告彭雪枫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彭雪枫不愿深入津浦路以东,导致无法真正发展,成了日军和国民党‘哨兵’,既向西放哨给日本,向东放哨给蒋介石,无法建设稳固根据地。

二是应广泛团结联合,排斥张爱萍是不对的。毛主席希望彭雪枫在实际斗争中改正错误,不改,敌人会逼他改,终究要向东去的。”

“三月反顽斗争”后,第四师进军路东,毛主席预言成真。

不久后,第四师召开干部大会,总结路西反顽失利教训,传达中央和华中局精神,决定调彭雪枫离开第四师,由第三师副师长张爱萍(师长黄克诚)接任师长。

邓子恢向张爱萍传达任命时,张爱萍坚决拒绝:“雪枫同志压力已大,我去顶替他不仗义。我干不了。这支部队是他一手创建的,尤其在此关键时刻,必须依靠他重振旗鼓,没人能替代他。”

他的这番话打动了邓子恢,也使华中局和中央改变了决定。

不久,饭后散步时,彭雪枫当面对张爱萍说:“过去我误会你了,也没重视中央话。你在路西反顽时没笑话我,你是个正直人。”

张爱萍回应:“我们红军时期就一起了,彼此了解。”

两位老战友终于消除了所有隔阂。

张爱萍晚年回忆,最后一次见彭雪枫是在1944年夏天,彭因风疹住院,他专程去探望。分别时,彭雪枫握着他的手说:“这次别离,不知何时再见。”

张爱萍答道:“各自为党珍重!”

彼时,彭雪枫奉命打回路西,他立誓:“路西根据地我失去了,一定要拿回来!”三年来,他励精图治,多次大会发誓要复取失地。

张爱萍评价道:“彭雪枫是条硬汉,他能失败,但从不回避失败和责任。他真了不起!”

1944年8月,彭雪枫率部越过津浦路,初战小朱庄获大捷;9月再战八里庄又取胜。

战斗接近尾声时,得知敌方准备突围,他亲自提枪上前线,站在南门围墙上观察局势,突然被一颗流弹击中心脏。

彭雪枫当场倒地,未发一声息,传奇人生就此结束,那年他仅37岁。

消息传回后,张爱萍泪流满面,终生难忘这位亲密战友。

彭雪枫在当地影响巨大,华中局为免影响民心士气,决定暂时秘密处理丧事。

他的旅长滕海清买了一副上好的棺材,将彭雪枫遗体入殓,悄悄用船送回路东,安放在成子湖畔,后转至第四师师部驻地停泊在濉河上的大木船内,昼夜有人守护。

当时,彭雪枫妻子林颖怀孕,为确保她顺利产子,张爱萍多次以彭雪枫名义电报报平安。

彭雪枫牺牲半年后,孩子出生,林颖才知夫已殉国。

1945年1月24日,《解放日报》公开报道彭雪枫牺牲消息:“九月间,敌伪大举扫荡萧县,雪枫同志奋勇杀敌,身先士卒,不幸在反扫荡战役中英勇牺牲……”

2月7日,毛主席为彭雪枫题写一幅最长的生前对联:

“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

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少年没有乌托邦,心向远方自明朗... 少年没有乌托邦,心向远方自明朗00后 高尔夫
原创 宋... 《水浒传》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论是学习过这本书的学生,还是普通的读者,都会被书中那些个性鲜明、...
原创 张... 电影《佩剑将军》中的两位主角,何基沣和张克侠,原型人物的真实历史背景远比电影里展现的更为复杂和震撼。...
原创 前...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河东制霸 石敬瑭) 以前的石敬瑭,...
云南华坪赵氏与甘肃天水的迁徙之... 编辑 | 趙英雄 在丽江市华坪县的心脏地带,赵氏家族以其庞大的族群而闻名。他们扎根于县城中心镇及其周...
原创 诸...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既能便于您与我们互动讨论,也能提升您在这篇文章中的...
2025“BMW中国文化之旅大... 潮新闻客户端 7月14日,由宝马爱心基金资助、宝马中国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
原创 立... 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三国里挺有意思的一档子事儿。你说这曹操吧,手下能人不少,可对待人的差别咋就这么大...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弱小国家的发展常常受到强大邻国的干预与控制,有时甚至成为大国之间争夺利益的棋子。以波...
原创 朱... 咱们今天聊段明朝的旧事,说起来还挺让人唏嘘的。 朱元璋这人,你说他厉害吧,那是真厉害,从一个放牛郎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