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作为北伐时期的名将与新四军军长,深得毛泽东的赏识,被誉为“工农红军的第一任总司令”。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在皖南事变中不幸受伤并被捕,随之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监禁生活。
蒋介石一直看重叶挺的军事才能,因此,在叶挺被囚禁的这五年中,他不遗余力地试图拉拢他。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段,都未能打破叶挺的坚定信仰。叶挺的坚韧不屈让人们对他肃然起敬。抗战胜利后,叶挺即将被释放,沈醉便特意前来探望他,内心充满了好奇——这位曾经的高级将领,重获自由后的首要行动会是什么?
叶挺的回答令沈醉感到意外,而戴笠得知此事后也沉默了许久。那么,叶挺在重获自由后的第一个决定到底是什么呢?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失败,国民党在广州大规模抓捕共产党人,叶挺作为起义的主要领导之一,凭借过人的机智,将自己伪装成盲人成功逃亡至香港。虽然起义失败,但广州起义在外界的评价依然积极,许多人为其勇气与决心喝彩,而叶挺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然而,在党内,叶挺并未得到应有的肯定,反而因为起义未能成功而遭到了党内的处分,被要求留党察看半年。
1928年,感到失望的叶挺收到了党组织的指示,要他前往苏联休养,这一决定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并迅速前往苏联。第二年,关于广州起义的讨论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展开。会议虽然对广州起义的意义进行了肯定,但并未给叶挺正名。作为一个年轻气盛的军人,再加上王明的挑拨,叶挺一气之下离开了莫斯科。周恩来曾为叶挺打抱不平,表示应为他伸张正义。
1928年秋,叶挺来到德国柏林,与党失去联系的他只好依靠打工和做一些小生意为生。1929年,他又移居奥地利维也纳,之后前往法国巴黎。这些年的生活并不顺遂,虽然辛勤工作,但生活艰难。有时他不得不捡拾别人丢弃的蔬菜,腌制咸菜以维持生计。尽管如此,叶挺依旧每天翻阅报纸,密切关注祖国的局势,尽管信息传播较为缓慢,且有时会错过一些重要的新闻。
1932年秋天,关心国内局势的叶挺带着妻儿回到澳门,结束了五年的流亡生涯。得知叶挺回到澳门,陈诚等国民党高层纷纷写信邀请他共事,并许以高官厚禄。虽然叶挺在党内并未得到完全公正的对待,但他明白,国民党这样做无非是想拉拢他来帮助镇压共产党,但他毫不动摇地拒绝了这些邀请。
不久,陈济棠派了一名副官带着礼物前来看望叶挺。叶挺断然拒绝了礼物,并告知他,自己是为了抗日救亡而回国的,而非为了谋取官职。叶挺明确表示,陈济棠只要坚持反共政策,就永远不可能与自己合作,除非他领导的军队是真正的抗日力量。面对叶挺的坚定态度,陈济棠也只能无奈放弃,之后再未与他联系。
叶挺严于律己,也教育自己的亲人洁身自好,不为国民党工作。他曾告诫自己的侄子叶钦,如果不从事正当职业,回老家种地总比在国民党混饭强。
在澳门期间,叶挺多次往返于内地和香港,时刻关注着中共的动向,希望能够尽快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终于在1933年,他得知自己曾经的战友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于是立即写信给对方,表达了希望能在澳门见面的愿望。然而,老战友因工作繁忙未能前来。最终,党组织决定派遣上将张云逸前来与叶挺会面,并传达了组织的决定,要求他等待召唤。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接受了周恩来的建议,主动通过陈诚向蒋介石提出组建新四军的请求,并最终成为新四军的军长。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他,皖南事变爆发,叶挺再次落入蒋介石的手中。此时,他将如何抉择呢?
1941年1月14日,叶挺在皖南事变的战斗中顽强抵抗,经过8个昼夜的拼杀,他在带领部队突围时不幸被围困。为了逃脱,他试图与敌人谈判,却被捕。蒋介石一直对叶挺怀有极大的兴趣,多次试图拉拢他,但都未能成功。蒋介石甚至在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时,企图让他带领共产党部队进入前线,与日军作战。
然而,叶挺并未按照蒋介石的意愿行事,如今,他终于落入蒋手中,蒋介石决定利用一切方法软化他。蒋认为,只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叶挺最终会屈服。然而,蒋的算计再次落空。
尽管叶挺已脱离党组织十年,但他心中始终怀有共产主义的信仰。在监禁的日子里,叶挺深知自己与国民党的斗争早已注定。为了更好地执行自己的计划,蒋介石派遣了顾祝同前来与叶挺接触。顾祝同与叶挺曾是保定军校的同学,在多次宴请中,叶挺始终保持冷静。然而,顾祝同企图将皖南事变的责任推给项英,叶挺顿时愤怒,指责顾祝同推卸责任。
顾祝同见状,试图以软化策略来说服叶挺:“只要你声明事变责任不在政府,便可恢复自由。”然而,叶挺愤怒地反驳,坚决表示:“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顾祝同无奈,只得离开。
在后来的日子里,叶挺深知蒋介石逼迫他站到国民党阵营的意图,预料到自己面临的结局。最终,他选择了为抗日事业而坚守信念,誓死捍卫革命理想。
五个月后,蒋介石终于决定让叶挺前往重庆商谈。在这段时间里,叶挺被关押在一个偏僻的山洞里,生活条件艰苦。即便如此,他依旧坚守自己的信念。日复一日,叶挺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甚至还买了一只羊以便自己喝羊奶补充体力。五个月后,蒋介石终于决定释放他。
当叶挺来到重庆后,蒋介石和国民党高层为他提供了更好的待遇,甚至安排了沈醉来接待他。沈醉一度劝叶挺剪发换衣,但叶挺始终坚决拒绝:“不获无条件释放新四军俘虏,我绝不改变。”
几天后,陈诚专门来访,他曾推荐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陈诚提议叶挺担任副司令长官,前往第六战区工作。叶挺却直言不讳:“如果你真想帮我,就劝蒋介石释放新四军的被俘官兵,我不接受任何其他安排。”
然而,陈诚告诉叶挺一个震惊的消息:新四军已被解散,番号取消。叶挺愤怒质问陈诚:“你如何面对国人,如何向炎黄子孙交代?”陈诚无法回答,只得离开。
不久后,叶挺向蒋介石提出了一项请求,希望能够与周恩来和郭沫若见面,但蒋介石拒绝了他的请求。双方的谈判未能达成共识,最终谈判破裂。蒋介石的软硬兼施未能改变叶挺的立场。
最终,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国共和谈中同意释放政治犯。沈醉再次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