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丹东大地曾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红色印记。从凤城赛马镇的三浓新村抗联密营,到宽甸天桥沟的东北抗联战斗遗址,每一处斑驳的砖石、每一段沉默的山路,都镌刻着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壮烈史诗。丹东发布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带您走进丹东二十余处抗战遗址,以地理坐标串联历史记忆,循着先辈足迹,重温峥嵘岁月,在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让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照亮振兴征程。
四平乡政府旧址
四平乡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日伪统治腹地建立的丹东地区的第一个红色政权。
四平乡政府旧址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黎明村(原四平村)方家隈子。2010年初,该旧址因项目施工拆除,将其迁至方家隈子西侧500米处重建。
1935年8月1日,南满特委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提出“建立自己选举的民众政府”,“这才是我们的出路”。
抗联一军一师根据南满特委的指示,于1935年12月29日在双山子区四平村方家隈子尹家大院召开贫苦群众会议。会上经过群众酝酿,民主选举宋言诠为主席,宋凯为组织委员,隋明先为宣传委员,于华国为给养委员,张振有为情报委员,张小五为武装委员,以上六人组成四平乡政府。
四平乡政府成立后,积极宣传和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动员参军参战,在筹集军需给养、传送情报、护理伤员、输送兵员、支援抗联打击日伪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6年8月,日军派飞机对四平乡政府所在地天桥沟一带进行狂轰滥炸,并派重兵讨伐,大肆捕杀乡政府干部和群众。接着,又大搞集家并屯,把天桥沟一带变成了无人区,四平乡政府遂被迫停止活动解体。
来 源:中共丹东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