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俄罗斯为啥没有几个黑人?六十年前黑人在红场游行时就已有了答案
创始人
2025-09-21 12:02:52
0

这件事真是让人感到困惑!在广袤的俄罗斯,生活的黑人数量竟然寥寥无几。为什么一个经济发展较为强劲的国家,如俄罗斯,竟没有很多黑人留学生或定居者呢?这一切的原因,似乎可以追溯到六十年前苏联时期的一场黑人游行。

要说起苏联与黑人留学生之间的关系,那真的就像是“东郭先生与狼”或“农夫与蛇”的故事,充满了复杂与矛盾。回到1959年,苏联境内仅有70多名黑人留学生,而到1960年底,这个数字迅速跃升至4000多人。这种变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这与苏联当时的政治战略息息相关。二战后,全球形成了以美苏为主的两极格局。为了在与美国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借此推广苏联文化,苏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措:向非洲国家提供优厚的条件,吸引大量黑人留学生来苏联学习。这一举动的根本目的是获得非洲国家的支持,尤其是在联合国投票时,争取更多支持苏联的票数。

随着非洲各国的独立,非洲的投票权对世界大国来说变得至关重要。美国和苏联都迫切需要这些国家站在自己的一方,而为了赢得这些国家的青睐,双方几乎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物资和资金援助不断。苏联更是提出了要加强与非洲的友谊、推动共同发展,1960年1月发布了相关的政策。苏联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与文化的渗透,让这些非洲国家的青年从内心接受并认同苏联的意识形态。

那么,苏联为这些留学生提供了怎样的待遇呢?简直可以说是“天上掉馅饼”般的优厚。苏联不仅包揽了所有来回机票,甚至还为这些黑人留学生提供了每月90卢布的生活补贴。同时,在莫斯科还专门为他们开设了帕特里斯·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这里无论师资力量、建筑设施,还是环境,都是一流的。可以说,苏联为这些黑人留学生提供的待遇几乎无可挑剔。

然而,这样的优待政策,却让苏联本地人感到不满。黑人留学生们可以免费享受教育,不仅学费、生活费全免,还享有比苏联大多数本地人月薪还高的补贴。再加上他们来自热带地区,带着一种与苏联本地人截然不同的气质和活力,常常显得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这些黑人留学生手中的钱比普通苏联工人的工资还要高得多,他们经常出入高级场所,这些场所往往是当地苏联人无法触及的。而且,许多黑人在行为举止上显得不拘小节,随地吐痰、乱丢烟蒂、甚至对苏联女孩露出不太得体的目光,这些种种行为不断加剧了与苏联本地人之间的冲突。

矛盾和冲突愈加明显。黑人留学生一方面享受着苏联的各种优惠待遇,另一方面却不断表现出对苏联的挑衅与不满。可是,问题真的只是出在这些留学生的行为上吗?

苏联政府给黑人提供的优待政策,虽然是为了在国际上赢得支持,但却带来了深远的社会矛盾。由于苏联对黑人留学生的筛选较为宽松,很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留学机会的人也被接纳了进来。这些人中有些本身在非洲就属于社会底层,甚至有犯罪记录,到了苏联后,突然变得显赫一时,赢得了很多关注和青睐。这些黑人留学生热情奔放、言辞犀利,很容易博得女性的青睐,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的行为让人反感。例如,一些黑人滥交、攀比“撬墙角”,甚至有不少人携带性病,这让苏联本地人对他们产生了更大的不满。

更糟糕的是,黑人留学生的到来让莫斯科的治安问题逐渐加剧。凶杀案、性侵案、街头暴力事件频发,而受害者不仅仅是女性,连一些男性也未能幸免。尤其是那些在外地混乱行为的黑人,给整个群体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苏联的“战斗民族”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难免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一旦发生冲突,苏联人往往会采取非常直接的行动——如果黑人无理取闹,苏联本地人就会以暴力回应。

随着时间推移,矛盾也日渐加剧。苏联本意是通过引进黑人留学生来提升国际形象,可最终却事与愿违。一些不守规矩的黑人,甚至通过联合西方媒体,控诉苏联对他们的种族歧视。1963年12月,发生了一起黑人学生死亡事件,这件事点燃了黑人留学生的愤怒情绪。名叫埃德蒙·阿萨雷·阿多的黑人学生,在莫斯科郊外死于寒冷。虽然苏联官方迅速展开调查,最终得出结论称其死于冻死,但这一结果并没有平息黑人留学生们的愤怒。相反,他们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起横幅,控诉苏联的种族歧视。

这场游行很快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关注。媒体对这起事件进行了大量渲染,苏联的形象迅速恶化。而这场游行也给苏联带来了难以预料的后果。苏联政府在处理这些留学生时变得更加严厉,他们收回了对留学生的各种优惠,严肃处理了那些行为不端的人。许多没有表现出诚意的黑人留学生最终被送回了非洲。

至此,苏联对待黑人留学生的政策发生了剧变。而如今的俄罗斯,对于黑人留学生和移民的态度,几乎变得冷漠且排斥。这段历史为人们提供了深刻的反思:给予友好国家以优待可以增进友谊,但对于那些不尊重本国文化、甚至破坏社会和谐的人,采取适当的措施是必要的。

从这段历史来看,苏联的“好心”反而换来了“白眼狼”的报复,最终让苏联不仅未能收获好评,反而损失了许多原本培养出来的人才。这让人不禁反思:当初那些为黑人留学生提供的免学费、免费机票、丰厚补贴等福利,是否真的是一种必要的选择?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国家的灭亡都是因为遭遇了强大的外敌,而少数国家...
2025-09-21 13:05:52
原创 ...
总有人说,历史如同一场轮回。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
2025-09-21 13:05:41
原创 ...
刘邦和项羽的首次交战,彭城之战,完全以惨败告终。刘邦带领的56万大...
2025-09-21 13:05:40
原创 ...
刘彻从胶东王升至太子,这一路可谓波涛汹涌,充满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
2025-09-21 13:05:34
原创 ...
1995 年,一位老将军的遗体在火化时,骨灰中筛出了 11 块金属...
2025-09-21 13:04:39
原创 ...
牧野之战与周武王的胜利 牧野之战,周武王以少胜多,凭借着英勇的战斗...
2025-09-21 13:04:35
原创 ...
前秦(351年~394年)是氐族雄主苻健建立的朝代,也是东晋十六国...
2025-09-21 13:04:19
首展重温“烽火卢沟”
本报讯(记者 孙颖)昨天,“宛平博物馆之城”上新,位于宛平城西门内...
2025-09-21 13:04:14
原创 ...
古今战争从未缺少失败者。秉承“成王败寇”的观念,有人宁死不屈,有人...
2025-09-21 13:04:14

热门资讯

伪史论重点打击的从来都不是“西... 伪史派说,要打倒西方话语权,所以要否定“西方伪史”。 然后,他们开始“证明”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
原创 苏...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初七,紫禁城内一位年逾九旬的宫女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康熙皇帝得知这一噩...
原创 同... 在全球范围内,要说哪个国家能和日本称得上“门当户对”,恐怕唯有那隔着辽阔海洋相望的英国了。 与日...
原创 历... “诛九族”是古代中国一种极为严酷的惩罚手段,通常一人犯错,便波及到亲朋好友,甚至整个家族。如此残忍的...
原创 为... 头条创作挑战赛:元朝历史剧的稀缺性探究 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脍炙人口、令人传颂的历...
原创 唐... 唐朝的官员等级体系细致复杂,分为九品三十级,每个等级之间的待遇也有显著差异。即便两人同为二品官员,待...
原创 晋... 历史是有脉络的,且有其深刻的逻辑。今天要讲述的这一段历史,教科书中并不会提及,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历史...
原创 后... 头条创作挑战赛 唐末五代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经历的又一次剧烈分裂和割据的历史阶段。杨师厚作为这场...
原创 清... 近年来,随着古装剧的风靡,越来越多观众得以窥见清王朝宫廷生活的细节,其中包括了太监夜晚为嫔妃守夜的场...
原创 许... 曹操邀请刘协参加许田围猎,这一行为标志着他逐步迈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关键一步。通过观察各方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