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其实力可以说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美国。彼时的日本抱有雄心壮志,他们的目标远不仅限于亚洲,而是试图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至全球。然而,这一切在日本战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作为强国的地位也随之宣告终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处于弱势的中国却奋发向上,迅速崛起为世界军力强国之一,跻身前三名的行列。如今,无论是在经济规模还是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中,日本均落后于中国。然而,尽管如此,令人困惑的是,尽管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远超日本,但日本似乎并不畏惧中国,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英国的一位军事专家认为,这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关键因素。
首先,美国的支持是日本不畏惧中国的重要原因。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与美国间曾因众多冲突积下深厚的仇恨,但在战后,两国随着利益的交织慢慢走近,最终建立起了紧密的盟友关系。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两个曾经敌对的国度,竟能在经历了战争的破坏后重新携手合作。美国渴望借助日本的地理优势,增强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而日本则希望依靠美国这一超级大国的庇护,从而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支持。因此,日本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姿态,背后实际上是因为美国给予了他们强有力的后盾。
其次,日本在核原料方面的隐秘储备也是军力强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作为战败国,日本不再具备建立强大常规军队的能力,但在这几年来,日本并没有停下增强自身实力的步伐。通过一些隐蔽的方式,他们一直在悄然壮大自己的军事潜力。例如,日本以建造驱逐舰为名,实际上却秘密建造了四艘轻型航母。更令人警惕的是,作为一个人口并不庞大的国家,日本却在全国范围内建造了大量的核电站,积累了大量核原料,尤其是用于制造原子弹的钚。据估算,日本所储备的钚,足以生产出千枚以上的核武器。
最后,中国一向崇尚和平,从不主动挑事,这种特质成了日本利用中国的优势。然而,这种宽容和善良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中国的软肋。日本深知,只要他们的行为不至于过于过分,中国就会采取宽容的态度去原谅他们。因此,即使中国的综合实力远超日本,但日本并未因此感到恐惧,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