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起歼灭近100万敌军,未尝一败,韩信却不屑一顾:那叫打仗么
创始人
2025-09-21 01:33:17
0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担任秦国将领超过三十年,攻占了七十多座城池,击溃了接近百万敌军,且从未尝过失败,最终被封为“武安君”,被誉为战神。尽管如此,在电视剧《楚汉传奇》中,韩信与萧何谈论到白起时,韩信却轻蔑地表示,白起所谓的打仗,其实不过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显然,韩信在这里是对白起不屑一顾。那么,韩信凭什么看不起白起呢?

白起,号称“武安君”,战国时期的名将,他最著名的战役当属长平之战,在这场战斗中,他围剿赵军并屠杀了赵国军队的四十五万人,这场惨烈的战斗让白起名声大噪,也使他获得了“杀神”之称。白起的军事才能在当时几乎无人能敌,尤其擅长野战。所谓野战,就是指双方在没有坚固城池的情况下,开阔地进行拼杀。而白起的野战无敌,几乎无人能胜过他。

然而,到了秦王准备攻打邯郸时,白起却以“病重”为由辞去了参战的使命,并坦言自己已经无法再取得胜利。虽然他在长平之战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那场战斗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秦军几乎损失了半数的兵力,而赵国也得到了援军的支援。最终,白起意识到秦国的国力已被消耗殆尽,自己再也无法与赵国继续作战,于是选择“称病”避战。此时的白起,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力挽狂澜,他的悲剧结局也由此开始——他最终自刎于剑下,死于非命。

与白起相比,淮阴侯韩信则是另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家,且与白起的战术风格截然不同。韩信同样被称为“兵仙”,他以多次以少胜多、兵不血刃的战术著称。最著名的战役包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半渡而击”和“十面埋伏”,他从汉中一路打到垓下,几乎每一场战役都以弱胜强。在齐地一战时,韩信被刘邦夺去军权,但他却依旧在齐地招募士兵,重新整军,继续打击敌人,始终未尝败绩。

韩信不仅擅长以少胜多,还善于通过精妙的战略布局,使敌人不断落入自己的陷阱。与白起不同,韩信从来不在战场上直接与敌人拼力气,而是巧妙地运用策略,使敌人陷入困境。即便是在面临强敌时,他也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的战术让敌人溃不成军。不同于白起那种“攻城略地”的传统方式,韩信的战术更加注重以智慧制胜。

那么,韩信为何会看不起白起呢?首先,正如韩信所言,白起的战法如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高风险的战法虽然威力强大,但却是一种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打法,就像《倚天屠龙记》中的“七伤拳”,尽管威力巨大,但真正敢于使用的人并不多。毕竟,谁愿意让自己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呢?白起的战术虽然高效,但却极其消耗国家的资源和兵力,最终使秦国的国力陷入困境。

而韩信则不同,他擅长运用“围三缺一”的兵法,通过诱敌深入、设伏击敌,极大地减少了自己的损失。在多次战斗中,韩信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敌人博弈,从未轻易让自己陷入困境。与白起直接硬碰硬的野战不同,韩信更喜欢通过智取的方式,让敌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自己的圈套。

如果让白起领兵攻打汉中,恐怕他也不会轻易出征。毕竟,几千人的军队如何能与强大的敌军对抗?而韩信如果指挥秦军攻打长平,他的做法可能会截然不同。他能够在保全自己军队的同时,通过精巧的布局攻占敌城,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白起打仗,靠的是强大的国力和兵力,虽然也有一些策略,但大多数是一些常规的计谋。而韩信则更多的是靠智慧,战术上的独特思路让他在战场上如鱼得水。白起的优势在于硬实力,而韩信的优势则是通过巧妙的战术获得胜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白起的野战能力可能无法与项羽相提并论。项羽的“破釜沉舟,巨鹿之战”是野战中的巅峰之作,数万敌军最终战胜了秦国四十万兵力。然而,面对韩信,项羽也无力回天,最终被围困在垓下,四面楚歌,最终死于自刎。显然,韩信不仅在战术上超越了白起,在战斗中,他更注重整体的战略布局,而非单纯的兵力对拼。

因此,韩信看不起白起并不让人意外。毕竟,韩信所代表的是以弱胜强、以智取胜的战争艺术,而白起的成就则更多依赖于兵力的压制和攻城略地。韩信缔造了大汉帝国,而白起则最终将秦国拖入了沉沦。即便在历史记载中,韩信并未如此直接评价白起,但在影视作品中,这样的假设并不无道理。若韩信真是看不起白起,那么他的理由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仲质是大明王朝初期的一位礼部尚书,他的出生地位于江西省的分宜县西矶岗。关于他的早年经历,历史文献中...
原创 唐... 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历史中,秦朝的崛起和统一之路无疑是最为漫长且充满曲折的。从秦孝公起,到秦始皇彻底吞并...
原创 秦... 秦从龙是明朝初年一位颇有名望的开国文臣,出生于洛阳。在他年轻时期,和许多读书人一样,他曾投身于元朝的...
原创 美... 1811年,美国为纪念其国父乔治·华盛顿,决定兴建一座华盛顿纪念碑。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向全球征集纪念...
原创 刘... 《——【·前言·】——》 三国时期,一将难求,蜀汉本就地窄人稀,每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都弥足珍贵。 刘...
原创 骁... 李广,西汉王朝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将领,深得人民和士兵的尊敬,但却始终未能获得“封侯”之荣。他一生参与的...
原创 日...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对每段内容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同时控制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日... 中日关系的沉重历史与现实紧张 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邻里关系,而是一部写满了恩怨情仇的...
原创 刘...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在面临重大灾难时,都会发布一种特殊的诏书,这便是“罪己诏”。这类诏书通常是帝王...
虎牢关外,如果刘备不插手,关羽...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