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4月15日),字太孙,汉元帝刘奭与王莽姑王政君之子,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前33年8月4日~前7年4月15日在位)。对于汉成帝来说,并不是西汉的亡国之君,也即理论上不应该为西汉灭亡承担主要的责任。但是,实际上,刘骜在位期间贪图享乐,为王莽篡汉埋下伏笔!
一
具体来说,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刘骜出生于长安甲馆画堂。当时,汉宣帝很喜欢这个嫡皇孙,亲自为他取名为刘骜(骜即骏马),字太孙,经常把他放在自己身边。不过,刘骜并没有机会接受汉宣帝的教导。
黄龙元年(前49年),汉宣帝去世,刘骜的父亲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四月,刘骜被立为太子。年少时的刘骜,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刘骜开始终日沉湎于玩乐,她的生母王皇后也不得汉元帝宠幸。
当时,汉元帝曾想改立宠妃傅昭仪之子,“多才艺”的山阳王刘康(汉元帝第二子,汉哀帝刘欣之父)为太子,因为刘骜是宣帝爱孙以及史丹力保刘骜太子之位的缘故,汉元帝没有付诸实施。
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汉元帝刘奭崩。同年六月,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刘骜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伴随着刘骜即位,外戚王氏家族登上了西汉的朝廷舞台,也为后来的王莽乱国埋下了伏笔。
进一步来说,外戚王氏擅权之所以得以实现,与汉成帝关系非常密切,当时外戚和宦官势力不断坐大,汉成帝便采取了一系列制衡策略。但是,非常遗憾的,汉成帝的制衡政策运用的并不成功,太后王氏一族势力不断壮大,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二
同时,在还未继承帝位的时候,汉成帝就已经沉湎于酒色,登基之后更肆无忌惮。汉成帝有一个男宠张放,史书上记载他“少年殊丽,性开敏”。汉成帝对他十分宠爱,此事引起了大臣和太后的不满,汉成帝不堪思念之苦,多次召张放回京团聚,之后又迫于压力把张放放逐。
汉成帝即位起,就花了大量金钱,建造霄游宫、飞行殿和云雷宫供自己玩乐。永始元年(前16年),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同时晋赵合德为昭仪,又把昭阳殿赐给赵合德一人居住。
值得注意的是,汉成帝为了取悦新皇后,令工匠在皇宫太液池建造了一艘华丽的御船,叫“合宫舟”。一天,成帝带着飞燕一同泛舟赏景。飞燕穿着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一面轻歌《归凤送远》之曲,一面翩翩起舞,成帝令侍郎冯无方吹笙以配飞燕歌舞。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是在王朝鼎盛时期,汉成帝这些贪图享乐、大兴土木的行为还不算什么。可是,此时的西汉王朝已经由盛转衰了,因此,汉成帝依然将心思放在玩乐和挥霍上,自然加剧了汉朝的衰败。
此外,汉成帝结发妻子许皇后先后生下一儿一女,但不久都早夭;之后与班婕妤有一子,也早夭;后来宠幸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皆无子,而赵氏姐妹迫害后宫,导致汉成帝最终绝后,皇位只能由侄子继承。
三
绥和二年(前7年)二月,刘骜夜宿未央宫,第二天早晨起床穿衣,准备接见辞行的楚思王刘衍和梁王刘立。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汉成帝刚刚穿上裤袜,衣服还没能披上身,就忽然身体僵直、口不能言,中风扑倒床,动弹不得。对此,在笔者看来,此时的汉成帝不过四十多岁,也即正值壮年,这说明他的身体是被酒色所伤的。
绥和二年三月丙戌日(前7年4月15日),汉成帝在赵合德的怀抱中中风暴死于长安未央宫。总的来说,汉成帝在位25年,终年45岁。在他去世后,谥号为“孝成皇帝”,安葬于延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公元8年,也即汉成帝去世的十五年后,伴随着王莽篡位,西汉王朝正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