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翦灭楚后却选择隐居分家,后人辗转多地,竟创建两个千年豪门!
创始人
2025-09-21 01:34:38
0

提到“名将”这两个字,你会想到谁?是孙武那位以少胜多的军事天才?还是被称为“杀神”的白起?又或是拥有勇谋的“兵仙”韩信,或者精忠报国的岳飞?

然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名将,正是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首功之臣,他是连嬴政都尊称为“老师”的军事奇才;他不仅能在朝堂上与群臣畅谈国事,也能在战场上挥斥指挥,令将士们如臂使指。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战国四大名将中唯一能够善终的——王翦。

众所周知,战国四名将的结局各自都极具戏剧性,而这位备受秦始皇尊重的名将,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呢?更有传闻称,他的后代“牛到起飞”,甚至创下了两个千年豪门。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说到王翦,我们必须提到秦始皇——嬴政。王翦从一开始便侍奉嬴政,甚至在嬴政上位之前,王翦就曾帮他解决了吕不韦与嫪毐这两大敌人。可以说,无论嬴政刚掌政,还是后期的统一战争,王翦都始终在背后提供着至关重要的支持,帮助嬴政稳固了政权。当嬴政决心一统六国时,王翦毫不犹豫地支持他,并愿意为此大展身手。

在秦始皇逐个击破六国的过程中,王翦首先面对的是赵国。赵国有名将李牧守城,导致秦军一度陷入困境。王翦巧妙地利用了人性的弱点,通过策反赵国内部,促使赵国高层先行铲除了李牧,最终赵国也没能抵挡住王翦的进攻,迅速被吞并。接下来,他又北上消灭了燕国,逼得燕国只能派出荆轲进行一次毫无意义的刺杀。

然而,最令人称赞的还是他在与楚国的战争中的智慧。当时,秦始皇召集大臣商讨灭楚之策,众臣纷纷认为二十万大军即可轻松攻下楚国。然而,王翦却大胆提出,认为至少需要六十万大军,“少于六十万,定不成。”此话一出,朝堂一片哗然,连嬴政都对王翦的提议表示质疑,认为战争所需的兵力远超预期。于是,嬴政最终决定让李信带领二十万大军出征。

然而,楚国却派出四十万大军,双方展开了“拉锯战”。凭借楚国军队人数优势,他们将李信的二十万大军压得喘不过气来。此时,嬴政不得不重新考虑王翦的意见,决定让王翦出征。王翦答应了,不过他提出的条件却让人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忠诚——他要求不只是战功,还有丰厚的奖赏,包括大量的良田和豪宅等实质性财富。嬴政答应了,甚至表示:“你打胜仗,自然封侯拜相,外面的这些不过是小事。”

王翦对赏赐的关注并非为了个人权力,而是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获得一些实际的利益,而非单单依赖虚无的爵位。这样的态度无疑令嬴政十分满意。王翦这个老将,虽然才智出众,军事政治皆有所成,但依然甘心忠诚,心系国家,远不如那些权臣般贪求荣华富贵。

接下来的战争中,王翦带领六十万大军采取保守策略,专注于围困楚国首都。楚国初时警惕性极高,防守严密,但王翦的军队却仿佛在等待时机,几乎没有与楚军发生大规模冲突。过了一年,楚国军队的粮草逐渐告急,无法再支撑如此长期的消耗。就在楚国准备转移时,王翦的大军快速逼近,并彻底消灭了楚军。

战后,王翦为自己赢得了丰厚的赏赐,但他并未过多贪恋权势,而是选择隐退山林,安享晚年。而为了避免家族过于显眼,王翦决定将家族分开,避免“树大招风”。他的后代依旧在大秦帝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时光流转,王翦的儿子王贲和孙子王离继续在秦朝效力,而王翦的其他后代则迁徙四方,逐渐形成了多个显赫的家族。其中,王威便在太原扎根,王元则定居琅邪一带。王威一脉在秦朝灭亡后,选择低调行事,尤其是在隋朝末年的战乱中,王氏家族投身支持李渊的起义,最终打下江山。家族通过通婚和联姻的方式保持了繁荣与昌盛。

王元一脉则更为积极进取,在东晋时期,王敦和王导兄弟俩便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的政治与军事巨头。王敦专注于军事,王导则在朝廷中拥有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两兄弟联合司马家族,在东晋的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甚至有“司马王氏治天下”的说法。

然而,王氏家族的兴起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隐患。随着家族权势的庞大,皇帝们开始忌惮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唐朝高宗甚至下令禁止王家与其他豪门通婚,以防家族联合反叛。即便如此,王氏家族的辉煌历史依然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涌现出无数的宰相、皇后、能臣和将军,甚至在文艺方面,也有许多杰出人物。

例如,王敦的儿子王羲之,便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最为传奇的人物之一。由此可见,王氏家族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成就斐然,在文化领域同样光彩照人。

然而,王氏家族的盛衰也让我们看到了“贪婪”带来的后果——家族的崛起和荣光往往伴随着无尽的欲望,而过度的贪婪最终会导致不可避免的衰败。正如王翦曾经的选择,家族的命运有时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对于王氏家族,您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或故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我们一起探讨这段辉煌的历史。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在中国古代,饮酒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夏朝末期,最后一位君主桀就非常喜欢饮酒和享乐。传...
原创 杨... 每个朝代的崛起,都标志着新历史时代的开启。开国之帝,往往都具备非凡的历史贡献和令人称颂的功业。像秦朝...
原创 康...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下,保持原意,稍微丰富细节,字数也差不多。以下是改写版本: --- 作为清朝...
原创 赵... 咱们今天来聊聊秦朝的赵高。这人呐,在历史上那可是出了名的,一提到他,很多人就想到 “奸臣” 两个字。...
原创 明... 在明朝建文帝时期,燕王朱棣对自己的侄子,皇帝朱允炆掌权感到不满。朱允炆即位后,立即开始削弱王公贵族的...
原创 欧...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迅速展开了外交工作。然而,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世界各国与我国建交的时间并不相同。我...
原创 日... 历史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时分,天皇裕仁通过电波向全国人民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
原创 清... 清朝的爵位承袭制度相比明朝更加科学合理,但仍存在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满族入关后,清朝在施政上常...
原创 诸... 说起三国时期的刘备,大家自然会联想到他身边两位极其重要的谋士——诸葛亮和庞统。刘备在荆州时,曾受到司...
原创 从... 在缅北果敢地区的复杂局势中,白家犯罪集团曾一度猖獗,从默默无闻到构建起庞大的犯罪帝国,再到如今走向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