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初,抗日战争的胜利即将到来。驻守在河南西部伏牛山区的蒋军第11战区新8军,以及在河北的民军营地的官兵们,心情激动,人人欢呼雀跃,期待着结束战斗的那一刻。然而,新8军的军长高树勋,早已向蒋介石发出请求,要求带领部队出山接受日军的投降,但等待的消息却迟迟未到。时间一拖再拖,在官兵们的不断催促下,8月10日,高树勋再次向蒋介石发送了电报。
8月12日的天气闷热潮湿,已经等待了两天的高树勋,心中的焦虑愈发加剧。他时而走到院中透透气,时而回到椅子上躺一躺,试图平静内心的不安。正当他准备再度忍耐时,机要员急匆匆地跑来报告:“报告,收到电令。”高树勋立刻接过电报,看到是蒋介石的指示,要求新8军原地驻防,待命,不得擅自行动,关于受降之事将另行商议。看到这份电报后,高树勋的怒火瞬间爆发出来。在抗战期间,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远离前线,派遣他们这些“杂牌军”上阵拼命,现在抗日战争终于胜利,蒋介石却要求自己的嫡系部队出山受降,显然不公。他回想起之前,蒋介石曾任命他为冀察战区总司令,用这种方式安抚他。此时,他心中的愤怒与不甘越来越强烈。
经过反复思量,高树勋认为,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寻常。士兵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这片山地,继续待在这里只会动摇军心。而且,出山受降理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最终下定决心,带领部队出山,接受日军投降,并计划沿途收编伪军,朝北平进发,占领一块领土后再做进一步的决策。
8月15日,高树勋带领部队踏上了北上的征途。经过十几天的艰苦行军,他们终于到达了新郑。此时,高树勋才向蒋介石发送了电报,告知自己已经带领部队到达北平附近,准备接受日军的投降。蒋介石对高树勋的做法感到愤怒,但事已至此,他无法再强行命令高树勋返还,只能下令让其渡过黄河,监视日军并扫荡伪军。高树勋的部队继续向北进发,而要到达北平,他们必需穿越八路军控制的晋察冀根据地。
高树勋与八路军的关系并不陌生。他曾在河北省保安处担任过处长,与八路军副司令员彭德怀有过接触。为了顺利通过晋察冀根据地,他派参议王定南前往太行山与彭德怀联系,并亲自写了一封信。王定南带着信走遍了多个地方,最终抵达黎城。然而,彭德怀早已回到延安,接待王定南的是刘伯承,刘伯承与高树勋有着相似的战略意图,写下回信,要求为高树勋提供支持。王定南随即返回,带回了刘伯承的回信。经过几天的等待,9月上旬,王定南带着两名八路军归来。高树勋接过信后,心中明了。刘伯承在信中提到,有两名八路军愿意为高树勋效力,并要求他予以关照。
9月19日,蒋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在郑州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将高树勋的新8军、马法五的第40军和鲁崇义的第30军纳入第11战区序列,由孙连仲指挥,并任命高树勋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虽然被名义上晋升,但心里明白,这是蒋介石用升职来掩盖对他控制的企图,实际上是剥夺了他指挥部队的权力。
月底,蒋军第11战区的三支部队集合在新乡,准备北上。然而,孙连仲计划通过平汉铁路向北进发,却发现该铁路已被八路军控制,行动十分困难。高树勋对此进行了深思,认为自己不如独自带领新8军北上,继续向前发展,之后再决定下一步计划。于是,他再次派王定南去找刘伯承,商讨是否能为新8军单独北上提供通行许可。
10月初,刘伯承给出回复,表明新8军可以北上,但不能带其他部队。而总部也传来指示,要求全力争取高树勋保持中立,并推迟北上的计划,因为高树勋一旦北上,实际上会成为蒋军进军北方的掩护,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
10月18日,三支蒋军部队到达安阳,准备继续北上。此时,晋冀鲁豫军区早已准备好伏击,刘伯承命令布下口袋阵,三面包围敌军。蒋军正处于困境之中,周围是多沙地带,补给不足,军心涣散,局势堪忧。高树勋此时再度决定派王定南与八路军联系,恳请八路军允许新8军继续北上。
刘伯承明确表示,现状已不同,蒋军其他两支部队同样要求北上,且蒋介石意图让他们进入北平。因此,刘伯承要求高树勋清楚形势,果断退出内战。10月28日,王定南将这一信息传达给高树勋。面对刘伯承的建议,高树勋终于作出了决定。他向王定南表露心迹:蒋介石早有意铲除“杂牌军”,这一次不能再为蒋介石卖命,他决定起义。
随后的两天内,高树勋与八路军进行了深入商讨,确定了起义的时间和地点。10月30日,高树勋召开会议,向全体军官宣布起义决定,并阐述自己不再为蒋介石卖命的原因。一名军官表达了不同意见,但最终大多数人支持了高树勋的决策。在会议结束时,高树勋郑重宣布:“蒋军第11战区新8军就地起义。”
紧接着,高树勋与马法五进行了电话沟通,告知其自己决定留在此地起义。马法五对此感到愤怒,认为高树勋背叛了蒋介石。随即,他挂断电话,指责高树勋毁了整个军队。
随后,高树勋与其他军官进行了一系列的沟通,随后带领新8军及河北民军的万余人,宣布起义,并发表了《停止内战,团结建国的起义宣言》。刘伯承接到报告后,迅速展开行动,调集主力进行围剿。在随后的平汉战役中,我军用运动战将蒋军的两个军2.3万余人歼灭,俘虏了40军军长马法五。
10月31日,刘伯承亲自前往新8军军部与高树勋握手,并称赞他深明大义,反对内战,主张和平。11月3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来贺电,祝贺高树勋及全体起义官兵,并宣布新8军更名,任命高树勋为新职位。此次起义成为解放战争中蒋军大规模起义的首例,深刻推动了全国解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