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说法是中国人熟知且自豪的历史观念,但在1921年之前,当考古学家发掘出仰韶文化遗址之前,这一说法有些许的偶然性。事实上,早期的历史记载对于中国古代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年数标注,尤其是上古时期的历史,很多方面只能依赖推测。
尽管我国古代史书如《史记》等记载了不同朝代的历史,却鲜有具体提到三皇五帝时期的年数,导致我们只能模糊地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可能是在三皇五帝时期,但这一时期究竟是哪一年或哪月,仍然无法考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的学说传播开来,黄帝作为五帝中的佼佼者,被诸子百家推崇为最早的“人王”,这也是“人文初祖”之称的来源。
在司马迁编写《史记》时,黄帝被列为五帝之首,视作中华文明的开端。司马迁提到,尽管他读过许多古代记载,但关于黄帝的年数却差异极大,甚至在不同的文献中存在明显的出入,这使得黄帝的历史年数无法确凿无疑。此后,历代的史学家和考证者纷纷试图推算黄帝的具体生存年代,然而,由于缺乏硬证据,所有的推算只能依靠推测和计算。
例如,西汉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单安国提出了黄帝出生在公元前3706年。西晋的皇甫谧则推算,尧帝时期的五帝历时341年,而黄帝的元年应当是公元前2698年。北宋的数学家邵雍也提出了类似的推测。可惜,这些数字并没有坚实的证据支持,仅仅是学者们的个人推断。
然而,进入20世纪,随着中国的政治变革,刘师培和宋教仁等革命先驱为了排除满清影响,提议民众弃用清帝年号,改用黄帝纪年,他们采纳了皇甫谧与邵雍的理论,将1905年定为中国开国的4603年,而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1月1日成为了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由此,中华五千年的说法正式开始在广泛传播。
但1921年,河南渑池县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始。仰韶文化的发现证明了早期中国文明的存在,其发源时间大约可追溯至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并且其影响范围广泛,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展现了农耕和定居生活的特色,也表明先民们已经脱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迈向了具有社会组织的文明时代。
其中,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陕西关中和河南三门峡一带,先后出现了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这些文化的出现为中国史书中关于黄帝版图的描述提供了某种验证。特别是庙底沟类型的分布,与《史记》所记载的黄帝的活动范围高度契合,表明在5000年前的中国,已经有了以部落联合为基础的文化共同体,虽然还不能被称为国家文明,但已经步入了文明的阶段。
因此,古人对于黄帝生存年代的定论也得到了考古学的证实,尤其是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我们不再只是凭空揣测。这里所说的“黄帝”并非指某一个具体的人物,而是指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是那个时代的共同称谓。
春秋时期曾流传“黄帝三百年”的说法,孔子曾被问及黄帝究竟是谁,为什么会有三百年的寿命,孔子的回答具有深刻哲理:“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换言之,孔子认为黄帝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生存年代,而是通过他和他的部族对华夏大地的影响,延续了三百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朝的建立时间定为公元前2070年,通过古本《竹书纪年》推算,黄帝的年代也大约指向公元前3000年左右。结合各方面的考古证据和推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黄帝的生存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这与当时的仰韶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历史背景相契合。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距今5000年的说法是指文明史的开端,而如果追溯到文化的起源,时间要上溯至近10000年前。例如,仰韶文化的源头——贾湖文化,已有超过8000年的历史,甚至发现了原始文字;湖南澧县城头山的古城遗址,已有超过6000年的历史;红山文化,也有超过6000年的历史,其制玉工艺非常发达。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在于,文化更多的是以血缘为纽带,出现一些文明的初步迹象,如城市、文字、宗教等,而文明则突破了血缘限制,形成了具有统一性和广泛影响力的社会组织。浙江的良渚文化便是这种文明的典型代表,距今约5300年,比仰韶文化晚了一些,但其规模和复杂度却展现了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已经具备了明确的社会分层和统一的信仰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良渚文化列为世界遗产,认为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具有早期国家雏形的文化。
然而,良渚文明的出现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黄帝是华夏人文初祖,那么如何解释比黄帝存在更早的良渚文明?这一矛盾的出现,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黄帝代表的是黄河流域的文化起源,而良渚则代表了长江流域的早期文明,二者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发展。因此,黄帝可能仅仅是黄河流域文化的象征,而良渚文明的出现则表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
此外,也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黄帝的文化圈涵盖了良渚文化,随着良渚文化向北传播,黄帝的形象也随之被融合进了黄河流域的文化中,逐渐成为华夏的共同祖先。而黄帝作为一个象征性的文化人物,可能并不指代某一具体的历史人物,而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历史记忆。
总之,尽管目前我们无法直接证明黄帝的具体存在,但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黄帝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与多个考古文化的特征相符,表明黄帝作为华夏文明的象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深厚的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