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曾席卷17个省份,形成了广阔的势力范围。
它所倡导的带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犹如在漫漫千年黑暗中燃起的星火,照亮了无数苦难民众的生活与希望。
然而,这个给无数人带来梦想和新生的政权,最终在1864年7月随着湘军攻破天京,军心崩溃如山倒,昔日的辉煌瞬间瓦解,真是“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
自1853年太平军攻占武昌,并定都南京后,这座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迎来了新的主人,名字也改为“天京”。
从此,长达十一年之久,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即便后来曾国荃率湘军兵临城下,势如破竹,洪秀全依然坚定拒绝了李秀成“让城别走”的建议,坚守天京直至身死城中。
1861年9月,安庆被清军攻克后,进军天京成为清政府内外争论的焦点,也是他们必夺的最大目标。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占据的天京已有十一年,拥有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天王府、东王府、信王府、勇王府等诸多豪华建筑,天京城的圣库内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更令财政窘迫、四处赔款割地的清政府垂涎欲滴。
当时两广总督曾国藩深知这次立功机会难得,决定把重任交给自己最信任的弟弟曾国荃。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九弟,人称“曾老九”或“曾九帅”,还有个外号叫“曾铁桶”,意指他善于围城,能将城池守得滴水不漏。
曾国藩认为派擅长围城战术的弟弟攻打太平天国最后巢穴天京,是最恰当的选择。
事实证明,战局发展也正如曾国藩预料那般。
1862年5月,天京攻守战正式爆发。
曾国藩指挥湘军分三路围攻天京:曾国荃率三万陆军沿江东下,驻扎雨花台一带;彭玉麟率一万水师封锁天京护城河口;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攻浙江和苏南,形成对太平军的战略牵制。
天京城外,南北两侧如两把巨钳,将城牢牢夹住。
闻讯的洪秀全愤怒异常,焦急万分,竟一天内连下三道诏书,命令正准备攻打上海的忠王李秀成速回天京解围。
李秀成虽知形势严峻,却不得不从上海撤军回苏州,迅速召集侍王李世贤、护王陈坤书等十三位王,率数十万大军在东坝集合,分兵两路奔赴天京救援。
围攻战持续一个多月,李秀成率军联合城内守军,多次冲击曾国荃据守的雨花台。
然而,曾国荃依靠数万湘军严密防守,使太平军多次攻势未果,陷入苦战。
最终,李秀成无法将湘军驱逐,艰难撤出雨花台。
与此同时,苏浙战场上的太平军也遭受惨重失败,兵力大减。
撤退雨花台后,洪秀全命李秀成北渡长江,欲以“进北攻南”的策略迫使曾国荃撤军。
谁料李秀成抵达皖中六安,正值饥荒,军队困顿不堪,士兵因饥饿大量死亡。
无奈之下,李秀成只能含泪折返回苏州。
11月上旬,太平军在紫金山西南据点全线失守。
一边是太平军连连败退,另一边是曾国荃率湘军步步紧逼。
1863年6月,彭玉麟率水师攻占长江要地九洑洲,陆军曾国荃则严密封锁天京南门,占领江东桥堵住西门。
东门处,湘军日夜挖掘地道,北面的江面也被水师牢牢掌控。
天京四面如铁桶般被围,彻底断绝与外界的联系。
城内饿殍遍地,李秀成秘密回城,坐困愁城,焦虑万分,苦劝洪秀全弃守天京撤退。
但洪秀全坚信“朕之天兵,多过于水”,对李秀成说:“你若不信我,可以自择去留。”
李秀成后被俘,在《天朝十误》中痛哭写下悔恨之语,指责自己盲目保卫天京,导致败局。
然而,大厦将倾,靠他一人已无力支撑。
天京城内太平军忍饥挨饿苦苦支撑,城外湘军却日夜筹划攻破最后两个防线——天堡城和地堡城。
这两座城堡由明太祖朱元璋筑成,用糯米汁和石灰砌筑,城墙厚实坚固,易守难攻。
天堡城位于山顶,地堡城依山腰而建,互相呼应,严密防范。
再坚固的城堡,也挡不住曾国荃率领的人多势众的湘军连续猛攻。
1864年2月底,天堡城陷落,四个月后地堡城亦告失守。
在连日炮火掩护下,湘军名将李臣典秘密派人挖掘地道直通天王府。
湘军决定采取炸药爆破城墙的策略。
6月14日,地道挖通,他们选择了城墙中最高大、最坚固的一处进行爆破。
巧合的是,这正是十一年前太平军攻陷南京时的主攻点。
历史轮回,饱经战乱的金陵城满目疮痍,见证了无数苦难。
地道内填入68000磅炸药,距离洪秀全的天王府仅4英里。
1864年7月19日正午,天京城外乌云密布,火光冲天。
随着曾国荃一声令下,太平门外爆发巨响,犹如惊雷炸响,震动整座城池,犹如地震般剧烈震撼人心。
城墙被炸塌二十余丈,湘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守军在李秀成率领下奋战三小时,傍晚时分,天京城九门悉数告破。
李秀成在方山被俘,太平军彻底溃败。
城破后,湘军获准三日内劫掠城池。
天王府、信王府、勇王府三处财宝最丰厚的府邸首当其冲,被劫掠一空,随即焚烧殆尽。
士兵们忙于抢掠,曾国荃则专注于捕获洪秀全。
然而,除了俘获忠王李秀成,洪秀全踪迹却不见踪影。
7月30日,湘军总兵熊登武从一名黄姓宫女口中得知,洪秀全早于6月1日因病去世,病因或为长期忧愁操劳。
生死难见,最终曾国荃在宫女指引下,在天王府大殿挖出洪秀全遗体,并将尸骨送至雨花台,由曾国藩亲自验看。
面对尸骨,曾国藩感慨万分。
隔着生死阴阳、隔着十一年战乱岁月,两位宿敌终以罕见方式相见。
据日记记载,曾国藩描述洪秀全遗容:“胡须略带白发,头发稀疏,左臂和左膀尚存肌肉,身披黄缎绣龙袍。”
8月1日,曾国藩下令将洪秀全遗骨火化焚烧。
随后,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也被处死。
天京城破时,忠王李秀成为护送幼主洪天贵福逃跑,慷慨将自己名马让幼主乘坐,自己则束手就擒。
但三个月后,10月25日,洪天贵福在江西石城被清军俘获。
11月18日,年仅15岁的洪天贵福遭凌迟处死。
曾国藩率湘军经过十余年鏖战,终于彻底击败太平天国。
十四年辉煌激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惨烈的结局退出历史舞台,留给后人无限感慨与思考。
文 | 午梦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