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项羽得天下历史会被改变吗?弄清楚汉战争,发现这就是个笑话
创始人
2025-09-19 23:04:18
0

得益于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的出色描述,项羽这位四肢发达却头脑简单、嗜杀成性的屠夫,竟然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英雄偶像。甚至有人畅想,若项羽得天下,他一定会建立一个比大汉帝国更加辉煌的强国。可是,这种设想真的成立吗?

我的看法是,项羽并不能改变历史,最多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这个结局甚至会比他死于非命还要更为悲惨。理由很简单,项羽代表了六国旧贵族阶层,他的目标是恢复以贵族为核心的分封制体制,这是对历史发展的倒退,最终必然走向失败。

在楚汉战争中,项羽屡战屡胜,横扫敌军,而刘邦则频频败北。但为什么最终的胜利者是刘邦,而不是屠戮四方的项羽呢?答案也很直接,刘邦代表了崭新的士族阶级,而项羽则是旧贵族的象征。刘邦所代表的汉政权,是秦制的继承和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而项羽的复古路线注定无法适应这一潮流。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回答一个关键问题:秦朝为何会迅速灭亡?大家普遍认为,商鞅变法后,秦朝打破了传统贵族对皇权的制约,确立了更加高效的中央集权体制,这使得秦国得以迅速崛起,兼并六国。然而,若照理说,秦帝国应该在这一体制下茁壮成长,为什么却仅仅在二世而亡?

其实,所谓“秦法暴虐”并没有触及核心问题,根本症结在于秦法并没有找到能支持皇权的基础力量。在秦始皇的设想中,皇帝是唯一的权力中心,除他之外,所有百姓都是“编户齐民”。他认为,天下的治理只需要“秦法”这一工具就能完成,官员不过是“工具的操作者”,不需要有独立思想的士族阶层。秦始皇未曾意识到,社会治理本质上是在各个阶层之间找到平衡,皇帝不可能单独支撑整个政权。

在历史上,六国的体制是王权与贵族阶级共同治理,贵族既支撑王权,也能约束王权,形成动态平衡。秦始皇在建立中央集权时,抛弃了贵族阶层,结果却在权力真空中,无法找到足够强大的支持力量。甚至朝廷中的官员也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皇帝,这也是赵高得以横行霸道、随意操控政权的原因。

此时,项羽等人高喊着“除暴秦,恢复六国”的口号,他提出这个想法,是因为他和他的叔父项梁都是楚国的贵族后裔,他们在秦朝统治下失去了自己的利益与地位。所以,他们的支持者,基本上也来自六国的旧贵族。然而,刘邦却从不提倡这种理念,因为他本身就属于士族阶层,并非贵族出身。

有些人认为刘邦只是个破落的农民,但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史记明确指出,刘邦有自己的田产和房产,从小就读书,并且曾担任过公职。更重要的是,秦朝的官吏并不是谁都能担任的,必须是有一定财产和地位的人才有资格。由此可见,刘邦其实出身于士族地主阶层。

刘邦麾下的大多数核心将领,包括韩信、萧何、曹参、陈平等人,也都是士族阶层的代表。所以,秦末的战争可以看作是贵族阶级联合士族阶层共同推翻秦朝的过程,而刘邦所代表的士族阶级最终战胜了以项羽为代表的贵族阶级。

那么,假如项羽最终获得天下,建立一个以贵族为核心的政权,历史的进程会改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项羽早在关中已获得了“天下共主”的身份,并且实行了分封制,类似于周朝的模式,他自己是“周天子”,天下分为十八个诸侯国。然而,这一模式注定失败,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田荣、刘邦和彭越等人纷纷表示反对,项羽不得不动用武力进行镇压。但就算他压制了反对者,像魏王豹这样的利益集团,看到形势不妙时,便毫不犹豫地投降:“谁是共主,与我何干?”连项羽的亲信英布也三心二意: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是最重要的,与你们的纷争无关。

项羽试图恢复六国贵族的统治模式,其实不过是在翻制周朝的旧局,最终结果却必然是列国之间的混战、纷争不断。即便他勉强成功,依旧无法维持长久的和平与稳定。

项羽如果采用刘邦的方式,实行虚封、宗室实封,将分封与郡县制相结合,理论上或许可以稍有成效。但为何在关中分封时他没有这么做呢?首先,这一方案即便能安抚龙且、季布、项伯等人,六国旧贵族却依然会不满,导致冲突不断。而刘邦之所以能实现分封与郡县结合,经过了漫长的讨论与修订,最终形成了一个士族阶层集体智慧的成果,这并不是贵族阶层所能想到的。

更重要的是,项羽完全缺乏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政治智慧极其匮乏。他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汉,根本没有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事实上,项羽对百姓的生命并不在意,他一生中曾五次屠城,屠戮无辜百姓。如此暴虐之人,如何能治理天下?

司马迁对项羽的笔法充满了悲情,这背后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由于遭受宫刑,司马迁对“失败英雄”的描写充满了同情,项羽在《史记》中的形象,也被描绘成了那个在垓下之战中背水一战,却因恐惧而弃十万大军而逃的悲壮人物。司马迁将他塑造为“不肯过江东”的硬汉,而忽略了他那些屠戮百姓的冷酷事实。

历史的真相逐渐显现出来,项羽并没有改变历史的进程,反而是刘邦在历史的浪潮中顺应了潮流,最终胜出。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若你倾心项羽的血性与忠诚,那是个人的选择,但请不要将“改变历史”的重任寄托在他身上。毕竟,这种想法就像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参加高考——注定不切实际。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文|夜谈 编|古往奇事说 赵云去世时,诸葛亮只是轻轻哭了两声,而张苞去世时,诸葛亮却哭到吐血昏厥...
原创 李...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张小敬,曾经有一段不太光彩的经历。那时,因为拒绝参与攻打石堡城,他从一名将领被贬...
原创 首... 1952年,皖南与皖北两行署合并,正式成立了安徽省,省会设在合肥市。安徽省的第一任省委书记和省长分别...
致敬抗日英雄 弘扬抗战精神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近段时间,很多部队组织官兵走进抗战旧址、抗战纪念馆等,重温抗战历史,致...
原创 西... 司马炎竭尽全力,凭借自身的智慧与策略,在位长达24年,力求通过巧妙安排权力格局来确保西晋江山的长治久...
北京国际滑联花样滑冰资格赛开赛...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 国璇)2025年北京国际滑联花样滑冰资格赛19日在国家体育馆启幕。中...
原创 近...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近1吨重的司母戊方鼎究竟是如...
中国最早的野史出现在什么时候? 引言:野史——被正史遮蔽的历史另一面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野史如同一面魔镜,既映照出正史未敢...
“日本投降”号外背后的故事 作者:李恒 最近,两份80年前记录日本投降进程的报纸“号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环球时报》视频截...
原创 破... 近日,一段记录香港抗战老兵林珍参观湛江舰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共鸣。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军舰甲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