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关羽关二爷,那脾气可真不是盖的。你看他在战场上,眼睛一瞪,青龙偃月刀一横,管你是谁,张口就是 “匹夫休走”“无名鼠辈”,那股子傲气,隔着书都能感觉到。
但你别说,这关二爷也不是对谁都这样。就像咱们平时交朋友,总有那么几个让你打心底里佩服的人,说话做事都得掂量着来。关二爷也有这么几位,见了面不光不喊匹夫,还客客气气的,甚至带着点敬重。
头一个得说说张飞。你可能会笑,他俩是结义兄弟,客气不是应该的吗?可你想想,关二爷那性子,就算是兄弟,要是看不上眼,估计也没好脸色。但对张飞,他是真不一样。当年桃园三结义,三人对着皇天后土起誓,那情分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还记得虎牢关前,张飞跟吕布打得难解难分,关羽一看,二话不说提刀就上,嘴里喊的是 “三弟莫慌,某来也”,那语气里满是关切。平时兄弟俩在一块,关羽虽说是二哥,可对张飞的勇猛那是打心底里认可,哪会喊什么匹夫。
再来说说赵云。赵云刚归顺刘备那会儿,关羽其实心里是有点犯嘀咕的,毕竟是降将。可长坂坡一战,赵云单枪匹马在曹营里七进七出,硬是把阿斗给救了出来。等赵云浑身是血地把阿斗交到刘备手里,关羽站在一旁,眼神都变了。他走上前,拍了拍赵云的肩膀,说了句 “子龙一身是胆也”。你瞅瞅,这可不是一般的评价。后来赵云跟着刘备南征北战,关羽对他是越来越敬重,两人行军路上碰到了,关羽总会勒住马,笑着打招呼,那客气劲儿,跟对别人完全不同。
接下来这位,是张辽。他俩算是不打不相识。当年关羽在下邳被围,张辽单骑去劝降,一番话有理有据,既给了关羽台阶下,又没让他失了气节。关羽这人,最看重的就是义气和胆识,张辽这两点都占了。后来在华容道,关羽放了曹操一马,其中多少也有看张辽面子的成分。再见面时,关羽会翻身下马,拱手道 “文远别来无恙”,那态度,诚恳得很。张辽也知道关羽的脾气,两人虽各为其主,却总保持着一份特殊的情谊。
还有一位,是徐晃。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徐晃后来跟关羽在战场上打得挺凶的啊。但你不知道,他俩早年就认识,还挺投缘。当年关羽在曹营的时候,徐晃就常来找他喝酒聊天,探讨兵法。后来两人在樊城对垒,徐晃阵前喊了句 “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这话听着狠,但也是没办法,各为其主嘛。可私下里,徐晃对关羽还是挺敬重的,关羽对他也没喊过匹夫。开战前,两人还隔着阵前聊了几句家常,那语气,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
最后这位,得说说刘备。那还用说吗?刘备是关羽的大哥,两人一起出生入死这么多年,情同手足。关羽对刘备,那是打心底里服气和敬重。不管刘备处境多艰难,关羽都不离不弃。每次见到刘备,关羽都会躬身行礼,喊一声 “兄长”,那恭敬劲儿,谁看了都得竖大拇指。刘备也知道关羽的脾气,对他也是格外信任,哥俩这份情谊,在乱世里真是太难得了。
你看,关二爷虽然傲气,可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谁值得敬重,谁只是泛泛之辈,分得门儿清。这五位,要么是兄弟情深,要么是惺惺相惜,要么是有过命的交情,难怪关羽对他们另眼相看。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对这几位有没有新的认识?要是觉得我说得还行,就请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就能发大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