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君之言之 君之言之 2025年07月05日 21:44 湖北
2025年7月5日凌晨4点18分,日本列岛在一片宁静中迎来了这个曾被预言为“世界末日”的时刻。
这则预言的源头是日本漫画家龙树谅1999年出版的漫画书《我所看见的未来》。
龙树谅在书中记录了她从1976年开始写的做梦日记,其中15个她认为能预见未来的梦,有13个被一些读者认为后来真的发生了。
最著名的案例是书中提到的2011年3月大灾难,时间上和真实的东日本大地震接近。
2021年漫画再版时,出版商在封面上用醒目的红字加了一句:“2025年7月5日将会发生真正的大灾难”。
书中详细描述,凌晨4点18分,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海底会突然裂开发出大爆炸,引发比311地震威力大三倍的海啸,日本靠太平洋那侧三分之一区域会被淹没。
更离谱的是,书中还说这场灾难会让中国香港、台湾到菲律宾之间的海面变成一片连起来的陆地。
这些具体到时间地点的说法,在网络上被疯狂传播,相关视频播放量很快超过1亿
随着日期的临近,民众的恐慌情绪不断蔓延,日本的超市货架被抢购一空,防灾包销量猛增300%,部分寺庙甚至推出了“身后事预约”服务。
旅游业也遭受重创,香港赴日机票退订率超过10%,台湾地区退订率更是突破50%。
面对这场由漫画梦境引发的全球性恐慌,日本政府和科学家们迅速行动起来,紧急辟谣。
日本气象厅长官野村龙一在凤凰卫视采访中斩钉截铁地强调:“7月5日大地震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谎话。”
日本气象厅地震海啸监视科科长海老田绫贵明确表示,以当前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预测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规模,所谓的预言完全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东京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罗伯特·盖勒也指出,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这一预言,利用科学手段预测具体哪天地震是不可能的。
地质专家们从专业角度彻底否定了预言的可能性,指出预言中提到的“海面变陆地”完全不符合地球板块运动的原理。
尽管官方和专家们反复辟谣,但民众的反应却各不相同。
在日本国内,有人认真囤积物资准备避难,而年轻人则用“把钱花光,7月一起上路”这样的苦涩玩笑来调侃。
2025年7月5日凌晨4点18分,日本地震监测直播间涌入超过20万人在线等待见证末日到来。
这场闹剧不仅暴露了日本防灾准备的短板,也反映了信息时代人类对确定性的渴望往往强于对真相的耐心等待。
这场末日预言的风波,其根源在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对确定性的强烈渴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谣言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超乎想象。
社交媒体的算法偏爱耸动内容,使得相关视频播放量迅速超过1亿次。
商业利益也在其中扮演了推手角色,漫画再版时,出版社添加灾难细节作为营销噱头,利润激增400%。
此外,日本社会的文化心理和现实焦虑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集体创伤记忆、经济停滞、老龄化危机等现实压力,使得民众对灾难的敏感度极高。
当7月5日平安度过后,预言破产已成定局,但日本真实的灾害风险并未消失。
专家指出,南海海槽未来30年内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仍高达80%。
日本气象厅呼吁公众回归科学防灾本质,储备水、食物、收音机“防灾三件套”,熟悉避难路线,下载官方预警APP。
这场风波提醒我们,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建立起科学、理性、开放的社会文化,才能有效抵御各种虚假信息的侵袭。
真正的安全不在预言中的无事发生,而在科学防灾体系下我们每个个体的清醒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