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苏联政府一直在努力减少民众的酒精消费,实际上,酒精的禁令反而加剧了它的普及。到了苏联解体的末期,民众几乎在每个午休时刻,都能悠闲地喝上100到150克的酒精饮品,然后继续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苏联人对于酒的热爱几乎成为一种文化,领导层与普通劳动人民一样,酒鬼的身影随处可见。不过,领导人们的酒桌上,酒的种类和饮用方式略有不同,质量上也有所区别。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苏联的领导人都偏好什么样的酒。
与一些传闻相反,斯大林其实并不怎么喜欢伏特加。尽管如此,他偶尔也会喝,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场合或有美味下酒菜的情况下,他会轻轻地举杯品尝。相比之下,斯大林对于白兰地有着一定的偏爱,尤其是来自格鲁吉亚的埃尼塞利(格鲁吉亚白兰地),他有时会独自喝上一两杯,但从未喝到醉醺醺的地步。总的来说,斯大林在他的一生中,只有两次喝得非常醉,令人尊敬的是,他保持了自己的节制。
斯大林对葡萄酒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尤其喜欢来自格鲁吉亚的优质葡萄酒,特别是赫瓦卡拉(Hwanchkara)这种红葡萄酒。不可否认,斯大林的饮酒并不是过度,他每周会喝几杯酒,通常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理由。他对格鲁吉亚生产的葡萄酒情有独钟,其他地方的酒他往往难以接受。值得一提的是,贝利亚一度试图模仿斯大林,迷上了格鲁吉亚的红酒,尤其是齐南达利(Tsinandali),但他对烈酒却总是适应不了,偶尔也会喝些白兰地。
赫鲁晓夫则完全不同,他几乎没有任何酒量的限制。赫鲁晓夫从小就对酒精产生了很强的依赖,甚至在斯大林面前,他也毫不犹豫地大醉一场。他最喜欢的酒是伏特加,对于白兰地并不感兴趣,毕竟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红酒对他而言更加陌生。不过,赫鲁晓夫对“白葡萄酒”有着特别的热爱,他喝得特别多,但结果却常常令人捧腹。例如,在一次与芬兰总统乌尔霍·凯科宁的会面中,赫鲁晓夫喝得酩酊大醉,甚至失去意识。最终,他的私人司机不得不几乎将他抱上车,送回家。值得一提的是,赫鲁晓夫在酒醉后曾试图灌醉凯科宁总统,但反而被凯科宁嘲讽:“我还可以再喝一会儿。”当然,在与外国领导人会晤时,赫鲁晓夫往往还是会保持适当的克制,但在一般情况下,他经常会“放飞自我”。
在苏联领导人中,勃列日涅夫的饮酒品味几乎无所不包:伏特加、白兰地、葡萄酒、啤酒,他没有拒绝过任何带“酒”的饮品,甚至连家酿酒也不放过。不过,最令他心仪的酒是朱波罗夫卡(Zubrovka),一种售价仅为3.50美元的伏特加酒。勃列日涅夫对身边的人非常宽容,他从不强迫别人饮酒,始终表示尊重。例如,斯大林会在聚会上暗示客人:“把酒杯斟满并干杯。”赫鲁晓夫则会强迫客人喝伏特加或烈酒,而勃列日涅夫则更加体贴,他理解每个人的饮酒喜好,不会让客人强迫自己喝酒。尤其在与外国领导人会晤时,勃列日涅夫会喝伏特加,但他有一套特别的技巧:他使用的酒杯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容量只有20到25克。
安德罗波夫虽然喝酒,但他喝得相当少,和斯大林时代差不多。安德罗波夫偏爱伏特加和白兰地,但对于葡萄酒,他却无法接受那独特的味道。此外,他也曾尝试过一些外来的酒品,比如朗姆酒,但似乎并未形成什么习惯。
切尔年科,作为安德罗波夫的继任者,在年轻时也爱喝酒。他与勃列日涅夫一样,喜欢所有带“酒”的饮品:伏特加、白兰地、葡萄酒(尤其是白葡萄酒),啤酒他也很喜欢。然而,随着健康状况的恶化,特别是肾脏方面的问题,切尔年科不得不开始逐渐减少自己的饮酒量。
至于戈尔巴乔夫,他的饮酒态度则显得非常矛盾。作为苏联反酒精运动的倡导者和执行者,他一直致力于减少苏联的酒精生产,计划在未来大幅减少酒精的产量。然而,戈尔巴乔夫自己却不完全避免饮酒,他偶尔会在节日场合喝几杯烈酒,不过他强调自己不是为了喝醉,而是为了调节气氛。
至于列宁,他的酒量非常有限,通常只会喝一点啤酒。等到他生命的晚期,他开始尝试喝一些意大利的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