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丕、曹植:两位虎子间的“马拉松战役”
创始人
2025-09-19 02:05:02
0

(一)曹植的重用与曹丕的焦虑

建安十九年(公元210年),曹操任命曹植为邺城留守。曹丕表面上看似冷静,举止如常,甚至对待曹植表现得像一位亲切的兄长,但内心却充满了焦虑。曹丕非常清楚,曹植在权力上的崛起意味着他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他期待着曹植犯下错误,好让自己重新占据有利位置。

然而,三个月过去,曹植表现得非常出色,勤奋处理邺城事务,未曾犯下丝毫错误。当曹操与曹丕返回邺城时,曹植顺利地将事务交接,曹操对其处理得当感到十分欣慰。曹植的表现让他逐渐接近太子的宝座,而这更加激发了曹丕的焦虑。

第二年春,曹操再度出征西征张鲁,这一次他再次让曹植担任邺城留守,而把曹丕派去担任孟津督运专使。这一任命明显表达了曹操对曹植的偏爱。曹丕焦虑万分,但他依然无法改变局势。在焦虑和不安中,曹丕想起了曹操的重要谋士贾诩曾对他说过的话:“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这些话鼓励他修身养性,专心履行自己作为儿子的职责。

最终,曹丕尝试静下心来,认真履行任务,尽职尽责,父亲曹操对他也并无不满。经过西征张鲁,曹操成功夺得汉中,剿灭了韩遂的割据势力,凯旋而归,曹操内心大喜,并因此顺利升为魏王。此时,曹操62岁,已经不得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看到两位儿子都处理得非常出色,曹操开始觉得,无论是曹丕还是曹植,都有能力接任魏王的位置。但最终,继位者只能有一个。

(二)重臣们的意见,倾向哪一位?

尽管曹操倾向于曹植,但他并不愿意草率决定继承人,而是决定征询重臣们的意见。曹植才华横溢,深得许多人的喜爱,因此很多大臣都站在了曹植的一方。杨修、丁仪、丁廙、杨俊、荀恽、孔桂等人对曹植非常看重,并积极支持他成为魏王继承人。

然而,支持曹丕的大臣也不少。虽然曹丕在才华上不如曹植,但在继承顺序上,他是长子,且古代中国的传统习惯往往是由嫡长子继位,以此来减少纷争,保证政权的平稳过渡。曹丕稳重、踏实,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支持他的人多为具有城府的实干派。

尚书崔琰力挺曹丕,他坚称:“按春秋大义,应该立长子。而且曹丕仁厚、忠孝、聪明,完全有资格继承魏王之位。”为了表达自己坚定的立场,崔琰不仅写了公开的信函,且在信中表明:“我的意见至死不变。”虽然从私人情感上看,崔琰本应支持曹植,因为他是曹植兄长的女婿,但他仍选择支持曹丕,这让曹操更加坚定了选定曹丕为继承人的决心。

此外,尚书仆射毛玠和东曹掾刑颙也支持曹丕,他们认为嫡长子继位是理所应当的,任何旁支或幼子继位都可能导致宗族和国家的灭亡。曹操在征求这些大臣意见时,也一度怀疑是否应遵循他们的看法。

一次,曹操单独找到了太中大夫贾诩,想听听他对继位问题的看法。贾诩沉默了很久,直到曹操问他为什么不答时,他才慢悠悠地回应:“我在想袁绍父子与刘表父子。”曹操听后哈哈大笑。贾诩的言下之意是,袁绍和刘表的失败就是因为废长立幼,这让曹操更加确认了选择曹丕作为太子的必要性。尽管贾诩的建议很重要,但最终曹操还是根据曹丕和曹植的具体表现做出了决策。

(三)文艺范儿的曹植为何失败?

尽管曹丕和曹植一开始兄弟关系亲密,但随着曹植威胁到自己的继承权,曹丕逐渐将曹植视为政敌。在这场争斗中,曹丕表现得非常高明,采取了扬长避短的策略,尽力讨好父亲曹操。

有一次,曹操带兵出征,曹丕和曹植一同送行。曹植临别时口才出众,诗歌歌颂父亲的功德,令曹操十分高兴,周围的人也纷纷称赞曹植的才华。曹丕感到有些失落,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相反,当他向父亲告别时,他默默地低头哭泣,以此来展现自己对父亲深深的依恋。这一举动让曹操和周围的人都为之动容。

在这场“表演”中,曹植虽然才华出众,但曹丕凭借情感打动了“评委”,最终取胜。这场兄弟之争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真正决定谁能胜出,并非一时的爆发力,而是耐力。曹丕长期以来低调务实,稳定了父亲的信任,而曹植的冲动和个性化的行为则逐渐暴露了其不够稳重的一面。

曹植天赋异禀,才华出众,但他也有一些桀骜不驯的性格缺陷。一次,曹植醉酒后,竟开车进入只有魏王曹操才可出入的魏宫正门,甚至驾车在驰道上行驶,让人误以为是曹操回来了。这个酒后失态的行为令曹操大怒,认为曹植太过轻浮,根本不适合继承自己的伟业。曹操的严厉惩戒让曹植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更严重的是,曹植的个性并未因此得到改进。一次,他还让妻子崔氏穿上华丽的锦衣,与自己一起游览景区。这让曹操愤怒不已,甚至下令让崔氏自裁。这一事件使得曹操对曹植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曹丕则看准了这个机会,开始通过后宫的关系笼络曹操的妻妾们,进一步影响父亲的决定。最终,在多方面的因素考量下,曹操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正式将曹丕立为太子,明确表示他将继承魏王的职位。

即便成为太子后,曹丕依然稳重务实,善于与人合作,逐渐表现出统治国家的潜力。他任用司马懿、陈群等有谋略的人才,同时也善待武将,逐渐显现出自己的治理能力。

然而,曹植的朋友杨修因屡次犯曹操的忌讳,最终被曹操杀害,这对曹植打击很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准备派他营救曹仁。但曹植却依旧沉醉于酒乡,无法及时出发,曹操因此失望至极,从此不再重用他。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去世。临终时,他没有再对继承人问题提出任何异议,曹丕顺理成章地继位为魏王,正式成为丞相。

【资料来源】:

《资治通鉴·汉记六十》

《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治水,这一主题几乎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从遥远的远古时代,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深深镌刻在中国人的记忆...
原创 余... 提到“李德生”这个名字,许多人会立刻想到他与王近山将军的关系。李德生是一个屡战屡胜,善于冲锋陷阵、攻...
原创 商... 从某种程度上看,秦国能迅速崛起,成为长期雄霸诸侯,并最终完成吞并六国、统一中华的伟大使命,商鞅推行的...
原创 神... 当然!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让内容更丰富些。 --- 自春秋战国...
原创 山... 好的,我帮你把这段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同时加些细节丰富内容,字数变化不大: --- 其实在...
原创 北...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朝政府对包括十一国在内的各国宣战,其中八个国家联手组成了侵略联军,发起...
原创 为... 引言: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它不仅养育了无数的华夏儿女,也曾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无数百姓...
原创 非...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关于清代知县晋升困难的文章,讨论了吏部的三个硬性规定,符合条件的人极为稀少。随后有读...
原创 全... 中国古代的官职制度历经数千年变革,直到清朝灭亡,已经形成了一套复杂而系统的体系。从战国时期到清朝末期...
原创 马... 马岱,西凉猛将马超的从弟,年轻时便以英勇无畏的形象闻名。传闻他与张飞激战一回合,虽败下阵来,但却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