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段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以下是改写版本:
---
李济深将军简介
李济深(1885—1959),字任潮,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重要创始人和核心领导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和著名的抗日将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开始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坚决反对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消极不抵抗政策,积极支持共产党提出的抗日主张,投身于反蒋抗日的斗争中。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更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并在抗战后期与中共共同策划组建华南抗日联军。抗战胜利后,李济深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支持下,坚决反对内战,投身于推动国内和平与民主的运动,积极参加人民民主革命阵线。1948年,他联合国民党左派,共同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参与筹备新政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投身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李济深将军毕生奋斗于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重点介绍他在抗战后期筹划组建华南抗日联军期间,视察地方抗日武装“郁南县民众武力指挥部”并出席抗日座谈会的故事。
---
1944年秋天,李济深将军开始着手筹组华南民主联军,计划在西南敌后开展广泛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共中央对此高度重视,认为组建这支联军的总司令非李济深莫属。中央曾考虑以东江纵队和珠江纵队为主力,打造这支华南抗日主力军。
1945年3月,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按照中央指示,派出李嘉人作为中共和东江纵队的代表,辗转来到罗定。在西江临时工委和三罗党组织的配合下,李嘉人在唐章的陪同下,通过狄超白,成功会见了李济深,将我党支持其抗日事业的诚意传达给他。会谈期间,李济深提出希望借用东江纵队的几个团兵力以增强抗战力量。三罗党组织严格遵循中共广东临时省委“努力壮大自身力量,争取中间势力,坚持敌后抗战”的方针,积极推动统一战线工作,深化与李济深的合作。为此,陪同李嘉人来罗定的唐章,立即通知郁南县民众武力指挥部参谋长李镇靖及开明士绅顾问李光汉前来罗定。在李济深与李嘉人会谈的间隙,安排李镇靖和李光汉两次与李济深会面。第一次,李镇靖详细介绍了西江敌情以及郁南人民蓬勃开展的抗日斗争,李济深听后深感欣慰。第二次会谈中,李镇靖建议李济深回苍梧大坡山时,取道郁南通门,路程更短且安全,并邀请他视察郁南的抗日游击队,以激励军民士气,李济深当即表示赞同。
李济深与随行人员抵达通门时,党组织以“郁南县民众武力指挥部”名义,由“南武”参谋长李镇靖和顾问李光汉等人提前组织,唐章、潘祖岳等领导同志也参加,举行了一场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军事参议院李济深院长抗日大会”。在大会上,李济深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详细阐述了当前形势及他的政治主张。他指出:“不能对政府(即重庆政府)抱有幻想,必须依靠自身力量,武装自卫,自主自治。南京(指汪精卫政权)和重庆(指蒋介石政权)都说李某回乡是怀有阴谋,但我没有阴谋,只有阳谋。所谓阳谋,就是在国家沦陷、百姓苦难之际,发动群众武装起来,抗击日本侵略,推翻汪精卫的卖国政府,反对妥协投降。”他的慷慨陈词激励了在场所有参会者,现场气氛热烈异常。会后,李镇靖向李济深汇报,“南武”指挥部已建立了一支三百余人的精干武装力量,大部分由共产党员担任骨干,同时还指挥着四五百人的自卫队,成立了“郁南县西区行政自治委员会”以替代郁南县国民党政府的统治,积极团结开明人士,着力培训军政干部,广泛开展宣传,推动全县抗日工作,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游击区。
郁南的进步力量日益壮大,抗日救国运动如火如荼,这对李济深推动的抗日民主活动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配合。李济深听后十分满意,肯定地说:“你们是真正抗日的力量,虽然当前形势艰难险阻,但只要坚持下去,西南敌后必将有所作为。”他对支持其政治主张的同志们表示由衷感谢。当天中午12时许,大家又在“南武”指挥部机关(即原通门中心校)召开了一个由三十多人参加的欢迎李济深院长的各界代表座谈会,邀请狄超白、胡希明等同志发言。随后,李济深启程返回广西苍梧老家,离开时由“南武”参谋长李镇靖率领警卫排护送,显示出当地抗日武装的严密防护与高度重视。
---
需要我帮你把这段改写成更口语化、故事感更强的版本吗?还是保持正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