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们知道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第一个成为亿万富翁的人是谁吗?
他就是张果喜,来自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1985年,他的资产达到了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已超过两亿!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曾报道过张果喜的传奇事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张果喜身上发生的一些精彩故事吧!
张果喜,男,1952年生于江西余江,初中毕业。
小时候,张果喜的母亲早早去世,父亲独自一人将他抚养长大。
15岁那年,刚刚完成初中学业的张果喜便被父亲送到余江县邓埠农具修造厂的木工车间当学徒。
经过五年的艰苦学习,张果喜的木工技艺逐渐精湛,20岁时他已经成为了木工车间的主任。但由于经营不善,修造厂的生意渐渐陷入困境,面临倒闭的危险。
为了摆脱困境,张果喜带着两名工人,凑了仅有的200块钱,毅然决定乘火车前往上海寻求新机会。
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他们终于抵达上海。那个年代的上海,远没有今天的繁华,街头巷尾也充满了旧时代的气息。
到达上海后,他们得知上海的九江路有一家上海雕刻艺术厂,于是便前往参观学习。
在那里,他们看到了雕刻着“龙凤呈祥”图案,涂着枣红色油漆的樟木套箱,外形精美,制作精良,令人惊叹!
张果喜与接待人员交谈得知,这些樟木箱子非常畅销,甚至已经断货了,售价高达260元一套!
张果喜听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260元,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他仔细观察了这些樟木套箱,用手大致估算了一下尺寸,认为一套箱子的木料成本不到三十块钱,算上人工、油漆等其他费用,利润几乎可以达到200元!
于是,张果喜和两个伙伴便开始在艺术厂学习雕刻工艺,学成之后回到余江。
一回到工厂,他便向厂领导提议模仿樟木雕花套箱的制作。没想到,厂领导立即表示强烈反对,认为他们只做农具,不应该“转行”做家具,这显然是不务正业。
在厂领导的冷水泼下,张果喜决定离开,开始自己创业。
在接下来的职工代表大会上,他大声宣布:“想赚钱的跟我来!”
果然,有21名职工响应号召,愿意跟着张果喜一起创业。
然而,想办一个木工雕刻厂并非易事。没有资金,他说服老父亲将家中一座老宅子卖了1400块钱,作为厂子的启动资金。
虽然大家都是木工,但没有雕刻技术。为了补足这一短板,张果喜派人到浙江东阳去学习雕刻技术,并请来了东阳的老师傅到余江指导。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第一批樟木雕刻套箱终于完成了。
他们将样品送到上海,结果客户们纷纷称赞,并立即下了二十多套的订单!
不到两年的时间,张果喜和伙伴们就成为了余江县的第一批“万元户”!
1979年,张果喜再次来到上海,这次他发现了一款即将出口到日本的雕花佛龛,售价竟高达几千元!
他的眼睛再次闪亮——这个佛龛的利润太高,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樟木套箱!
张果喜决定立即投入研发,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终于攻克了制作雕花佛龛的技术难关,生产出了第一批“果喜”牌雕花佛龛。
然而,当时国内市场对这种高端佛龛并不感兴趣,张果喜便将佛龛交给上海的代理商推销到日本。
没想到,日本的客户对张果喜的佛龛十分认可,销路一开,就迅速畅销到东南亚等25个国家!
赚得第一桶金后,张果喜成立了集团公司,展开多元化发展,生意做得越来越大,甚至在海南建设了一家豪华酒店!
随着事业的成功,张果喜始终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捐赠超过3000万元!
1985年,张果喜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了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两亿!中央媒体也开始报道他的创业故事,赞扬他为国家创造了外汇。
为了表彰张果喜的卓越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还将发现的3028号小行星命名为“张果喜”星,成为他成就的象征!
到了2019年,胡润富豪榜显示,张果喜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