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真实的慈禧“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多年,这才是她的真实相貌
创始人
2025-09-18 22:04:38
0

2017年5月,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展览,展出了一些珍贵的摄影作品。在这个展览中,其中一张照片尤为引人注目,成为焦点。

这是一张慈禧太后端坐在皇位上的照片,照片中的她身穿华丽的服饰,气宇轩昂,浑身散发着一种威严与尊贵的气场。她那凌厉的眼神和庄严的神态使她看起来充满权力,但唯有脸上的些许皱纹和神情中的一丝焦虑,透露出她内心的些许不安与惶恐。

然而,很多人不禁心生疑问,作为清朝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一直是抵制外来文化和新技术的强硬人物,那么,她为何会对摄影产生兴趣?更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她的照片最终会流传到国外?

慈禧与照相技术的缘分,实际上是一次偶然的机遇。大约在1843年,西方的摄影技术开始传播到中国,主要流传于广州、上海等沿海的商埠。这时的清朝仍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对外界的技术和文化持有强烈的排斥态度。尽管如此,部分开明人士还是接触到了这些新兴技术,逐渐形成了一些专业的摄影师团队。

其中,有一位著名的摄影师梁时泰,因为与清朝宫廷有所联系,拍摄过许多朝廷要员和皇室成员的照片,其中不乏如醇亲王奕譞等人。后来,恭亲王奕訢得知此事后,邀请梁时泰为他拍摄了几张照片,而这一消息最终也传到了慈禧的耳中。出于对新技术的好奇,慈禧开始对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

尽管慈禧对照相机产生了兴趣,但她依旧固守着自己的传统观念。当时,英国人在上海修建了一条十几公里的铁路,慈禧听后愤怒地表示:“火车破坏了大清朝的风水。”此外,洋务运动时期,为了便捷运输,开平矿务局自行修建了一条铁路,但慈禧坚决禁止火车的运行,导致了“马拉火车”的荒诞事件。

尽管如此,她对照相技术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兴趣,时常收到一些照片,但始终没有允许有人进宫为她拍照。直到外国列强的入侵让她不得不接受这些新兴事物,而其中唯一获得她青睐的,就是照相。

慈禧的宫中有八大女官,其中德龄和容龄姐妹深得她的宠爱。她们曾在国外留学,精通多种语言,因此被召入宫中担任翻译工作,同时负责一些外交事务。容龄的哥哥裕勋龄是一位热衷于摄影的技术高手,他一直渴望为慈禧拍一张照片,便通过姐妹的游说,终于争取到这个机会。

在德龄和容龄的劝说下,慈禧终于答应让裕勋龄进入宫中为她拍照。1903年,慈禧盛装打扮,端坐在皇宫的椅子上,拍下了她的第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她神情严肃,眉头微蹙,似乎略有不悦,可能是受到当时传闻“照相机会摄走魂魄”的影响。尽管如此,慈禧在看到照片后,依然难掩内心的喜悦,不停地抚摸着照片,似乎享受其中的美丽。

之后,裕勋龄成为了慈禧的御用摄影师,长期为她拍摄照片。一些文献记载中提到,日本摄影师曾为庆亲王拍摄了一幅慈禧的肖像画,并赠送给慈禧。慈禧把这些照片交给画家上色后,悬挂在颐和园中,作为她珍藏的艺术品。尽管表面上她显得不情愿,但实际上,她对照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么,为什么慈禧会接受摄影这项“新奇技术”,而对其他新事物视而不见,甚至严令禁止呢?最常见的解释是,慈禧看到自己在照片中的美貌后,便深深钟情于此。实际上,慈禧自幼进宫,凭借出色的容貌和聪明才智迅速获得了咸丰帝的宠爱,并为其生下了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她不仅在宫廷中与众多美人争宠,成功脱颖而出,其容貌无疑也是她成功的关键之一。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照相机传入中国时,慈禧已经年华老去,不再是当年的美艳女子。因此,看到自己在照片中的形象,慈禧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可以说,她对照相的迷恋,不仅仅是自我欣赏,更多的是一种自恋的表现。在一些照片中,慈禧右手执镜,侧身陶醉地看着镜中的自己,完全不顾其他人的存在。这种镜中的自恋,似乎让她感觉自己依旧年轻、美丽。

尽管慈禧在许多照片中都表现出类似的自恋姿态,在某些照片中,她甚至将自己与镜子中的“美丽”比对得更为紧密,似乎通过这些镜中的反射,保持着自己至高无上的尊严和身份。即使到了1905年,慈禧仍然以观音菩萨的形象坐在莲花上,身旁的李莲英陪侍左右,两宫女装扮成童子,为她拍照。这时的中国,民众疾苦,国家动荡,然而对于慈禧来说,能够拍下这样一张美丽的照片,确保她的尊荣,似乎比国家的局势更加重要。

当然,慈禧对照相的兴趣,背后还有政治层面的原因。在清朝末期,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慈禧虽然表面上维护国家稳定,实际上内心深感焦虑。她面对来自西方列强的压力,时常显得慌乱无措。为了不让自己的统治出现动摇,慈禧采取了各种手段维持自己的地位。例如,慈禧在给李鸿章的指示中写道:“尽一切可能地满足异人的要求”,她甚至在面对列强的压力时感到无可奈何。

1901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民众的反抗情绪激增,西方列强逐渐掌握了与慈禧谈判的技巧,只要提出威胁慈禧权力的条件,她便会妥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慈禧决定改变策略,寻求和解。1902年,她刚从西安回到北京紫禁城时,开始接见外国公使。英国公使带来了一张维多利亚女王的照片,作为两国友好的象征,慈禧也意识到,借助照片作为外交手段,或许能改善自己在西方的形象。

于是,慈禧同意将自己的照片赠送给外国公使,照片最终被带到了美国,并交给了罗斯福总统,后来成为史密森尼博物馆的收藏。慈禧送出的照片,常常带有她内心的无奈与孤傲,仿佛在预示着她即将面对的命运变迁。

自慈禧第一次将照片送出后,她的寝宫中开始悬挂维多利亚女王和其家族的肖像画。在紫禁城中,这些外国领袖的画像成为了一种文化交流的象征。与此同时,慈禧也逐渐意识到,如果不改变自己的一些固有观念,自己的地位便将岌岌可危。

慈禧曾赠送的照片,并非随意之举,而是经过精心安排,具有特殊意义。卡尔曾在回忆录中描述,这些肖像画的制作被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慈禧为其选择了一个“吉时”,并且在画作的搬运和展示过程中,整个过程都充满了仪式感。这一神圣的仪式,持续到图片最终抵达美国,然而,卡尔在后来提到,当这幅照片成为普通艺术品后,它失去了最初的神圣光辉,仅仅成为了大众欣赏的对象。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田径世锦赛)男子400决赛赛... 当日,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决赛在日本东京举行。 9月18日,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冲刺。...
高尔夫模拟器厂家 TOP5,顺... 高尔夫运动,以其优雅与挑战并存的魅力,吸引着全球无数爱好者。在这项运动的背后,众多优秀的高尔夫用品公...
原创 邓... 1978年,邓小平向中央提出了一个困扰自己的问题。当时,他身兼多职: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
原创 作... 在桂系的历史中,李宗仁和白崇禧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位领袖,而在他们之下,众多才俊也各自展现了非凡的才能...
原创 5... 当然,下面是文章的改写版本,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总字数变化不大: --- 1959年,...
原创 “... 志得意满 公元757年,唐军在香积寺、陕东和洛阳三地接连击败了安史叛军,成功收复了两京。与此同时,河...
原创 梁... 文明的进程,总是与时代的更替息息相关。从历史的长河中走过的皇帝们,有人被誉为盛世英君,像是隋文帝杨坚...
原创 一... 当然可以!我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每段的核心意思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改写...
原创 曹... 在细看《三国演义》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曹营的众多大将们,不论能否打得过关羽,几乎都跃跃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