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社会,男女分工有着鲜明的界定:“男主外,女主内”这一原则深入人心。这一规定意味着,男性负责社会中的重大事务,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而女性则更多地承担家务、教育、礼仪等事务,专注于家庭的内务管理。这种角色划分在富贵显赫的豪门大户中尤为明显,尤其是在内院规模庞大的家庭中,女主人扮演的角色更是举足轻重。作为一个家族的内院掌管者,女主人不仅要妥善照顾丈夫和公婆的日常起居,还需引导子女的成长与品德培养,同时还要管理家务,统筹内院的收支、调配资源。
男性通常性格刚烈,思想偏重于外部事务,不擅长甚至不愿介入内院的琐事。而在封建社会的礼节中,男人走入女性的领域,往往被视为轻浮、失礼的行为。因此,对于一个豪门大户而言,拥有一个贤慧能干、能妥善处理家中一切事务的女主人,几乎是家族兴盛的重要保障。一个称职的女主人不仅要有出色的组织能力、精明的理财头脑,还需要有强大的内心,能够忍耐并为家庭牺牲一部分个人的自由。
然而,在《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中,王熙凤显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贤良淑德,她是一位性格独立、泼辣干练的女性,既具智慧,又不乏锐气。王熙凤不仅是一位极具领导力的女性人物,还是贾府内的实际掌权者,尤其在家族的财务管理方面,她的能力无人能及。
在林黛玉初入贾府时,王夫人曾关心地问王熙凤是否为林黛玉准备了衣物,而王熙凤凭借对母亲的深刻理解,迅速做出反应,回答说“我已预备好了,等太太回去过目好送来。”此番言辞,显现出她极高的察言观色的能力,不仅深知母亲的心意,还能够妥善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处事圆滑稳重。
而在贾珍处理秦可卿丧事时,王熙凤的做事风格同样显示出她的雷厉风行,丝毫不容忍任何失误。在安排丧事的细节时,有一名下人因迟到受到她的严厉惩罚,王熙凤直接下令将其打板20下,并惩罚了一个月的银米。这种对工作无情的严格和不容忍任何松懈的态度,虽带有霸气,但在封建社会的严酷环境下,也能显现出她不容置疑的掌控力。
如果王熙凤生活在现代社会,她那非凡的才能、决策眼光和雷厉风行的风格,必定能够在商界或政治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然而,不幸的是,王熙凤生错了时代。在封建社会的框架中,她所展现出的强势和独立反而使她与丈夫贾琏的关系日益疏远,甚至让两人渐行渐远,成了彼此的对立面。
众所周知,王熙凤对丈夫贾琏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和嫉妒心。她深爱着他,甚至认为自己已经是唯一的存在,不容任何人来分享贾琏的关注。王熙凤对丈夫的妒忌心态,最终导致了她对于丈夫身边所有其他女性的排斥,甚至严苛地处理了自己陪嫁的四个丫头。书中提到,原本随王熙凤一起嫁入贾府的四个丫头,有三个最终都被王熙凤安排嫁人或死去,唯独平儿仍然在她身边,但也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通房丫头。
平儿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她并非出于自愿成为贾琏的通房,而是王熙凤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迫使她担任了这个角色,却还时常拿她开涮。王熙凤的吃醋和毒辣手段,也让贾琏身边的丫鬟们胆战心惊。只要贾琏多看某个丫鬟一眼,王熙凤便能当场将其狠打,甚至伤害至极。贾府的丫鬟们,虽身份不高,但都是精明伶俐、受过些许文化熏陶的女子,王熙凤的这种行为无疑加深了贾琏对她的怨恨。
除此之外,王熙凤还在管理贾琏房中的丫鬟上表现得格外严苛。她将贾琏房中的一些年长且相对有些姿色的丫鬟调走,替换成一些外貌平平的年轻女子,完全是出于对贾琏不安分的控制欲望。王熙凤这种极端的管控行为,虽然令她在短期内掌控了家中一切,但也让她和贾琏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最终导致两人彻底反目成仇。
贾琏的心情显然也因此日益压抑,长时间的压抑使他在外面做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在王熙凤生日那天,贾琏居然趁她不在时勾结了别的女子,这一丑事被王熙凤发现后,闹得全府皆知,家族的面子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而在自己女儿巧姐得了天花之际,贾琏居然还和别的女人山盟海誓,几乎完全不顾家中危机。
王熙凤年轻时看似身体健康,但随着岁月流逝,因长年劳累,身体渐渐不堪重负。事实上,她的健康问题与丈夫的种种行为也不无关系。书中提到,王熙凤自从一个月前行经后,便一直有着不止的血崩症状,这似乎暗示她长期的身体透支以及与贾琏关系中的种种过度之事。
王熙凤最终因血崩而去世,这也是她被封建社会压迫的产物。尽管她在封建家庭中身为贤妻,承担了许多责任,但她的坚强与狠辣,仍然是封建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扭曲化产物。王熙凤的命运悲剧,正是在无情的封建制度中酿成的悲剧,她不是一个完全恶劣的人,更多的是一个在不自由环境中挣扎的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