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除夕,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乡洼田村笼罩在鞭炮爆炸后的烟雾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年味的浓郁气息。
此刻,范家三口正围坐在客厅的餐桌前,享受着难得一见的年夜饭。范家定,年仅18岁,正疑惑着眼前的一切。他知道,家里只有自己和父母,怎么父亲范其标却偏偏让他在桌上摆了四个酒杯?
他正陷入沉思时,父亲已经将酒倒满了第四只酒杯,然后手捧着酒杯,缓步走到院子里,深深一鞠躬后,将酒洒向了地面。看到这一幕,范家定急忙跑过去,紧张地劝道:“爹,咱家本来就穷,这酒平时舍不得喝,怎么还倒到地上去?”
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缓缓转身,目光深邃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将酒杯递给了他。那一刻,范家定看见父亲的手微微颤抖。沉默过后,父亲终于开口:“孩子,今晚过后你就成年了,有些事,我该告诉你了……”
父亲顿了顿,似乎是在做出艰难的决定,深吸了一口气,“其实……你有另外的亲生父母。这杯酒,是敬给你那已经去世的生母的。”
这番话如晴天霹雳,震得范家定一时语塞。脑海里回响着父亲的话,甚至比周围鞭炮的爆炸声更让人耳鸣。他紧皱着眉头,试图理解这一切,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最终,他低下头,将目光投向脚下的青石板,石板上泛着月光的水痕,那片朦胧的光辉正如他此刻迷茫的心境。
父亲没有停顿,再次举起那只酒杯,缓缓递给了他:“你也敬敬你亲生母亲。”
此时的年夜饭,范家定只觉得如同嚼蜡,味同寡淡,心里充满了无数困惑与不解。
饭后,范其标开始慢慢地讲述起了范家定的身世。范家定的亲生母亲是一位女红军战士,姓唐,具体叫什么名字,范其标也不得而知。范家定的母亲在红军长征途中,即将临盆,却无法再继续长途跋涉,部队领导为此将她安排到范家里休养,直到孩子出生。不到一个月后,母亲接到命令,要立刻转移并与部队会合。
唐义贞深知,这一去生死未卜,而襁褓中的孩子太小,身为母亲,她无法带着孩子一起冒险。于是,她将孩子托付给了范其标,并恳求道:“范大哥,我去之后生死未卜,希望您和嫂子帮忙抚养他,将来你们就是他的父母。”
范其标夫妇膝下无子,对这一番话感同身受,深知其中的苦痛。他们答应了她的请求,心中却充满了不舍与愧疚。范其标略作犹豫后,赶紧说道:“我们会抚养这个孩子,但你是他的亲生母亲。如果你有机会回来,我们会把他交还给你。为了保留点儿证据,留个信物吧。”
唐义贞答应了,随后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一个粗布袋,交给范其标,并告诉他:“如果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看孩子。如果……我没有回来,那就是牺牲了。请你们一定要告诉他,他的母亲是为中国革命而死的。”
话说完,唐义贞便离开了。此后的岁月里,唐义贞一直音讯全无,范其标夫妇在新中国成立后,心中依旧抱着一线希望,期盼着她能够回来看望孩子。
每年,范其标都会心心念念地等待,期待着那个女人的归来。每次盯着那包粗布袋,他的心里总是涌动着无限的期待与失望。
“这么多年了,恐怕她已经牺牲了。”每每说到这里,范其标忍不住叹息。这个痛苦的事实,也逐渐成为了范家定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疤,像一块石头压在胸口,令他无法喘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范家定下定决心,暗自发誓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世,查明亲生父母的真实身份。他四处打听,甚至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可是所有的努力都如石沉大海,无人回应。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范家定回忆起父亲曾提过母亲留下的布口袋,于是便开始翻找家中的旧物。终于,他找到了那个平凡无奇的布袋,上面已经因为岁月的侵蚀,字迹模糊不清,但依稀可见有几行毛笔字。
经过几天细心辨认,范家定终于拼凑出上面写的内容:“送胜利县平安区琵琶龙乡卫生材料厂唐一真同志收,(内衣料两件)。一九三三、五、六号。”
这几行字清晰地指向了“唐一真”这一名字,他震惊地意识到这便是自己的生母,唐义贞。
带着这一线希望,范家定继续寻找线索,一次,他拜访了一位老红军,得到了一个宝贵的建议:“你可以试试找李坚贞。”
李坚贞,曾是广东省委副书记,革命时期曾负责长汀县妇女工作,对于长征期间的女红军有着不小的了解。范家定毫不犹豫地写信给李坚贞,并附上布袋的照片。
几天后,李坚贞的回信来了。经过一番回忆与查阅资料,他确认了范家定的亲生母亲唐义贞的身份。更让范家定吃惊的是,他的亲生父亲竟是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
这个发现让范家定愣住了,难以置信的情绪在他心中翻涌。可他的生母是如何牺牲的?他又能否与高位的生父认亲?
唐义贞的出生地在湖北武昌,她的父亲唐心舟是当地知名的中医,母亲赵喜龄也是大家闺秀。14岁时,她考入湖北女子师范学校,并得到董必武、恽代英等名师的教导,后来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妇女协会的负责人。
在1927年,年仅18岁的唐义贞主动请缨,为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组织宣传,站在讲台上激昂陈词:“大革命失败了,但我们的党还在,人民还在。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不久后,她被安排前往莫斯科大学学习,在那里结识了陆定一,二人迅速坠入爱河,并在1929年底结为革命伉俪。
1934年,唐义贞因怀孕无法随红军继续长征,被安排留在洼田村休养。她与丈夫陆定一依依不舍地告别,陆定一轻抚妻子脸庞,深情告别:“结婚仅五年,我们常常分离,再见遥遥无期,但我们心心相知。”
唐义贞目送丈夫离去,眼中含着泪水,低声道:“等孩子出生后,我就去找你。无论如何,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然而,命运无常,唐义贞在孩子出生后,不得不将其托付给范其标夫妇,并交代了一些遗言。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与游击队会合,但在与敌军交战时,她不幸被俘,并最终英勇牺牲。
陆定一直到1943年才得知爱妻的死讯,并且在那时误以为孩子也在转移途中丧命,心情几乎崩溃。
1985年,唐义贞的烈士墓在长汀县竣工,陆定一亲自为她题词,表示对她的怀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