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当今世界,最不愿看到中国崛起的国家,除了美国,就是日本。美国对中国的围堵与制约,或许源自于大国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更多的是在现有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下进行的资源争夺。换句话说,若没有新一代技术能够大规模提高全球生产力,那大国间的竞争基本上只是“蛋糕分配”的争斗:谁能多吃一口,谁就能少让对手吃一口。所以,中美之间的对抗,实际上是各自为了保障本国人民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博弈。而与此不同的是,日本对于中国崛起的反应,更像是小偷看到大盗崛起的心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日本曾是中国灾难的根源之一。尤其是在中国逐渐崛起之时,这段深刻的历史伤痛更加让日本这个“脱亚入欧”的国家感到不安与焦虑。
在世界文明的演变中,中日关系一直是师生关系的典范。自遣唐使以来,日本便开始向中国学习先进的制造工艺、建筑设计技术、甚至文字体系。可以说,整个日本的政治、文化乃至官僚体系,都受到中国的深远影响。比如,日本的京都建筑群分为东京都与西京都,东京模仿唐朝的洛阳,而西京都则效仿唐朝的长安。
中国不仅是日本的文化老师,还是其封建王朝时期的重要启蒙者。自古以来,作为与日本仅隔一海之隔的邻国,中国一直以礼待之,并向日本输送先进的文化与技术。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这个曾经依赖中国文化滋养的小国,竟在近现代史上成为了中国的最大施害者。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最为动荡的两个时期,一是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中华民族几乎面临灭绝的危机;二是二战时期的日本侵华。这个曾经是中国学生的国家,最终演绎了一场“东郭先生与蛇”的悲剧。从九一八事变到二战结束,整整14年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导致了近3500万人的伤亡,大片国土丧失,几近将中华民族逼入绝境。
二战结束后,日本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成为了美国驻军的国土,并在经济与军事上遭到严格限制。根据战后协议,日本不能拥有自己的军队,现有武装力量仅能称为“自卫队”,且禁止发展进攻性武器。此外,《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的领土仅限于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其他岛屿都不再属于日本。
这些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美国在日本本土设立的大量军事基地,使得日本开始放弃军事扩张,转而聚焦经济发展。1950年代,朝鲜战争为日本经济复苏提供了一个契机,迅速恢复了工业生产,并赚到了第一桶金。朝鲜战争成为日本经济的“及时雨”,为其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到了199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巅峰,尤其在信息技术、存储、芯片生产、家电、汽车制造等领域,开始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这些行业是美国最为重视的领域,而日本的迅速崛起,则使得美国产生了强烈的竞争焦虑。为此,美国与日本签署了“广岛协议”,规定日本的经济发展上限为5万亿美元,禁止其继续扩张经济规模。
随着日本的经济陷入停滞,中国开始崛起。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后,美国发现自己失去了唯一的对手。为了维持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开始大规模推动产业转移,尤其是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亚,尤其是中国。
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与世界贸易组织展开谈判,为了加入WTO,中国做出了许多产业上的让步,最终成功加入。回顾这段历史,加入WTO为中国的工业升级和产业链重塑提供了关键的契机。借助这一体系,美国也获得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确保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
在WTO体系下,中国制造的产品迅速占领全球市场,虽然欧美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初期阶段,但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吸收技术并进行再创新,最终开始实现反向“平推”。中国的劳动人民凭借智慧和勤劳,迅速提升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仅仅二十年的时间,西方国家在许多领域的优势逐渐被打破。
曾经,美国和欧美国家将中国视为一个低附加值的劳动力输出国,甚至是工业品的倾销市场。但如今,中国在手机制造、数字技术、家电、互联网、高铁、船舶制造、钢铁、5G技术、无人机等多个行业,都已超越西方国家,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制造大国。中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不偏科的全产业链工业强国,几乎在所有重要产业领域都有显著突破。
到了2021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传统的G7国家,成为全球工业强国。无论是工业产值还是工业质量,中国都已稳稳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工业的强大意味着国力的增强,因为二战时中国与日本的对抗,本质上是一个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不对等较量,工业的落后造成了中国在战场上的惨重损失。所以,今天中国的工业实力,意味着国家的强盛。
如今,中日之间的关系,已经回到了两千年前的模式:中国依旧是文化与技术的源头,担任着“老师”的角色,而日本则成了曾经的“学生”。然而,尽管如此,日本依然无法放下历史包袱。在二战后,日本长期拒绝正视历史,至今未向中国正式道歉,甚至在靖国神社供奉侵华战争的甲级战犯,并且一度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种行为,迟早会让日本在未来的某一天付出代价。
在中国国力不断上升的今天,日本却依然在经济上不断与中国拉大差距。眼看着中国日益崛起,而自己却束手无策,这无疑是当代日本最为绝望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