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底,刚刚踏入北京城的刘少奇握住一位年轻才俊的手,感慨万千地说道:“我在北方局担任书记和在新四军担任政务工作时,经常听闻你的重要情报,你真是一个人顶得上三个师!”
这位获得刘少奇盛赞的战士名叫李时雨,他潜伏在敌人内部多年,为隐蔽战线立下了卓越功绩。最惊险的是,他甚至曾在军统头子戴笠身边工作,却始终未被识破。
被选中的得力干将
李时雨出身于一个大地主家庭,生活本来优裕无忧。然而,1926年他在齐齐哈尔第一中学求学期间,偶然结识了地下党员林枫,从此踏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路。
九一八事变后,市委组织部找上他,希望他能进入东北军内部担任内线。一方面,他的家庭背景使他不易被怀疑,另一方面,他少年时期与张学良公馆警卫室主任张学孟是同窗好友,这层关系对潜伏工作极为有利。
从此,李时雨开始在敌后发挥他无可替代的作用。
潜伏中的关键行动
东北军调往蚌埠后,李时雨转战天津,担任“日伪天津高级法院检察官”。
担任法院书记长期间,他接到组织指令,协助营救被捕地下工作者冯骥。冯骥在天津沦陷前已被囚禁,营救必须迅速而隐秘。尽管李时雨有权放人,直接下令必然引起敌人怀疑。
他巧妙利用机会,悄悄将冯骥的全部案件卷宗抽出,在无人处焚毁。书记官发现卷宗失踪后急忙汇报,李时雨严厉批评了他一番,又顺口说:“大概是在日本轰炸时被毁了,这年月丢点东西也常有。”书记官不愿担责,便按此答复。
开庭时,冯骥按李时雨指示辩护,最终无罪获释。
除救助同志外,李时雨还秘密传递了大量情报,行事周密细致,从未被怀疑。那个动荡年代,局势瞬息万变,他必须随时灵活应对。
关键时刻的侦察员
1939年,汪精卫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时,李时雨再度发挥重要作用。汪精卫为成立伪政权,计划召开“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李时雨及时将消息上报。经过组织研判,他被派去参会,进一步搜集情报。
随后,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设立北方党务办事处,任命李时雨为天津市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凭借其卓越社交能力,李时雨赢得陈公博信任,得以将更多情报秘密传回。
“十里洋场”间的危险岁月
1941年起,李时雨利用身份与各类敌人周旋,收集了大量重要情报。1942年1月,他调任伪保安司令部军法处处长,几乎每日都要向陈公博递送机密文件。
潜伏多年,他掌握了汪伪政权诸多罪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巧妙利用陈公博的“奉公守法”理念,避免直接与坏人同流合污,借此维护局部治安,保护百姓安全。
他权力日增,甚至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都试图与他拉拢关系,李时雨则巧妙利用这一点,搜集情报。
内战前夕的情报斗争
抗战胜利后,上海被国民党接管,周佛海因受蒋介石信任任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李时雨被任命军法处副处长。国民党意图内战已露端倪,李时雨提供情报,协助共军取得多次胜利。
他还成功解救了抗日英雄杨靖宇的弟弟杨树田。表面看似平顺,但李时雨深知更大的危险正等待着他。
1945年10月,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在全国展开“肃奸”行动,李时雨知道自己必须暂时退出情报战线,却坚守等待组织指令。
军统内部的磨难岁月
此时,律师“朋友”余祥琴出现,劝李时雨“跟着他走”。李时雨明白余祥琴实为军统上海沪郊指挥站负责人,追随他能深入敌人内部获取更珍贵情报。
经过短暂思考,李时雨答应了。
进入军统后,李时雨最初并不积极,几天才翻阅一次文件,和那些拼命表现的特务迥异。余祥琴察觉异样,问他困难所在,李时雨坦言:“我之前主要办刑事案件,对这方面不熟悉。”
余祥琴以旧交身份为担保,李时雨接触军统诸多特务头目和机密文件。
每当形势紧急,他会将情报秘密整理送回组织,挽救无数同志生命。
他掌握了军统“黑名单”、“跟踪名单”和“暗杀名单”,只要名单上的人尚在危险中,他就全力营救。
他宛如一把利刃,直插戴笠心脏。
面对军统头目的试探
戴笠生性多疑,军统多次行动失利令他警觉,他严密观察潜伏者。被戴笠怀疑者往往难逃杀身之祸。
一次“上海办事处纪念周年会”上,戴笠冷峻问道:“哪个是李时雨?”
李时雨心跳加速,知道暴露随时可能。尽管如此,他稳稳起身答:“我是。”
空气凝固几秒,戴笠说道:“我听说过你,余祥琴也汇报过你,这些年你为党国做了不少事。”
李时雨面带微笑回应:“那都是戴先生领导得好。”
虽然冷汗湿背,但这次公开表扬反倒成了利好,许多军统高层认为他是戴笠的亲信,利于以后工作。
军统内的怀疑与庇护
军统内部人人互疑,特务沈维翰曾以李时雨弟弟和爱人被捕为由诋毁他,并因多次刺杀失败而愈发怀疑。
沈维翰曾向戴笠请求逮捕李时雨,戴笠却回电:“李时雨打入敌内部有功,我很了解他,不可逮捕。”
尽管沈维翰“感觉正确”,但戴笠的权威让他不得不收手。
戴笠还向北平警备司令部督察长李国章核实情况,幸运的是李国章同为地下党员,为李时雨提供了有力背书。
戴笠因事务繁忙未深查,依赖李国章和余祥琴担保,最终保下了李时雨。
死里逃生与新生
1946年3月,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军统内部斗争愈发激烈,有特务决定对李时雨下手。
地下党员迅速通报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副主任陶铸,请其想办法转移李时雨。
李时雨回东北有充分理由,先到南京找王抚洲申请工作和护照。
然而,离开前被军统特务抓捕,遭严刑拷打两天,始终未吐实情。
敌人随意编造罪名判他7年6个月监禁。
直到1949年2月,李时雨获救,组织立刻联系他。
8个月后,作为地下工作者代表的李时雨登上天安门城楼,看着欢呼的人群,终于放声大笑,这些年的努力迎来了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