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巴基斯坦主动将一块约5800平方公里的土地归还给了中国,这是为什么呢?而这片原本属于中国的领土,为何会落入巴基斯坦的控制?这条被称为喀喇昆仑走廊的地带对中国又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喀喇昆仑走廊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提起“喀喇昆仑”这个名字,很多人会好奇它是否和昆仑山有关?是不是同一个地方?其实并不相同。昆仑山是中国新疆和西藏的自然分界线,西侧是帕米尔高原,向东一直延伸到四川和青海地区。而喀喇昆仑山脉则位于五国交界处,即中国、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的边境区域(地图上可以标注一下)。这条山脉从阿富汗东部延伸向东南,整体走向是西北至东南。位于它与昆仑山交汇处的,有一条地形相对平坦、面积约5800平方公里的河谷走廊,这里地势开阔,便于通商和各种活动,地处中国新疆喀什地区。
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最早见于史籍的记载是汉朝时期,当时汉武帝率军征服西域,约36个国家成为中国的附属,汉朝还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全境,喀喇昆仑也囊括其中。
在这一地区,古时有一个名为皮山国的小国,位于如今进入山口的西南方,翻越这里便是克什米尔。虽然皮山国国土不大,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人们为了贸易和交流需要翻越这片山脉。后来,皮山国被邻近的于阗国吞并,今天的和田就是于阗的遗址。东汉时期,班超担任西域都护,他不仅帮助和田王复位,还以此为基地开始了招抚西域的工作。
到了唐代,虽遭突厥、吐谷浑等部族骚扰,但唐朝加强了对该地的掌控,派军驻扎于阗设立安西四镇。元朝时期,喀喇昆仑依然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因为元朝是蒙古汗国的宗主,拥有征兵和调遣民众的权力。
清朝统治时更是稳固,平定准格尔后全面掌控新疆,左宗棠收复南疆失地时,在喀喇昆仑地区设立了赛图拉哨卡,严密守卫着中国最西端的边疆,这一防御阵地被誉为“雷神之锤”,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清朝后期腐败衰败,列强纷纷入侵。英国帝国不仅占领中国东部大片地区,还将目光盯向西藏及西部边疆。英国发现通过印度北部有一条平缓的通道可直接进入中国西部,遂开始对该地区的掠夺。
早在1775年,英国设立东印度公司,最初以贸易为主,1858年全面殖民南亚次大陆。英属印度的北部可以直达西藏和新疆,于是英国人划出了“约翰逊线”——这条线极其随意地将中国的克什米尔等地划归英属印度,将中印边界往北推至昆仑山,令中国失去了大片西部领土。尽管当时清朝无力抗争,但中国始终未承认这条线的合法性。
在这片区域,还有一个名叫坎巨提的小国,晚清时期是中国的属国,但后来被英国控制,名义上仍然向中国朝贡,直到清朝覆灭。
说完喀喇昆仑的历史,接下来要讲的是它为何与今天的巴基斯坦有关。印度历经200多年英国殖民统治后,1947年独立。但英国人走得绝非干净利落,留下了“蒙巴顿方案”——将印度按照宗教信仰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解决,成了两国争端的根源。此时,巴基斯坦控制了中国喀喇昆仑走廊的部分领土,这就是为何中国的固有领土被他国占据。
当时,中国与印度关系较好,而巴基斯坦则深受西方阵营影响。英国借助巴基斯坦的地理优势,将喀喇昆仑划入其势力范围,意图明显。巴基斯坦四面受敌,尤其与印度关系紧张。英美等西方国家则支持印度,遏制中国南亚影响力发展。
巴基斯坦多次拒绝中国提出的和平解决方案,坚持“约翰逊线”为边界,还声称喀喇昆仑属于自己,甚至派军挑衅。矛盾激化,最终双方爆发边境战争。不到一个月,中国军队击溃印度的王牌部队和两个旅,震惊了印方,遏制了其嚣张气焰。
这场战争虽短,但意义深远,巴基斯坦意识到中国不可小觑。与此同时,它在南、东、北、西多个方向均有敌对局面。国际上,印度背后有英美支持,巴基斯坦处境艰难。于是在1960年代初,巴基斯坦主动向中国示好,愿意商谈领土争端。仅一年多后,双方达成协议,巴基斯坦将5800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走廊归还中国,结束了长达百年的侵占。
不过,坎巨提属地问题仍存在争议,虽不是中国固有领土,但作为古代的藩属国,中国最终同意放弃该地。
印度为何对这份协议激动不已?因为它还控制着昔日属于中国的锡亚琴冰川,喀喇昆仑归还中国意味着印度在该地区的地位受威胁。对巴基斯坦来说,与其冒着被印度夺走的风险,不如主动归还领土换取中国支持,更显得理智和现实。
在此背景下,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西方国家对巴基斯坦实施武器禁运,中国出手援助,巴基斯坦成为中国的重要盟友。虽当时中国经济不算富裕,但出于战略考量提供帮助,互利共赢。
对于中国来说,收复喀喇昆仑走廊不仅方便向南通往南亚和西亚的经贸活动,还增强了边境盟友关系,提升了区域影响力,必要时还能驻军守卫边疆安全,遏制印度扩张。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巴基斯坦归还了部分领土,但中国还有克什米尔地区被英印两国非法占据。此次协议是临时性的,未来若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中国将基于喀喇昆仑走廊的基础,重新谈判边界。因此,这份协议不代表永久边界。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大家对这段历史和现实局势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