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岳飞,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中兴四将”之一,一生致力于保卫南宋疆土,立下了许多赫赫战功。然而,岳飞的结局却异常凄惨,最终被权奸秦桧陷害致死。可是,南宋当时除了岳飞,还有另一位同样享有盛名的名将,他也是“中兴四将”之一,战功同样辉煌。那么问题来了:同为“中兴四将”,为何岳飞惨遭秦桧陷害,而韩世忠却能安然无恙呢?
不少人可能认为,岳飞之死是他太过愚忠导致的。如果当时他不听赵构的召唤,直接带领岳家军杀回京城,铲除秦桧,甚至逼迫赵构退位,谁还能害他呢?这种看法其实大错特错。首先,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统帅,岳飞绝不会没考虑过其中的利害关系,包括反叛朝廷、铲除秦桧的风险。
虽然岳家军在南宋军队中实力强大,但与整个南宋的综合军事力量相比,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岳飞起兵反叛,他必然成为众矢之的,甚至连他的挚友韩世忠都可能反对他。这样一来,南宋境内必将爆发大规模内战,给百姓带来无尽苦难。这绝非岳飞所愿看到的局面。
其次,一旦内战爆发,金人必会趁机入侵,南宋将陷入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国家面临灭顶之灾。届时,岳飞的英雄形象可能也会被历史重新书写。最关键的是,岳飞的叛乱成功率并不高,但一定会给国家带来灭亡的风险,这种代价岳飞自然不会承担,他的所作所为绝非愚忠。
至于秦桧,历史上他对金人极尽奴颜婢膝之能事,一心求和,因此对主张抗金的岳飞极其忌恨,最终将其陷害致死。然而,岳飞的好友韩世忠同样是抗金名将,秦桧为何不对他下手呢?这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韩世忠与南宋皇帝赵构关系非同寻常,秦桧想动韩世忠,在赵构那里过不了关。赵构心中,韩世忠是大恩人,若无他便无南宋,更别提自己为皇帝的地位。韩世忠之所以获得赵构如此深厚的信任,主要是他三次关键的护国功绩。
其一,靖康之难爆发时,金人俘虏了北宋徽钦二帝及大部分皇族,宋朝岌岌可危。韩世忠挺身而出,率军拥立赵构为帝,南宋因此得以建立,康王一夜之间登基为九五之尊。若无韩世忠,这一切恐怕无法实现。
其二,是韩世忠在济州守护赵构的救驾之功。赵构即位后,金兵围困济州,攻势猛烈,韩世忠带领军队坚守不退,最终迫使金军撤兵。若非如此,赵构恐怕也难逃徽钦二帝的命运。
其三,韩世忠平息了苗傅、刘正彦发动的兵变,成功保住了赵构的皇位。面对这三重恩德,赵构对韩世忠感激涕零,自然不可能允许秦桧加害他。秦桧再狡诈,也无力违抗皇帝的保护。
其次,韩世忠自己也懂得自保之道。秦桧能够成功陷害岳飞,得益于赵构的支持,因为赵构当时想借“迎回二帝”的政治筹码除掉岳飞。韩世忠看透了这层关系,始终避免触及敏感政治话题,甚至在朝廷“求和派”占上风时主动请辞,远离政治中心。
如此“善解人意”的大将,自然赢得赵构的信任和庇护,秦桧无从下手。因此,贤臣相比于盲目忠臣,在权谋纷争中往往更能保全自身和国家。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