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廉颇打造三道防线顶住秦国的攻势,可赵王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创始人
2025-09-15 09:32:57
0

大家好,我是小步。

七雄归一系列第21篇和大家见面了。

关于长平之战到底打了多久,历史上有不少不同说法。有人认为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三年,也有人说只打了一年,甚至还有学者认为半年之内就已分出胜负。

关于秦赵双方参战的兵力,也有多个版本,各有其历史依据和资料支撑。小步没有能力判断哪种说法绝对正确,只能选择一个较为广为人知的版本作为本文依据。

本文采用的版本是:秦军60万,赵军45万;而时间线则采纳“三年说”,即公元前262年起,一直到公元前260年这段三年时间。

小步把这场著名的“长平之战”划分为四个清晰阶段来讲述。

不论长平之战具体起点为何,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基本已经确定,那就是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郡,也就是今天河南沁阳地区。

我们先来看下地图:

多年战火纷飞,在秦国强大铁拳的重压下,七雄中最弱小的韩国几乎已被打得体无完肤。其领土呈现出奇特的“哑铃”形状——主力地区在黄河以南,以新郑为都,而另一块领地分布在黄河以北,这正是历史上的上党郡。

连接南北两部分的“哑铃柄”,就是野王郡。这样的地理形态防守极其困难,换做谁来守守不住。

因此,秦军一旦攻占野王,就彻底将韩国领土割裂成两块,南北断绝联系,首尾不能相顾。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写道:“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

韩国桓惠王立刻意识到局势危急,认为上党必定守不住,急忙派人向秦国赔罪求和,示意可以将上党让给秦国。

原本秦韩双方交易谈妥,秦国准备收编上党,没想到突然出现了变数。

上党郡守冯亭是个刚正不阿的男子汉,看不惯秦国的咄咄逼人,决心自己掌控局面。他与百姓商量后认为:如果上党直接归秦,那么百姓就成了送给秦国的“礼物”,将来必定得不到好待遇。

不如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国实力尚强,能抵挡秦国的进攻。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记载:“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

这便引出了历史上的一个经典时刻。

赵孝成王接到消息后,召集平阳君与平原君商议:眼前这块“送上门”的大礼到底要不要接?

两位大臣的意见截然不同。

平阳君认为上党是一块烫手山芋,不值得贪图这点小便宜。他怀疑冯亭有自己的算盘,是想用这块土地引诱秦军攻向赵国。

平原君则持相反看法,认为占领一座城池代价巨大,如今却能“0元购”17座城池,岂能轻易放弃?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

赵孝成王偏向于接受,但也心存疑虑:“若秦国真的发起进攻该如何应对?”

平原君安慰他:“不用怕,有廉颇这老将军顶着呢!”

赵孝成王终于打消疑虑,爽快答应:“那就接了!”

于是,赵国正式接收上党。

而秦国和韩国却懵了。

赵王宫中这段争论与随后的惨败,成为后人批评赵王和平原君贪心的口实。

有人说:都是他们贪图小利,惹怒了秦国,导致长平惨败。

如果当初听了平阳君的话,或许就不会有如此惨烈的结局。

但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赵国不接上党就真的能躲过这一劫?

事实上,这绝非赵国能左右的选择,而是秦赵间无可避免的战略冲突。

我们之前分析过,在《长平之战前传:为什么是赵国?为什么是长平?为什么是赵括?》一文中提到,如果让秦国占领上党,赵国会陷入多么被动的境地。

此刻,赵孝成王面对的是两杯苦酒:

第一杯是接收上党,直接激怒秦国,可能引发战争;

第二杯是不接收,秦赵边境将退缩至太行山脉,邯郸将成为秦国随时可攻的软肋。

如果你是赵孝成王,如何选择?

只要有一点骨气,就算上党是个麻烦的烫手山芋,也必须咬牙吞下去。

自古燕赵多豪杰,赵国的勇士们岂会畏惧挑战?上党在手,战斗开始!

《史记·赵世家》记载:“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

赵孝成王欣然接受上党,任命廉颇驻守长平以确保稳固防线。

为何不直接派兵驻守韩上党?

因为时间太短,赵国尚无法迅速完成土地丈量、粮草调配、官员任免及民心安抚等复杂工作。

若秦国暂时不动作,给赵国消化整合上党时间,赵国便能建立坚固防线;一旦秦军进攻,廉颇在长平镇守,西线防御便不会崩溃。

这显示赵孝成王的战略部署非常稳健。

那么秦国如何应对?

对秦昭王而言,长平之战前的二十多年,他在与赵国的较量中几乎一无所获。

“完璧归赵”、“渑池之盟”都让秦国颜面扫地,被蔺相如狠狠挫败。

这些面子上的失利尚可忍受,但“阏与之战”十万秦军被击溃,上党又被赵国截胡,这让秦昭王痛失大好局面。

可以说,秦昭王是扫码付款,却被赵孝成王抢先收货。

如果秦昭王能忍,这还谈什么六国扫平大业?

《史记·秦本纪》:“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

简洁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大事:

这一次,秦国不仅仅是小打小闹,而是下了血本,准备在上党打一个翻天覆地的战役。

《史记·秦本纪》继续记载:“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

王龁这位重要将领出场,显示秦昭王对上党事关重大,绝不打算轻易罢休。

赵国则正确应对:守住韩上党能守就守,守不住也不必过于悲观。

廉颇在长平迎接转移来的百姓,强化赵国实力。

此时,长平之战第一阶段结束。

秦国掌控了上党郡西半部,赵国则在东半部长平布防。

从秦昭王角度看,丢脸花了大力气,只拿下个空壳上党,绝非心甘情愿。

于是,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王龁在夺得上党西半后,没有停步,继续东进,目标直指长平。

守长平的廉颇,成为秦军进攻的坚实屏障。

说起廉颇,大家通常只记得他“负荆请罪”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典故,仿佛他一出场便是年迈老将。

而且长平之战以防守见长,让人印象中廉颇就是一位防御大师。

但谁生来就是老头呢?年轻时廉颇可是名震诸侯的猛将。

他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活了八十多岁。长平之战时他近七十岁,的确是老将,但绝非无用之人。

回看他壮年时的战绩: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出征齐国大获全胜,攻占阳晋,官拜上卿,勇名远扬。

随后的几年中,他多次攻打齐国、魏国,多次获胜,攻城拔寨战无不克。

《史记·赵世家》更详尽记载他连年对魏国的攻势与胜利。

由此可见,廉颇不仅仅擅长防守,还是攻守兼备的猛将。

遗憾的是,长平之战过于出名,让人只记住他防守的一面,忽视了他的全能。

类似情况的还有三国时期的曹仁,咱们三国系列再细说这位盾牌大师。

廉颇抵达长平后,迅速利用地形,构筑起三道严密防线,呈“川”字形布局。

第一道防线是西营垒防线,位于丹水西侧,守卫重点包括光狼城和南北漳城,是秦军面临的最前线。

第二道防线是丹水防线,位于丹水东侧,地理位置极为关键,廉颇充分发挥丹水河流优势,筑起难以逾越的屏障。

第三道防线是百里石长城,这不仅是赵国最后的防线,也是赵军粮草运输要道,一旦失守,秦军便能穿越太行八陉,直取赵国都城邯郸。

真正的长平大战精华阶段,就从这里开始。

公元前260年四月,秦军攻下上党后继续东进,向廉颇防线发起猛攻。

第一道防线西营垒没能坚持太久,三个月内被王龁攻破,赵军多位将领被斩。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西

相关内容

9月17日至12月31日 ...
记者从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福州高速公路支队获悉,因道路施工需要,9...
2025-09-15 09:36:46
原创 ...
公元1141年十二月,南宋的都城临安,静谧的西湖边。 一夜之间,...
2025-09-15 09:35:03
原创 ...
好的,我帮你对每段内容进行改写,保持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也...
2025-09-15 09:34:32
原创 ...
当然,下面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我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适当丰富了...
2025-09-15 09:34:28
原创 ...
1947年4月,孙立人被调离新一军,改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长官职...
2025-09-15 09:34:16
原创 ...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苏联经历了一场惨烈且令人震惊...
2025-09-15 09:34:09
原创 ...
岳飞,历史上著名的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他不仅是华夏子孙心中的爱国象...
2025-09-15 09:33:1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小步。 七雄归一系列第21篇和大家见面了。 关于长...
2025-09-15 09:32:57
原创 ...
明朝的巅峰时期 明朝自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起,便拉开了...
2025-09-15 09:32:46

热门资讯

长青|第23届马来西亚默迪卡高... 2025年9月13日,第23届马来西亚默迪卡高尔夫邀请赛总决赛(Merdeka Golf)在北京成功...
东京田径世锦赛百米飞人大战“新... 新华社东京9月14日电(记者吴俊宽、王子江)东京田径世锦赛14日共产生6金,其中牙买加选手塞维尔在男...
原创 田... 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赛的赛场上,中国代表队的整体表现虽然未能实现奖牌突破,但运动员们展现出的竞技状...
原创 “... 1941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全球时,苏联却正悄然上演着一段鲜为人知的黑暗历史。这一事件的主...
原创 悲... 摩天岭的传奇与较量 摩天岭,这片云雾缭绕的高山,古往今来始终是英雄辈出的战场,然而就在这一刻,它却...
原创 大... 当我们提起“格格”这个称呼时,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或许是《还珠格格》那群活泼、可爱的女性角色。记...
原创 诸... 作者:林淼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得好:乱世造英雄。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三国时期堪称一个战乱频繁、风云变...
当长沙遇见非洲,湖湘以一场博览... 湘江潮涌,万商云集。 2025年6月的长沙,以开放之姿擎起中非合作的巨幕——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此...
原创 为... 公元前260年,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在赵国45万大军的全军覆没中落下帷幕,成为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
原创 百... 上古八大姓:解码中华文明基因的姓氏密码 一、从母系氏族走来的姓氏源头:八千年前的血缘印记 在河南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