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洋政府时期,山东的地方长官中,任职时间最久的要数田中玉。他自1919年12月起担任山东督军,一直到1923年10月才因涉及临城劫车案被牵连免职。尽管任期仅四年,田中玉的任职时间比起后来的韩复渠也只是稍短一些。
田中玉原本毕业于直隶武备学堂,之后他进入第一镇炮队第一标担任统带,属于北洋系的核心成员。他曾是段祺瑞的直属部下,然而他与王士珍的关系则更为亲密。王士珍一直自视为清朝的忠臣,民国建立后,他长期隐居,最终彻底退出政坛。虽然田中玉在北洋政府中,只有在王士珍担任陆军总长时,他才得以出任次长一职,显得有些风光,但在其他时段,他始终处于一种无强大靠山、无实际实力的边缘状态。
在那个军阀混战的时期,权力和地盘的争夺异常激烈。田中玉这样一个边缘人物,为什么能在山东担任督军长达五年呢?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运气不错。
田中玉能够出任山东督军,实际上是由于段祺瑞的心腹靳云鹏的保荐。靳云鹏与田中玉的关系并不算深厚,但他出于自己的目的这样做。靳云鹏的亲信潘馥是山东济宁人,曾在山东担任实业司司长,现在在北京任财政次长。他希望将潘馥扶上山东省长的位置。然而,山东省长屈映光是安福系的重要人物,而且他与济南镇守使马良关系紧密,根本不是那么容易被替换的。因此,靳云鹏决定先让田中玉担任督军打开局面,再将潘馥推上省长宝座。田中玉刚刚上任,自然会感恩戴德,而潘馥的任命则可以依靠田中玉的支持,最终掌控山东。
然而,靳云鹏的计划很快遇到了困难。马良手下有四十七旅和边防军第二师,实力强大,而田中玉只有胡聘三一个旅,根本没有能力与马良抗衡。屈映光则通过安福系的关系,在段祺瑞面前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在屈映光和马良的双重压制下,田中玉的局面异常艰难,连自己的职位都难以保住,更别提打开局面了。
幸运的是,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战败,段祺瑞被迫下野。而段祺瑞所依赖的安福系成为直系打击的目标,屈映光和马良很快下台。虽然田中玉的准后台靳云鹏失势,但由于他并非皖系嫡系,且与曹锟等北洋派关系较好,便没有立即被撤换,反而因此得以坐稳山东督军的宝座。
尽管如此,直系对山东的控制也显然有所企图。不久后,吴佩孚便派潘鸿钧进驻济宁,并任命熊炳琦为省长,郭梁臣为济南道尹。显而易见,吴佩孚是想将山东的控制权从田中玉手中夺走,计划让潘鸿钧担任督军,郭梁臣成为省长。然而,田中玉再次幸运地逃过一劫。郭梁臣在刚刚被任命后便因病去世,未能上任。潘鸿钧则爆出了丑闻——他姨太太、女儿和侄子与护兵通奸,事发后潘鸿钧愤怒至极,直接将七人杀害。此事引起了广泛关注,潘鸿钧的声誉彻底崩塌,吴佩孚也不敢再支持他担任督军,最终此事不了了之,田中玉再次避免了被替换的命运。
然而,田中玉的好运并未持续太久,临城劫车案的发生使得各国大使纷纷抗议他治理不善。由于事件的严重性,田中玉最终被迫辞去山东督军职务。尽管他没有强大的后台和显赫的实力,但他凭借着出色的运气,在四年的时间里成功地担任了山东的督军,足以证明他的运势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