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演义》系列的早期,主要人物多为来自瓦岗的秦琼、罗成、程咬金、徐茂公等人。随着唐朝阵营的加入,尉迟恭也加入了阵营。后续的故事传承中,越国公罗家、护国公秦家的人物占据了主要位置,而程家则以程咬金这个活了128岁的传奇人物为主,其他后代则扮演配角。至于尉迟恭家族,其故事传承相对较少,主要有短短六代。
第一代:尉迟恭
尉迟恭,原是山后朔州人,以打铁为生。初次登场是在扬州的玉玺会,他本是为了争夺武状元前去扬州的。当时,他见到伍云召与程咬金正在下棋,伍云召连胜程咬金两局,看程咬金棋艺拙劣,不愿继续比赛,便起身离开。这时,尉迟恭便提出要与程咬金对弈,并拿出三四十两银子下注,而程咬金则拿出五十两。程咬金棋艺实在不好,眼看要输便不再下棋,直接拿起银子准备离开。尉迟恭看到此情景,认为程咬金是在耍赖,便出手教训了他一顿,将程咬金打倒。伍云召见状大怒,冲上前将尉迟恭掀翻,并给了他一顿狠揍。程咬金感到自己有理亏,不敢反抗,急忙阻止了伍云召。但伍云召力大如牛,尉迟恭顿时鼻青脸肿,疼痛难忍,最终无缘武状元,只得灰头土脸地回家。
尽管这次吃了亏,尉迟恭却也获得了意外的收获。回家途中,他遇见了一位奇人,此人赠送了他乌金镔铁铠、双凤铁盔、洋铁长矛、雌雄竹节鞭,并告诫他,日后尉迟家族的荣光都在那根鞭子上,若鞭断了,人也将随之灭亡。此后,尉迟恭参与了太原的招兵买马,虽然一开始未被看中,仅是做了个火头军,甚至因饭量大受罚四十大棍,但他并未气馁。后来,他投奔了定阳王刘武周,成为元帅宋金刚的先锋。尉迟恭的勇猛让人赞叹,他曾连续夺取三关,夜劫八寨,单枪匹马击杀唐军数十名大将,唐军营中无人敢出阵与之对抗。最终,秦琼、程咬金受徐茂公之命,前往洛阳征募尉迟恭。经过一番波折后,尉迟恭加入了李世民麾下,功勋显赫。尉迟恭不仅救驾立下赫赫战功,还曾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李建成,帮助李世民除去大敌,立下更大的功劳。
随着天下安定,尉迟恭被封为虢国公,李渊赐予他单鞭,并嘱咐他“先打后奏”。此后,尉迟恭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还以自己独特的勇猛和忠诚,成为唐朝初期不可忽视的英雄之一。
第二代:尉迟宝林、尉迟宝庆、尉迟号怀
尉迟恭的家庭背景较为复杂,他有三位妻子。梅氏为尉迟恭的正妻,生下了尉迟宝林。梅氏怀孕时,尉迟恭便为孩子取名宝林,并把一根竹节鞭作为信物留给他。然而,尉迟恭赴太原投军后,梅氏被北番的刘国贞掳走,为了保留尉迟家族的血脉,梅氏在北番屈服,尉迟宝林也被认作刘国贞的养子,改名为刘宝林。多年后,尉迟恭在扫北时与刘国贞对战,亲手鞭打了刘国贞,而尉迟宝林得知真相后,也认祖归宗。
尉迟恭的另外两位妻子,黑白夫人所生的尉迟宝庆和尉迟号怀,参与了许多战斗,尤其是在征东时,尉迟宝庆和尉迟宝林联手作战,虽然他们的枪法颇有威名,但最终都因苏宝同的飞刀而丧命。尉迟号怀则在后期投身佛门,出家成为僧人。
第三代:尉迟青山、尉迟江、尉迟松
尉迟青山和尉迟江是尉迟宝林的儿子,尉迟松是尉迟宝庆的儿子。在征西之时,尉迟家族的三代人物均有参战。尉迟青山担任了解粮官,尽管他未在战场上表现突出,但仍有一些战功。尉迟江和尉迟松则担任副先锋,尽力为国家效力。
第四代:尉迟景
尉迟景,尉迟青山之子,绰号“白面虎”。在唐高宗时期,尉迟景与薛刚、程月虎等人交好。在薛刚反唐时,尉迟景作为九焰山的猛将,擅使双钢鞭,曾多次立下赫赫战功,最终继承了鄂国公的爵位。
第五代:尉迟宝
尉迟宝,尉迟家族的第五代人物,身材高大,力气过人。在《粉妆楼》中,他被誉为“南山豹”,参战过程中屡有表现。后来,尉迟宝随定国公马成龙征讨奸佞,屡立战功。最终,他继承了鄂国公的爵位。
第六代:尉迟勃
尉迟勃是尉迟家族的最后一位人物,效力于郭子仪麾下。他在白虎星郭子仪平定安禄山之乱时表现尤为出色。尉迟勃和其他猛将一道将安禄山斩杀,凯旋而归,继承了鄂国公的爵位。此后,尉迟家族便没有了后代。
随着唐朝的衰落,尉迟家族渐渐没落,尽管他们的鼍龙枪法依然流传,成为了幽州马家的宝贵传承,但尉迟家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