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有一支特殊的精锐部队,名为白毦兵。它被誉为蜀中最为强悍的兵种,每名士兵都具备以一敌十的战斗能力,即使在千军万马中结阵,依旧难以被突破。这支部队的存在虽长时间未曾为外界所知,但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书信中有所提及。诸葛亮在建兴四年(公元226年)写给蜀国中都护李严的信中提到:“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此文说明了白毦兵的实际战力和其独特的性质。
在信中提到的“到所督”指的便是白毦兵的统领,陈到。
陈到,字叔至,生卒年不详,来自豫州汝南。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长期担任白毦兵的指挥官,虽然他的名气常常逊色于赵云,但他以忠勇和精湛的武艺在蜀汉阵营中占有一席之地。蜀汉建兴年间,陈到被任命为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并封为亭侯。
陈到早年便投身于刘备麾下。刘备当时担任豫州牧,陈到凭借高超的武艺和忠诚被刘备极为器重。刘备从自己的精锐部队中挑选了一部分士兵交给陈到训练,这支部队便成了后来的白毦兵。白毦兵的任务并非参与战斗中的攻城掠地,而是专门负责保卫刘备和他的重要部属的安全。陈到负责指挥这支部队,他的战斗力与虎痴许褚相匹敌,但由于他的低调和隐秘性,他也逐渐成为了三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将领之一。
由于职责的特殊性,陈到被有意“冷藏”,没有人知道他的真正年龄、出身以及家庭背景。即使是曹操多次派遣特务进行暗杀,陈到总能成功挫败这些阴谋,保护刘备化险为夷。随着时间推移,曹操和孙权的势力逐渐了解刘备身边这位神秘人物的存在。
陈到与赵云一同担任刘备的亲卫队长,赵云在明,而陈到则在暗。长坂坡之战时,赵云敢于孤身去救刘备的幼主,因为他知道刘备身边有陈到这位默默无闻的守护者。然而,直到关羽兵败被杀、刘备举国之力誓言为关羽报仇时,陈到才开始展现出他的非凡战力。
在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之战后,蜀汉的军队被吴国大败,陈到和傅彤被派遣断后。在这场战斗中,傅彤英勇牺牲,而陈到则誓言为同袍复仇。在白帝城外的猿臂角,陈到带领着七百白毦兵,每人手持长矛和朴刀,孤身阻挡住了吴国近万兵马的追击。这一壮举让陈到的名声响彻蜀汉。
刘备去世后,陈到才从亲卫头领的位置上卸任,迅速晋升为蜀汉的二号军事人物,仅次于赵云。他的身份逐渐由神秘转向公开,成为蜀汉的重要军政人物。此时,蜀汉分为四大军区,陈到被任命为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并封为亭侯。作为白毦兵的统领,他的威慑力让吴国对蜀汉始终保持敬畏,陈到的存在,令吴国对蜀国的任何野心都心生忌惮。
陈到镇守永安期间,吴国未敢轻举妄动,陈到的声望堪比张辽在“逍遥津”之后的影响力。直到陈到去世,仍然没有任何敌人敢轻视蜀国。在历史记载中,关于陈到的资料非常稀少,许多他的战绩和事迹被罗贯中巧妙地嫁接到赵云的身上。也许,罗贯中认为一个忠勇无双的将领就足够,因此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陈到被遗忘,只有赵云的形象愈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