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欧洲宪兵到欧洲公敌,德裔沙皇如何“培养”革命力量?
创始人
2025-09-11 09:03:59
0

大家好,我是up主墨家君,今天我们迎来“千年俄罗斯”的第四集。本期将为大家揭示,俄罗斯帝国如何从鼎盛走向衰败的历史过程。

简短回顾: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这两位风云人物分别为俄罗斯帝国打开了两条出海通道,为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然而,上集提到过,叶卡捷琳娜大帝实际上是德国的公主,而从她开始,尽管沙皇依旧是罗曼诺夫家族的后代,但他们所继承的却是越来越浓厚的德国血统。原因是沙皇们一代代娶的妻子几乎都来自德意志贵族,哪怕偶尔有非德国籍的皇后,她们也是德意志民族的代表。从保罗开始,接着是亚历山大的三位继承者和尼古拉,都继承了这种德国血统。也许正是这种德式的思维方式,使得沙皇们的改革总是脱离俄罗斯的实际情况,很多政策都显得过于脱离民众的需求。

叶卡捷琳娜大帝渐渐老去,她心里最大的焦虑便是自己的儿子保罗。这个儿子,简直是个灾难。随着保罗越来越像叶卡捷琳娜的德意志丈夫彼得三世,他在民间的支持度也逐渐降低。保罗继位后,便推翻了母亲的所有政策:叶卡捷琳娜宠爱贵族,他则对贵族进行压迫;叶卡捷琳娜扩张版图,他偏向和平;叶卡捷琳娜与盟友紧密合作,而他则与曾经的盟友翻脸。为了与英国决裂,保罗甚至派遣顿河哥萨克去印度与英国争夺领土。

叶大帝的老臣们几乎要崩溃了,他们最终决定让叶卡捷琳娜亲自教育的长孙亚历山大提前继位。此次政变的核心人物是叶大帝的最后一任面首朱波夫。关于保罗之死的原因众说纷纭,普遍认为他是在政变过程中神秘去世,而他的家人——妻子和子女们却没有追究凶手。

年仅24岁的亚历山大面对的第一个挑战便是拿破仑。初次交锋便遭遇惨败,接着连战连败,俄罗斯军队在奥地利战场退至边境,不得不向拿破仑求和。拿破仑考虑到俄罗斯的庞大和亚历山大的亲和力,提出了一项看似友好的合约:只要俄罗斯支持法国的大陆封锁令,俄法便可成为盟友。

这份协议几乎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崩溃,因为英国是沙俄最大的贸易伙伴,俄英两国经济高度互补,禁运导致俄罗斯的农产品积压,人民的生活急剧困苦。为了避免经济崩溃,亚历山大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走私现象蔓延。这样,英国实际上并未受到封锁的影响。

然而,拿破仑对俄国的侵略最终爆发。1812年6月,他带领60万大军入侵俄罗斯,而俄军只有22万人。在这种劣势下,俄军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表面上看,拿破仑如同顺风顺水,但事实上,他的补给线受到了哥萨克游击队的不断骚扰,而占领的领土越来越多,能够调动的兵力却越来越少。正如俄军统帅库图佐夫所说:“拿破仑的军队像一股洪流,虽然不容易击败,但莫斯科会像海绵一样吸干这股洪流。”

拿破仑最终在莫斯科外的博罗季诺战役中取得了胜利,随后占领了莫斯科。可是,进入城市后的法国军队惊讶地发现,莫斯科已经成了一座空城,所有粮食和物资早已被撤走。为了不给法国军队提供任何资源,俄罗斯人放火焚烧城市,拿破仑扑灭一场火灾,便有新的火灾接踵而至。最终,拿破仑只能在莫斯科滞留35天,直到城市烧成废墟,没了可烧之地,才勉强撤军。

曾经在9月底去过莫斯科的我,深知莫斯科的严寒。中国江南的冬天穿着最厚的羽绒服都抵挡不住寒风,而法军在没有足够装备的情况下,痛苦可想而知。10月19日,拿破仑撤退时,60万大军只剩下14万。

撤退的道路上,俄军的哥萨克骑兵成为拿破仑最可怕的敌人。几乎所有的火炮和补给队都被俄军缴获。最后,拿破仑只能丢下大部分军队,带着几名亲卫兵,狼狈地逃回了法国。

亚历山大一世带领俄军一路追击拿破仑,直至巴黎,并最终占领了巴黎。虽然亚历山大一世未曾取得“大帝”的头衔,但他战胜拿破仑的成就却达到了前两位大帝未曾触及的高度,成为了欧洲的领导者。然而,亚历山大心知肚明,尽管他在军事上战胜了拿破仑,但在思想上,他无法压制由拿破仑代表的革命潮流。

亚历山大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在拿破仑侵俄之前,他曾尝试进行一场失败的君主立宪改革,提出限制皇权、三权分立、选举议会等大胆措施。虽然这些改革看似平凡,但在19世纪初,其激进程度仅次于法国大革命。可惜,改革遭到了贵族阶层的强烈反对,他们害怕沙皇削弱自己的权力。

亚历山大更加没想到的是,曾随他抵达巴黎的青年贵族们,在法国大革命的氛围中发生了彻底的思想转变,他们不再愿意接受君主立宪,而是要求通过暴力推翻沙皇,建立自由民主的俄罗斯。

亚历山大一世颇为灰心,因为他发现,革命派的思想来源竟然是自己培养的贵族阶层。1825年9月,亚历山大得知一部分军官正在策划政变,准备在他南巡时刺杀他。亚历山大没有采取行动逮捕这些人,而是选择去海边度假,并不久后“病死”。当时流传着一个传言,沙皇可能是假死,甚至有传闻称他已出家为僧。

由于亚历山大没有儿子,皇位由他的弟弟继承。两位弟弟在继位问题上犹豫不决,宁愿互相誓言效忠,也不愿承担皇位。经过一番拉扯,最终亚历山大一世的遗嘱公布,尼古拉成为了新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在登基的当天,迎接了一场革命党人的起义,但他轻松镇压了这次起义,并决定从严处置,结果五名起义头目被处决,其他三百多人被流放。

尼古拉一世的统治方式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在外面,他挑起了与欧洲各国的纷争;在国内,他通过严厉的高压政策来防止革命思想蔓延,实行思想控制,严查新闻与出版,甚至对作家的言论进行审查和打压。虽然表面上平静,但革命的潮流依然在暗中流动。

尼古拉一世最终遭遇了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这次失败导致沙俄失去了黑海的控制权,最终他无法承受巨大压力,选择自杀,把烂摊子交给了儿子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继位后,国内爆发了大量农民起义,改革的呼声四起。1861年,他宣布实施改革法令,其中废除了农奴制,并以国家债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土地购买计划。尽管这一改革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之一,但最终由于未能真正平衡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反而导致了更深的社会矛盾。

最终,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失败,暴力和革命的呼声日益高涨。他自己也因此成为了革命党暗杀的目标,最终在一次爆炸中身亡。

接下来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实行了极度保守和高压的政策,镇压了所有的革命活动。此时的沙俄已经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俄罗斯人民的革命热情愈发高涨,而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沙俄的崩溃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

尼古拉二世的登基更是象征着俄罗斯的衰败。经过一系列灾难性的事件,沙俄最终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而革命的火种也逐渐在民间蔓延。

下一期“千年俄罗斯”,我们将继续讲述沙俄的覆灭,以及苏联如何在危难中崛起,成功战胜了两次灭国的灾难。期待与大家的下期再会!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多功能、智能化及轻量化是全球滑... 滑雪镜是一种专门为滑雪运动设计的护目镜,也称为滑雪护目镜。它主要用于保护眼睛免受强烈的阳光、风、雪等...
原创 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红军进行了重要改编,成立了新四军。新四军的成立,标志着...
原创 朱... #翻阅一本好书,过不浮躁的生活,尽在「搜狐有好书」#在历史长河中,三国时代以其英雄辈出、权谋迭起而成...
【廉洁家风】朱德:勤俭持家,不... 朱德(1886-1976),作为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他不仅是卓越的军事家,更以“严于律己、勤俭持...
原创 他... 在晚清的宗室中,有一位人物备受关注,他是道光帝的曾孙,幼年时期曾被看作是皇位的有力候选人,然而最终未...
走进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大家庭,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备受人们关注。了解这个民族的各方面情况,能...
诸葛亮有意培养姜维为接班人?然... 前言: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姜维的命运与诸葛亮紧密交织,而他到底是不是可用之才?诸葛亮又是否有...
原创 袁... 在东汉末年那段混乱的时期,有一位声势浩大的军阀,他出身显赫,似乎具备了所有成为强者的条件。从家族背景...
国民党王牌军第七十四军历任军长...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第七十四军是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被称...
原创 为... 丁宝桢是清朝晚期著名的清官与廉吏,深受百姓爱戴。他历任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因其一生清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