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全球有着许多希望美国衰退甚至解体的声音,也有一些国家怀揣着这样的愿望。其根本原因可以简单地总结为:美国的霸主地位令不少国家受尽了压力。
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有着巨大差距。美国虽曾多次站在崩溃的边缘,但每一次都能成功化险为夷,从绝境中脱身。回顾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那场经济危机几乎让美国彻底崩溃,但十年后,美国却凭借其强大的工业与经济力量崛起,并在二战期间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力量,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军需品以及日常物资援助,成功跻身全球超级大国之列。
即便是在越南战争中遭遇惨败,令美国国内一片灰心丧气,苏联也曾为此暗自欢欣。但时光流转,最终倒下的却是苏联,而美国顺理成章地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进入新世纪,尽管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让美国的实力受到了严重削弱,尤其是阿富汗仓促撤退的失败,更让美国的国际形象遭受重创,但即使如此,美国仍然没有彻底崩溃。
尤其在当前的局势下,联合西方阵营却无法“打垮”俄罗斯,而美国全力支持的以色列也在哈马斯的攻击下陷入困境,显得束手无策。此时,美国的衰退论再次出现,甚至连美国人自己也对未来充满疑虑。
那么,美国是否真会因衰退而最终崩溃,甚至解体呢?要正确判断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美国强大的根本原因,以及它作为国家的本质,否则我们可能会再次误判形势。
许多人认为,美国的强大源自其军事力量和通过战争获得的财富。他们指出,美国自建国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参与战争,但问题在于,为什么只有美国能够凭借战争实现强大?历史上,不乏战争不断的国家,为什么它们未能像美国一样强盛?
有观点认为,美国的强大归功于其科技实力的领先,然而,为什么美国能够在科技领域领先呢?深入追溯,我们会发现这背后其实有更深层的原因。
此外,还有人认为美元体系的“薅羊毛”行为是美国强大的主要原因。尽管美国从美元体系中获益这一点无可否认,但它并非美国强大的唯一因素。早在1894年,美国的GDP就已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一,然而美联储的建立要等到1913年。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才正式确立,但在战争期间,美国已经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
即使布雷顿森林体系被废除,美元与石油挂钩后,美国依然在越南战争中失败,而在美苏冷战中也一度处于劣势。即便在今天,美元体系的优势下,美国依旧背负着庞大的债务,债务总额超过了32万亿美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已经衰退,更不代表美国即将崩溃。
衰退通常表现在经济的停滞或负增长上,但近些年来,美国的GDP一直在稳步增长。例如,2025年,美国的GDP增长预计达到5.2%,总量可能会创下30万亿美元的纪录,显然,这与衰退的表现并不符合。
对于“债务将导致美国崩溃”的观点,也需要从美国的经济增长策略来看。美国的债务如果用于刺激经济发展,那就不会引发崩溃。事实上,美国采用的是“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
美国国内的债务构成中,大约80%的债券是由美国自身购买的,只有20%为外债。换句话说,大部分债务都是本国人持有的。正因如此,国内债权人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崩溃吗?显然,不太可能。只要美元的信用和美国的国家信誉保持稳定,这些债务对美国的崩溃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至于美国政府“停摆”问题,问题的根源并不在资金短缺上,而是政党之间的内斗与博弈。例如,在乌克兰援助问题上,共和党议员与白宫博弈,要求增加对移民问题的投入。这类政治博弈远比资金问题本身更为复杂,停摆的真正原因是党派利益的对立。
说到美国的“内斗”,这常常被视为其衰退甚至崩溃的根源。然而,自美国建国以来,内斗一直未曾停止。这种内斗一方面带来了资源的内耗,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战略性的调整与政策改变,正因如此,美国才屡屡从危机中反弹。
美国是否会崩溃或解体的问题,客观来看,历史规律表明,任何强大的国家都难逃兴盛与衰落的周期。美国也不例外。然而,当前的情形需要理解美国的国家本质及其运作机制。美国如今的衰退更多是“相对衰退”,因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整体实力依旧在上升。
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虽然偶尔会有州提出“独立”的要求,但这更多是地方对联邦政策不满的表现,和政治争斗的产物。如果美国能够避免堕落为“二流国家”,其解体的风险就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美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它更像是一个地球村中的“试验田”。其历史规律与传统国家不同,因此,无法用传统的经验来衡量其未来。美国的韧性和灵活性,使得它往往能够渡过危机,继续保持强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