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history,content:皇太极的突然离世,令清朝内部的权力争斗迅速浮出水面。虽然博果尔在当时并非没有优势,但最终未能继位,究竟为何如此?
(一)皇太极的猝死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清太宗皇太极一整天都充满信心地处理着国事,忙碌而高效。然而,夜幕降临时,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将他包围,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令宫中气氛瞬时凝重。而就在这惊雷轰鸣中,皇太极突然崩逝。最新医学观点认为,他的死因极可能是中风。
这一事件从各方面来看都显得十分突然,特别是皇太极本人的意志和活力都未显出任何衰退的迹象。在他的统治下,清朝在不久前刚赢得了与明朝的松锦大战,皇太极更是亲自率领大军,周密规划,在战场上成功包围了敌军,为后者的溃败立下赫赫战功。对于他所展现出的战斗力和敏捷的思维,朝中其他将领都十分钦佩。更何况,当时年仅51岁的皇太极,政治生涯的黄金时期正酣,比他年长9岁的礼亲王代善仍在世,甚至努尔哈赤活到67岁才去世。
皇太极的突然离去令清朝的高层毫无准备,连他本人也绝对无法预见自己竟会在此时辞世。因此,他在生前并未为继承者做出精准规划,这直接引发了他去世后长达十七天的皇位争夺战。
(二)博果尔的处境
由于皇太极在世时没有明确的继承人,导致其去世后豪格和多尔衮两派之间开始了激烈的争斗。在当时,皇太极的嫡子包括长子豪格、五子硕塞、九子福临以及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其他均为庶子。清朝的初期体制中,大福晋和侧福晋是正室,她们所生的子女都被视为嫡出。而庶福晋生的孩子则为庶出,位置相对低下。长子豪格的生母是皇太极的第二任大福晋乌拉那拉氏,但因在后宫中获罪而被休弃,早逝。豪格虽然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在关键时刻却显得犹豫不决,放弃了自己应有的地位,最终遭到了多尔衮的惩罚。硕塞的母亲是皇太极的侧妃叶赫那拉氏,亦是其表妹,因权力斗争不得已被改嫁,硕塞在内斗中愈显孤立。
在这种情况下,福临和博穆博果尔便成了关注的焦点。福临那时仅6岁,而博果尔则年仅2岁。显然,福临在年龄上占据优势。此外,福临的母亲庄妃来自蒙古科尔沁,已经归附清朝超过二十年,深得人心。而博果尔的生母贵妃来自阿霸亥部,仅归附九年,归附初期的基础较为薄弱。另外,贵妃的前夫是蒙古的林丹汗,已故之子阿布鼐在当时年仅9岁,后来成为察哈尔亲王,这使得朝中大臣们对博果尔的王位之路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如果博果尔登基,他的异父兄阿布鼐将可能拥有过大的权力,甚至危及清朝的根基。最终,在多方权衡下,朝廷决定拥立福临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