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辉煌的大明王朝中,除了历史上著名的千古一帝朱元璋及其侄子朱棣外,其实还有一位不可小觑的皇帝,他名叫成化大帝朱见深。他在许多方面的作为,甚至超过了这两位杰出帝王,令人印象深刻。
成化大帝朱见深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他对待百姓极其仁爱、宽厚和慷慨,真正体现了“爱民如子”的精神。其次,他在对待敌人时,却是心狠手辣,绝不留情。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他的执政风格独具特色。
在成化三年,大明王朝的奴儿干都司遭到来自通古斯人的骚扰与侵害,首领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祖先,名叫爱新觉罗董山。朱见深果断下令对这些侵略者发起军事攻势,命令中包括“捣其巢穴,绝其种类”,这相当于一项种族灭绝的宣言。这场著名的军事行动被称为“成化犁庭”,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敌人被迫四散逃窜,哭泣声不断。大量通古斯人逃入西伯利亚的深山老林,奴儿干都司的百姓则重新回到了安宁自由的日子中。
在对待敌人时展现出的果断与无情,朱见深对待自己百姓时又是怎样的呢?他一生中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减轻百姓的税负。在他统治的23年间,官田的税粮减少了至少两千万石,表现出他对民生的关心与善待。而在成化21年,朱见深更是对山东、南直隶、四川、河南、山西五个省的田赋进行了大幅度的减免,数额高达250万石,这个数字让人感到惊叹,是每年都在惠及民众的丰厚诚意。
不仅仅是免税,朱见深还喜欢从自己的腰包中拿出银子来帮助穷苦的百姓。在他统治的23年中,几乎每年都有至少30万两银子被他发放给贫困家庭。这样的举措使得他成为民众心中的“恩主”。
朱见深治下的百姓生活得多么幸福,查继左在其著作《罪惟录》中用“四个字”概括了当时百姓的生活状态:“幸斯小康”。这意味着,在成化时期,中国的普通百姓过上了小康生活,其生活水平几乎可以媲美今天的中国人。
由于成化犁庭的成功,通古斯人受到重创,痛恨朱见深,拼命抹黑他,诋毁他的名声,然而这些谣言往往经不起推敲。在这一点上,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效法成化大帝朱见深,要对自己的同胞表示仁慈,而对敌人则要果断无情,因为对敌人的宽容,最终可能会带来对同胞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