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亡,始亡于嘉靖。”
明朝的嘉靖年间,历史上常被提及,许多人认为明朝的衰败开始于这个时期。朱厚熜,年号“嘉靖”,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虽然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权谋能力成功巩固了自己的皇权,但他后期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荒废政务,最终为明朝的衰退埋下了隐患。
一、武宗去世,年轻的朱厚熜被选为新皇
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后,年仅31岁的他没有留下子嗣,这使得继承问题变得复杂。大臣杨廷和与张太后商议后,决定由朱厚照的堂弟、年仅15岁的朱厚熜继位。朱厚熜是明宪宗的孙子,年纪轻轻便被推上了皇帝的位置,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嘉靖皇帝。
当时,明武宗朱厚照为人放纵,沉迷于享乐,常常无视朝廷事务,甚至多次带着随从私自出宫游玩,试图削弱文官的权力。因此,杨廷和等大臣认为朱厚熜是一个相对容易控制的对象,他们认为他“听话”且不具备强烈的个人意志。然而,朱厚熜的性格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温顺,他最终以强硬的手段反击了那些曾经希望利用他的文官。
二、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权力
朱厚熜刚刚进入京城时,便给了文官集团一个下马威。当时,在他进城的前夕,有一位大臣提议称他为“皇父”并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叔”。这一提议引起了朱厚熜的强烈反感。他认为如此一来,自己的父亲便被抹去身份,于是迟迟不肯入城,和大臣们僵持了一整天一夜,最终大臣们屈服,他才进京。此事显示了他在处理权力关系时的强硬和果敢。
登基之后,朱厚熜不满杨廷和为他定下的年号“绍治”,坚持要更改,最终将年号定为“嘉靖”,意味着他决心为自己的统治树立全新的标志。接下来,他又试图给自己的父亲兴献王封帝号,并想将父母分别封为皇帝与皇后。然而,这一举措遭到了杨廷和等文官的坚决反对,认为这违反礼法,甚至可能破坏他作为继承人的合法性。
杨廷和以辞官威胁朱厚熜,但未料到,朱厚熜反而趁机批准了他的辞呈。杨廷和失去权力后,不仅被许多人诬陷为贪污受贿,还被嘉靖帝打入监狱。尽管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杨廷和罪行,但朱厚熜依然对他施加酷刑。最终,杨廷和被贬为平民,且在一年后郁郁而终。
三、“壬寅宫变”中侥幸逃脱,追求长生之道
朱厚熜登基后的性格逐渐显露,他残酷且专横,尤其对待宫女和嫔妃。他心情不好时,常因小事惩罚宫女,甚至将她们打至致命。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后宫的宫女和嫔妃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策划了一次宫变,企图杀死朱厚熜。然而,由于技术失误,宫变未能成功,朱厚熜侥幸逃脱,而参与的宫女和嫔妃们全部遭到残酷的处刑。
那么,朱厚熜为何会成为如此暴戾的君主呢?在这之前,他已痴迷于长生不老的术数,为了求仙求寿,不惜任用道士为他炼制丹药。甚至听信一些道士的谗言,用13至14岁少女的经血为药引,且这些宫女不得与外界联系,日常只能吃桑叶、饮露水,甚至在生理期也不例外。宫中众多宫女在这严苛的条件下承受了巨大的身心折磨,她们的生活充满了死亡的恐惧。终于,忍无可忍的宫女们决定反抗,结果却因计划失败而遭到灭顶之灾。
此事让朱厚熜愈发认为自己的“侥幸逃脱”是因为自己诚心修道,自此,他便开始彻底放任朝政,将自己隐藏在西苑,专心于修道与追求长生之术。
小结
从朱厚熜夺回权力到荒废政务,明朝的历史仿佛是一出悲剧。尽管年轻的嘉靖皇帝在刚登基时展现出了卓越的权谋才能,通过一系列手段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但他后期完全沉迷于修道与长生之术,忽视了国家的治理。倭寇的猖獗、蒙古部落的骚扰以及严嵩父子的奸政,直接导致了百姓的疾苦和国家的动荡。正如所说,“明之亡,始亡于嘉靖”,这绝非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