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小说中,刘备在登基为汉中王之后,为了加强政权、巩固军队,开始大力任用和封封官员。其中,他的五位猛将因战功卓越,被誉为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这五位将领不仅是刘备身边的忠臣,更是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小说中提到,驻守荆州的关羽得知自己的老友黄忠和自己一样同列五虎上将,心中颇为不满,甚至直言:“张飞乃我弟,马超是名门之后;赵云长期随我的兄长,是我弟兄。他们三位的能力和我不相上下,这我可以接受。但黄忠何等人物,竟敢与我并列?真正的男子汉怎能与老兵为伍?”
在此关键时刻,来使上前劝说道:“往昔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而韩信虽然是后来投靠刘邦,但却得以位居萧何和曹参之上,然而他们对此从不怨恨。如今刘备虽已封你为五虎将,你也应该承认汉中王的恩情,与黄忠同舟共济,分享荣辱,绝不能斤斤计较官位的高低。”关羽听后悟了,终于接受了这个封号。
那么,关羽为何一开始不愿与黄忠同列呢?有很多观点认为,关羽与黄忠曾经交手过一次,两人斗了个不可开交,甚至黄忠在箭术上略胜一筹,曾一箭射中关羽的头盔,若非黄忠手下留情,关羽恐怕早已身死。这一经历让关羽心中对黄忠产生了怨恨,心里更加不愿与之位列。然而,这并不是关羽不愿意与黄忠为伍的真正原因。
关羽向来讲求仁义礼智信,深知春秋大义。在被曹操的军队围困时,他的降臣条件就是“降汉不降曹”,在名义上坚守自己的忠贞之气。后来,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关羽果断舍弃了对自己极为优待的曹操,将他亲旧的决定抛在脑后,毅然归队刘备。正因为这份忠诚,关羽被视为忠贞之士的榜样。
而黄忠的背景则不同,他最初是长沙太守韩玄的部将。虽然鸟儿最终会选择最适合的栖息之地,但在关羽眼中,黄忠的投变似乎是因形势所迫而不得已而为之。关羽以自身的品格来看,十分鄙视这种随意投降从而换取个人利益的人,因此才会产生不愿与黄忠并立的想法。此外,黄忠在战场上以一己之力斩杀夏侯渊,使得声名大振,这让一向自视甚高的关羽感到一丝威胁,才因此口出不逊。各位读者,你们对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