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提到一个很多人的误区了:对于古代国家(即使是今天也一样),不能单纯的以国土面积来评判实力。
在战国地图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魏国的国土面积并不算大,后期的国土面积更小。而秦楚两国则是大的没边,似乎实力要比魏国强上好几倍。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在古代社会,科学技术极度落后,春秋战国时期就更是落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连牛耕技术都没有全面普及。垦荒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所以在古代社会,人口是高度依赖于良好的自然条件的!
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原因主要在于黄河流域有广大的冲击平原。丰沃的水土和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是古代农民的天堂。所以在漫长的封建史上,黄河流域一直是经济的绝对中心,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成为经济重心的割据要到明清时代才正式确立。
所以,河南、山东、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湖北北部、江苏北部的广大地区,在古代社会里养育了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对于古代政权来说,由于生产力与技术的落后,人口代表了绝对的国力,而魏国的位置恰恰在河南一带,所以虽然其拥有的面积较小,但国力并不弱与秦楚等大国。
今天我们视为经济重心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非常原始。在当年的人眼中,过了长江的土地就属于绝对的烟瘴之地了。过了云梦大泽(在今湖北)以后就是野兽横行的世界,至于两广岭南一带,基本等于无人区,直到唐宋时期,两广还属于发配的犯人才去的地方。
所以楚国虽然面积很大,但在春秋战国时期曾经长期受到中原诸侯的轻视,楚国自己也说“我蛮夷也”,后来随着土地开发实力才逐渐上升。空有幅员千里却没有人口,实在是纸老虎。
而秦国的情况也差不多,秦国的面积多是夷狄的荒蛮之地,商鞅变法以前,秦国的风头远不如中原的魏齐等国,可见面积没什么大用。
而魏国既拥有优渥的自然条件,众多的人口,也拥有先进的军事制度。在战国时期,历代魏王都很重视军队的改革,尤其是经过吴起改革之后的魏军,拥有让天下诸侯闻风丧胆的魏武卒,在当年骑兵上没有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魏国的实力是非常令人恐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