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纪是属于中国还是美国?
创始人
2025-09-08 01:32:59
0

“对付敌人要比对付朋友来得简单。”

文 / 巴九灵

《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这是《纽约时报》5月19日的一篇重点社论。

一贯热衷于唱衰中国的《纽约时报》并非突然转性,而是他们有更加需要唱衰的对象——特朗普。这篇文章多角度地指责特朗普,说他正在大肆破坏美国力量和创新的支柱,执着于关税,而没有意识到中国构成的威胁有多大。

在美国精英阶层看来,中美正在进行决定一个世纪世界格局的生死角力,而特朗普居然在执着于区区贸易逆差,短视到令人痛心疾首。

属于美国的世纪

在美国精英阶层看来,正是过去优秀的战略,让美国得以“领导”全球近一个世纪。

1946年,时任美国驻苏联大使的乔治·凯南,给华盛顿拍了一份长达6000字的电报,题为《对苏联的指控》,他指出,斯大林一定会扩张自己国家的实力,并且不惜伤害美国的利益。

乔治·凯南与他发送的电报

图源:网络

一年后,凯南又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苏联外交行为的根源》,驳斥了战后美苏可以通过强强联盟来维持世界稳定的“幼稚想法”,他将苏联比喻为一个发条玩具,会坚定地朝着特定方向进军,并摧毁一切阻挡它的对象。因此,美苏两国的斗争将避无可避,而美国则必须强硬起来。

以这篇文章为起点,凯南在论战和思考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战略思想——“遏制”,即美国需要千方百计来遏制苏联这台机器扩张,从而维护世界的稳定与美国的利益——这成为了美国在冷战期间的主导思想,而凯南本人则获得了“冷战之父”的称号。

在后来的时间里,保罗·尼采、亨利·基辛格、布热津斯基、沃尔福威茨相继主导了美国的外交政策,虽然风格、侧重点大为迥异,但是大方向都没有偏离凯南的遏制策略。

基辛格访华

图源:网络

他们全都致力于打造一个稳定的世界格局,而这个格局则必须由美国主导,美国的经济利益要得到优先保证,美国的价值观要向世界扩张,美国的军事优势则作为支持这些行为的强大后盾。

他们博学强识,他们深思熟虑,最重要的是,他们赢了。曾被许多人认为将屹立千年不倒的苏维埃联盟,在这些精英设计的竞争策略下轰然瓦解,仅享国祚69年。

但胜利总是有代价的。

冷战胜利使得精英阶层产生了过度的自信,甚至出现路径依赖。证据就是,美国竟开始自发地寻找类似苏联的敌人。

1998年,北约开始东扩。对此,时年94岁的凯南批评道:“这是一场新冷战的开始,俄罗斯人将会逐渐做出相当不利的反应……这是一个悲剧性的错误。”

美国在制造敌人

2005年,美利坚伟大的战略家凯南逝世,遗憾的是,他最终没能看到这个错误被修正。相反,它至今还在不断扩大中,因为美国的“冷战雷达”照到了中国。

就在凯南去世的同一年,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此后五年,他来了五次,去过包括延安在内的多个城市。他说:“我突然意识到,西方主宰世界的500年已接近尾声。”

次贷危机爆发后,尼尔·弗格森关于中国的言论以及他的“美国帝国论”越来越得到美国鹰派政客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将中国视为潜在劲敌。

曾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表达过与尼尔·弗格森类似的观点:人们往回看这段历史,冷战的结束,在美国、欧洲发生的情况,以及伊斯兰世界的争斗,都只是第二等事件,第一等事件是,亚洲的崛起,中国的复兴。

劳伦斯·萨默斯

图源:网络

特朗普本任期的核心幕僚彼得·纳瓦罗,早在2006年就写了一本书——《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他将美国的结构性贸易失衡风险、制造业空心化风险,全都归咎于中国,并认为中国的目标是“实现全球制造业控制”“瓦解西方自由秩序”。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时曾担任总统首席战略官的史蒂夫·班农的观点也差不多,他认为,这几年的民粹大规模兴起,正发生在一个独特的全球阶段,即中国的崛起;中国通过种种手段摘走了本应属于美国的技术创新,而美国自与中国建交以来就怀抱的期望则完全错误——中国在经济发展后并不会变成美国想要的样子。总体而言,“这个世界,正处于刀刃之上”。

很明显,在他们眼中,中国就是第二个苏联,是需要全力击倒的敌人。

为什么次贷危机以后美国政界会突然加大对中国的敌意呢?美国人自己就完美解答过。

在美剧《纸牌屋》中,有这样一段剧情:主人公安德伍德总统身陷各种丑闻,大位摇摇欲坠,于是,他决定向恐怖组织宣战,以转移公众注意力。他最后的内心独白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制造恐怖。”

图源:网络

艺术从来都源于生活。

不一样的“敌人”

敌人,可以凝聚共识;敌人,可以转移矛盾。战胜敌人还能获得巨大的声望与利益。难怪特朗普总统一直在强调自己“赢赢赢”了。

问题是,如果最后没赢呢?

今日的中美关系,与当年的美苏关系相比,有太多不同。

第一,当年的世界格局是两极对峙,世界各国非美即苏,少有中间地带;如今的世界则更加复杂多元,各国之间利益交织,想通过制造敌人来团结盟友,难度陡增。

第二,当年双方意识形态对立严重,都试图将彼此的价值观向外推广,展开激烈的代理人竞争。如今中国却不进行意识形态输出,强调各国应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发展道路。看起来,这个敌人更为擅长凝聚共识。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当年美苏两国集团在经济上几乎没有往来,而如今中美却互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需要美国广阔的市场,美国也需要中国强悍的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美国商店里出售的中国制造商品

正如乔治·凯南所言,“对付敌人要比对付朋友来得简单”。

而且,美国自身的状况也较当年有了较大恶化。比如,1970年代,美国前1%的富有者只拥有8%的税前收入,但现在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20%;此外,蓝领阶层的收入增速也大幅下滑,甚至出现倒退。贫富差距滋生了大量了社会问题,也破坏了美国的国际形象。

另一方面,中国的状况在某些方面还要强过苏联。比如,中国的GDP现在已超过美国(以购买力平价计算),而苏联多数时间不足同期美国的一半。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尼特克,让美国人大为恐慌,意识到苏联在太空科技领域可以与其展开竞争。而今年年初DeepSeek的火爆,则让美国人感觉,这样的“斯普尼特克时刻”还可能有很多很多。

时移世易,种种迹象都显示,美国在这场新冷战里开局不利,难怪《纽约时报》会搁置反华立场,振臂高呼:“本世纪究竟属于中国还是美国,这取决于我们。但是改变方向的时间已经不多。”

可惜的是,总统先生并不喜欢看《纽约时报》,他的拥趸也不怎么看。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相关内容

原创 ...
当提到北洋政府,许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军阀混战、缺乏民族...
2025-09-07 23:04:07
耶律楚材:元朝文化与政治的...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贡献闪耀...
2025-09-07 23:04:05
原创 ...
衣赐履按: 上回我们提到,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正式发起对洛阳的进攻。...
2025-09-07 23:03:57
曾经,很多人对西方有着极大...
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 总觉得他们曾经强...
2025-09-07 23:03:39
清朝六部尚书和八大总督相比...
清朝时候,六部的老大分别是吏部的头儿、户部的头儿、礼部的头儿、兵部...
2025-09-07 23:03:36
原创 ...
一、是狡虏,还是刘皇叔? 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几...
2025-09-07 23:03:01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串联“...
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正式建成通车。一年来,这条铁路线不仅为...
2025-09-07 22:51:36

热门资讯

原创 韦... 韦昌辉的弟弟韦俊为何选择降清,最后得以善终? 1884年,韦俊在安徽宣城安然去世,这位曾在太平天国...
原创 秦... 1969年,秦基伟将军被调到湖南省汉寿县的一个军垦农场,从昆明军区司令员的高位,降至一名普通的老兵。...
原创 美... 杰斐逊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仅次于乔治·华盛顿。在美国的独立战争时期,他是华盛顿的亲密...
原创 1... 1977年,美国国务卿万斯正式访问中国。 万斯在美国有着“麻烦处理专家”的称号,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化...
原创 汉...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方便您今后继续接收类似的文章,并且便于您进...
原创 周... 周瑜之死:并非被诸葛亮气死,而是因长期操劳英年早逝 在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并未选择休息,而是继续致...
原创 左... 晚清时期,左宗棠,作为“四大名臣”之一,被誉为“民族英雄”,他因带领军队收复新疆、挺身而出在国家危机...
原创 李... 在贞观六年的年末,唐朝的长安城正迎来热闹非凡的春节气氛,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民众兴高采烈地准备迎接新一...
抗大陈列馆面向社会征集文物史料 抗大陈列馆面向社会征集文物史料 近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征集有关抗大文物史...
南都在场 | 揭开围蔽老街背后... 时代浪潮中 南都从未缺席 “南都在场” 带你走进南都人的新闻世界 ↓↓↓ 围挡近20年,东华里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