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基伟结束2年农场劳动,去长沙路上,一顿吃40个饺子
创始人
2025-09-08 14:36:03
0

1969年,秦基伟将军被调到湖南省汉寿县的一个军垦农场,从昆明军区司令员的高位,降至一名普通的老兵。那个时候,他不仅肩负着艰苦的农场劳动,还要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和氛围。

秦基伟所在的小组由八个战士组成,他们住在一座简陋的土坯房中,周围的篱笆围墙显得破旧不堪。房子的地基本来就位于湖底,地面凹凸不平,走上去时,脚底下时常能冒出水来,湿滑且泥泞。曾经身披荣耀,在上甘岭战场上击败范弗利特的传奇将领,如今却住在这样一个简陋的地方。虽然房屋的条件和环境艰苦,秦基伟对劳动并没有太多抱怨,他毕竟是老兵,经过许多风雨,早已习惯困难,但他不能接受的,却是自己那顶“帽子”被扣上不明不白的标签。

尽管如此,秦基伟心里明白,和其他人比起来,他的待遇已经算是不错了。所以,即便是在繁重的劳动中,他仍然力求表现出色,力争在每一项工作中做到最好。

年过五十的秦基伟,年纪比大多数战士都要大,可他的犁田技术轻巧熟练,令许多年轻人都感到惊讶。有时候,战士们好奇地问:“老秦,你以前到底是多大的官?”秦基伟只是微笑着回答:“你猜呢?”这时,一个战士脱口而出:“我敢肯定,老秦至少也得是团长!”秦基伟也笑了,反问道:“为什么?”那个战士认真地说:“你的肚皮可没我们团长那么大!”秦基伟无奈地笑了笑,回应道:“你猜对了,我曾经是师里农场的场长,和你们副团长差不多。”战士们恍然大悟:“怪不得你犁田那么好!”

然而,在那个特殊时期,秦基伟的身份依然敏感,他曾是被打倒的“干将”,为了保护自己,保持低调成了最明智的选择。虽然大家并不清楚他曾经的光辉身份,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农业工作上展现出色的成绩。虽然没有正式文件撤销他昆明军区司令员的身份,秦基伟仍以司令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做出任何低于这个身份的事情。

在那片农场上,种冬瓜成了他想要“出类拔萃”的一个机会。冬瓜是普通且常见的农作物,要想在这方面出奇制胜,就必须从精细入手,而非追求数量的增加。秦基伟深知,作为“司令员”,他种的瓜一定要与众不同,绝不能像普通战士那样草草了事。

他并没有按照常规的方法种植,而是特别地进行了培养。首先,他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投入了足够的农家肥,再将土覆盖在上面,让它进行发酵,等肥料充分熟化之后,再将冬瓜苗植入其中。普通战士种瓜时,通常是随便浇水,但秦基伟有着自己的方法,他会在最佳的时机精准控制水量,既不多也不少。随着冬瓜苗一天天长大,藤蔓开始逐步攀上架子,而秦基伟的关注点则是如何培养出一颗最大、最优质的冬瓜。

他挑选出了最大的一朵花蕾,小心地修剪掉周围多余的枝条,让这朵花蕾能够独享所有的养分,力争把它培养成最完美的冬瓜。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冬瓜渐渐成熟,已经显露出比其他瓜要大的迹象。这让秦基伟欣喜不已。等到冬瓜逐渐长大,甚至开始压弯了架子,他便赶紧加固支架,还特意做了一个网兜,将冬瓜托住,确保它能够继续长大,而不至于因支架坍塌而毁掉。

随着瓜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农场,看到这个庞大的冬瓜,都会发出惊叹:“我的天,这么大的冬瓜!”终于到了瓜熟的时刻,战士们纷纷前来围观,甚至称重时,冬瓜的体重达到了37斤!班长高兴得将这颗冬瓜扛在肩膀上照了张照片。最后,这颗巨大的冬瓜被送往了广州军区参观。

不过,很多人可能会问,秦基伟是否因此获得表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秦基伟作为“犯人”,根本不可能获得任何表彰,那个冬瓜的解说词与他无关,甚至连一丝他曾是军区司令员的影子也没有。按照当时的逻辑,他不可能种出如此优秀的冬瓜,最终的结果被归功于那些年轻的“小将”,他们的努力促进了生产。尽管没有得到正式的表彰,但秦基伟心里却非常满足,因为无论如何,那颗大冬瓜就是他亲手种出来的。

从昆明军区司令员到一个农场的普通战士,这样的角色转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而农场的工作异常辛苦,秦基伟每天都要挑32挑粪,农忙时还得双抢作业,不仅割稻子,还要插秧。每天他都要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早起上工,晚上又在同样的灯光下收工。若说这不累,那肯定是假的,但秦基伟坚持了下来,坦然接受了将军变为普通劳动者的现实,并且感到非常充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战士逐渐发现秦基伟的与众不同。他不仅在劳动时从不偷懒,晚上还会帮大家洗衣服、缝衣服,战士们都对他充满了敬意,并且深信老秦曾经一定是个大官。尽管他并不在意自己所做的劳动,但对待遇的不公平,他心里始终感到无奈。秦基伟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但与外界的联系几乎被切断了,唯一能够接触外面信息的途径就是报纸,可这一扇门对他来说始终是关闭的。为了获取信息,他争取到了收发信件的权利,然而,大多数信件在送到他手中时,已经被涂改得面目全非,几乎无法阅读。

1970年,农场组织了一次干部学习大会,学习刚刚颁布的法律。那天,全营的战士们都去参加了学习,而秦基伟并没有收到通知。虽然心中有些失望,但他仍然渴望了解大会的内容,于是悄悄跟着班里的战士去了。他一路低着头,生怕被人认出来。途中,班长碰到了两个人,似乎有些私下的讨论,秦基伟心里立刻明白,自己恐怕被注意到了。果不其然,不久后班长走到他面前说:“老秦,你不用去了,回去看家吧。”秦基伟无奈,只能悻悻地返回。

1972年3月,随着形势的变化,秦基伟终于被允许去长沙治疗肩周炎。那天,他乘吉普车出发,中午在路边的小餐馆吃饭。这顿饭,他创下了一个“纪录”——一口气吃下了40个饺子。对于经历了两年艰苦劳动的秦基伟来说,身体急需补充脂肪和蛋白质,他的食量之大,连餐馆老板都目瞪口呆。没人知道,这位在餐馆狼吞虎咽的顾客,曾是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者,也是昆明军区的司令员。

相关内容

原创 ...
当提到北洋政府,许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军阀混战、缺乏民族...
2025-09-07 23:04:07
耶律楚材:元朝文化与政治的...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贡献闪耀...
2025-09-07 23:04:05
原创 ...
衣赐履按: 上回我们提到,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正式发起对洛阳的进攻。...
2025-09-07 23:03:57
曾经,很多人对西方有着极大...
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 总觉得他们曾经强...
2025-09-07 23:03:39
清朝六部尚书和八大总督相比...
清朝时候,六部的老大分别是吏部的头儿、户部的头儿、礼部的头儿、兵部...
2025-09-07 23:03:36
原创 ...
一、是狡虏,还是刘皇叔? 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几...
2025-09-07 23:03:01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串联“...
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正式建成通车。一年来,这条铁路线不仅为...
2025-09-07 22:51:36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1938年7月上旬的一个深夜,新四军第1支队2团1营的十多名战士悄然摸向新丰车站,准备对驻扎在此的日...
原创 鲜... 鲜卑族大揭秘:称霸北方五百年,如今演化为这些民族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鲜卑族无疑是一个具有强大统...
原创 陪... 自古以来,许多朝代的功臣和名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未能逃脱帝王屠刀的厄运。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一...
黄河的语言|新华走笔 来源:5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陆君钰、白鑫雨 当河水呼啸而过,壶口瀑布扑面而来的水汽唤起了...
原创 改... 在西德的一个阴暗的角落,雷默,这位曾经卷入战争的男人,正悄然隐藏着他的过去和那些难以言说的秘密。他的...
三国战力未解之谜:为什么许褚的... 《三国演义》里武将众多,像最厉害的吕布,还有杀掉颜良文丑的关羽,勇猛挡敌的张飞,百战百胜的赵云等等,...
原创 日... “日本人投降啦!” 街头巷尾,传遍了这场胜利的消息,人们的欢笑声充满了每个角落,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
原创 在... 近年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如今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其国际地位日益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
原创 日... 黎明的曙光刚刚洒落在训练场上,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清新的寒意,寂静被有序的脚步声打破。这座日本帝国的军营...
原创 朱... 改写后的文章: 提起中国历史上最具骨气的朝代,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明朝。这个朝代以其坚决的立场...